我以前曾經談到過這個問題,說起楊虎城後人和張學良的故事前,我們還得把目光追溯到抗日戰爭前的那個年代。
當時張學良的東北軍正和楊虎城的小西北軍在陝西一帶剿滅紅色力量,但是張學良的軍隊終究是烏合之衆,以十幾萬的兵力在圍剿數萬紅色力量時竟然損失慘重,這讓他在心裏產生了很大的厭戰情緒。
張學良的東北軍都是他從東北帶來的子弟兵,張學良與他們有着很深厚的感情,因爲在圍剿行動中張學良手下士兵受傷嚴重,所以他打算向蔣介石要了一筆錢想給士兵們作受傷補貼,但他要錢想法卻被蔣介石拒絕了。
被蔣介石拒絕的張學良生氣萬分,時常跟人抱怨說蔣介石的兵是兵,他張學良的兵就不是兵了?
蔣介石到西安後引發的西安事變
就這樣張學良的貽戰出現了,蔣介石爲了完成他心中的大業,專程從南京趕來了西安督促貽戰的張學良和楊虎城出兵。
但沒想到蔣介石剛一到西安,就被憤怒的學生包圍了,學生們羣情激奮想向蔣介石討要一個抗日的說法,但是當時蔣介石有着另外的打算,他見識過了許許多多的學生活動,知道了自己跟這些學生們是無法說清楚的,所以他就下令張學良用機槍掃射這些學生,他覺得只有用鮮血才能講道理。
但是張學良怎麼可能聽從他的命令,張學良雖然九一八事變中有着千萬般的不堪,但他本質上還是一個愛國的青年,從他以往勸說張作霖停止內戰就可見一斑,雖然他沒有支撐起自己志向的能力,但卻不會改變他的本質絲毫,所以蔣介石的這個命令徹底的激怒了張學良,他的情緒波動了起來。
張學良最後在楊虎城這位西安的本地軍閥的勸說下,西安事變爆發了,蔣介石被扣押了起來。
西安事變後很快就後悔的張學良
而張學良也在翻看蔣介石日記時,改變了自己的想法,而且他和楊虎城尋求的大靠山斯大林也不同意他們殺蔣介石。
因爲當時整個世界的法西斯力量強大,斯大林除了要面對歐洲的德國,還得提防背後的日本,而當時的整個中國是抵抗日本的最大陣地,在中國除了蔣介石之外根本沒人能統合當時的所有勢力。
所以在這兩個原因的情況下,張學良決定將蔣介石放回去,放蔣介石的時候,他也隨同蔣介石一同去往了南京。
楊虎城和張學良不同的結局
與此同時蔣介石還不敢直接動楊虎城,所以將他送出了國,楊虎城在國外的時間裏歸國是遙無定期的,因爲蔣介石根本不想他回到國內,在得知抗日戰爭爆發後,楊虎城想偷偷回到國內參與抗日戰爭,但是被蔣介石派軍統人員在半路拿下了,最終也過上了跟張學良一樣的幽禁生活。
張學良和楊虎城是不一樣的,張學良是一個很容易被左右的人,他在西安事變後就後悔了,並很快跟蔣介石認了錯。
而楊虎城卻不同了,他自始至終都覺得自己的做法是沒有錯的,他是一個有着很強烈愛國情懷的將領,他覺得在大敵當頭下應該放棄所有仇怨一致對敵,所以在蔣介石退往臺灣前曾經派毛人鳳向他問罪,但是被楊虎城拒絕了,悲劇就這樣發生了,楊虎城夫妻被毛人鳳於重慶渣滓洞中了結了生命。
張學良對楊虎城的愧疚以及新的見解
楊虎城死後,張學良夫妻就和蔣介石一同去往了臺灣,在臺灣的前十幾年時間裏,張學良一直對楊虎城的死抱有深深的愧疚。
他覺得如果不是自己的參與楊虎城可能就不會死,那個時候他是將自己擺在了西安事變的主動者身份上,所以每每跟人談起楊虎城時,他就連連嘆氣,悔恨自己的當初。
但是時間總該是能磨合一切的,年齡的增長能改變以往的觀念,幽禁的生活讓張學良心智發生了變化,他不再是那個熱血上湧就不顧一切的少帥了,他變成了一個成熟的老年人,他心中對楊虎城的愧疚也漸漸少了起來。
張學良晚年跟人談起西安事變時口風發生了變化,他覺得西安事變的發動者並不是他,自己只是一個參與者而已,雖然他沒有明說楊虎城的事情,但可以肯定張學良在晚年覺得是楊虎城影響自己參與了這次事件。
可能很多人覺得這種心理的變化沒什麼特殊的,但是大家只要仔細分析一下就可以得知這種心理變化意味着什麼。
因爲在西安事變後,張學良一直都覺得西安事變是一件錯誤,錯誤的使他誤會了蔣介石,錯誤的使他自己陷入了方寸之地。
在他的前半生,愧疚還能使他忽略很多他不想去深思的問題,但是當從他覺得楊虎城是西安事變的主動者時,他心目中的想法肯定就變了,這個時候的他開始覺得並不是自己害了楊虎城,而是楊虎城害了自己失去了後半生的自由。
想必說到這裏大家就知道張學良之所以不見楊虎城後人的原因了吧?
張學良沒有跟楊虎城後人深談的原因
我通過了解得知,楊虎城的後人名叫楊瀚,他是楊虎城的孫子,但是他根本沒有見過楊虎城一眼,他對楊虎城的瞭解只是通過父母隻言片語的講述才知道自己的祖父是這麼一位大人物,他對楊虎城的瞭解並不會因爲他是楊虎城的孫子而有更多的見解。
但是因爲他特殊的身份,他在長大後就全面瞭解了楊虎城的事情,並做起了對自己祖父事蹟研究的工作。
楊瀚曾經趕赴美國看望過兩次張學良,他當時的打算是想找張學良瞭解西安事變中不爲人知的內情,但是因爲我們以上所說的原因,張學良並沒有跟他有過多的交流,只說了倆個“你好”就沒再說話了。
所以說張學良之所以不見楊虎城後人的原因,最主要是因爲他對楊虎城的感覺發生了改變,其實這也不怪張學良,因爲這裏面的事情是他自己心知肚明的,當時他也有着90多歲的高齡了,很多東西是不便明說的,自己知道就行,再加上楊瀚根本沒有接觸過自己的祖父,所以二人更加沒什麼好聊的,因爲以上這些原因,這纔出現了我們所說的楊虎城後人見張學良而張學良不發一言的事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