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讀完溫鐵軍這段語錄,可以說如果實現了就業最大化,人人都能找到一份像樣的工作,那麼日子也會慢慢過得好起來,現實中很多人根本不是在工作,是在賣命,而且賣命也得不到想要的報酬,這是令人感到難過。再比如說一戶一基,這樣的政策,倘若實現了,那麼很多人也就不用去租房子住,很多人是真的連地基都沒有,就如三毛說的話一樣,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裏都是感覺在流浪。

什麼樣的話如果實現了,很多農民也能過上好日子呢?就算不去讀溫鐵軍的語錄,相信很多人也聽過不少好聽的話,暖人心的話。

就好比馬雲曾說過,未來房價如白菜。不管這個未來是多遠,這樣話說出來,至少給了很多農民希望和信心,給了很多人生活上的盼頭。

不然來時瞅着自己一個月這點工資,還指望買房子,那簡直是做夢,很多人願意花半輩子來做這個夢,用一輩子來實現這個夢,其實也是值得讚揚的,但大多數人都不願意,他們看不到希望,就過上了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日子。

每天都渾渾噩噩過着,有錢就買酒喫肉,有錢就拿去花掉,因爲他知道,就算存錢,也買不起房子,何必存着,讓自己每天過得不痛快,捨不得喫,捨不得穿呢?

所以,如果馬雲的這句話實現了,很多農民也喘一口氣,不用那麼拼命賺錢存錢買房子,那樣日子很快就會好起來,會有錢去買車,有錢去娶媳婦。

還有什麼話實現了,農民會過上好日子?比如說實現農村城市化,如果農村也能變成大城市一樣,交通發達,設備齊全,醫院、學校、各種娛樂場所,或是商業大樓,如果都有了,農村人,誰還羨慕大城市人呢?

再比如說一戶一基,這樣的政策,倘若實現了,那麼很多人也就不用去租房子住,很多人是真的連地基都沒有,就如三毛說的話一樣,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裏都是感覺在流浪。

說到這裏,如果大家對以上的回答和分析不是很滿意,我們不妨一起來讀一下溫鐵軍很爲農民着想的話,如果實現了,很多農民也能過上好日子!文字如下:

中國最基本的國策除了計劃生育之外,還應該再加一個,就是“就業最大化”。作爲一個標準,無論你上什麼項目,只要能夠帶動就業,那就是好的項目。——2002年6月溫鐵軍在清華大學的一次講座#溫鐵軍語錄#

讀完溫鐵軍這段語錄,可以說如果實現了就業最大化,人人都能找到一份像樣的工作,那麼日子也會慢慢過得好起來,現實中很多人根本不是在工作,是在賣命,而且賣命也得不到想要的報酬,這是令人感到難過。

就好比一些農民工,生活在大城市最底層,每天早出晚歸,去工地幹苦工,在大太陽底下暴曬,他們都在拼命的幹,卻哪裏知道幹到頭,卻只是一張欠條,拿不到工資,過年回家錢都沒有,你說這苦不苦逼?

今天有幸跟大家一起讀到了溫鐵軍這樣的語錄,我們不妨藉着這段語錄,更深入來分析一下,探討一下,反省一下。

如果實現了就業最大化,也就不會有文憑的歧視

那樣就會能者上,無能者下。很多人就是喫了沒有讀書的虧,本來自己有能力做好的工作,恨自己沒有文憑。所以很多人年輕人沒有讀書,在大城市,能幹嘛呢?打牆,打地平,鏟牆,出渣,陽臺廁所做防水,填廁所。只能做這些工作。

他們在路上寫一個牌子,字寫得倒是挺漂亮的,上面寫的就是這些字,讓人感嘆,年紀輕輕怎麼做這樣的事。其實他們也會爲自己感嘆,只是沒有文憑,只能跟着村裏的叔叔們一起幹這樣的活。

他們住在哪裏呢?住在新建起來的樓房,還有裝修的毛坯房裏,他們的牀,還不如初中、高中的宿舍樓牀,毛坯房,四面不通風,很潮溼。

連個廁所都沒有,上廁所要去公共廁所,大家都知道大城市的公共廁所味道特別重,在裏面待久了,都能讓人暈過去,特別是一些大車站旁邊的廁所,倘若不是憋不住,沒有人願意上的。

很多就業的地方,對文憑有限制,就會遺失很多人才,這是毋庸置疑的

很多人即便讀了大學,也沒有認真讀,天天在大學裏玩遊戲,也拿到了大學文憑,出來找工作,有時候真的還不如沒有文憑的人,可沒有文憑的人,大多數連機會都沒有。這是很多沒有文憑,沒有讀書的人至今都後悔的一件事。

那個時候,大家都年少輕狂,認爲自己不讀書也能找一碗飯喫,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可他哪裏知道只要有就業的地方,處處都有文憑限制,在大城市工作,處處碰壁後,也沒有臉回家,就隨便進廠工作。

進廠工作,可以說如果你天生就是一塊當機器的料,那麼你就能賺到自己想要的報酬,大多數人都做不到,感覺枯燥無味,每天就是去混日子,賺一點錢,能夠自己花就夠了,不想太累。

更多農民工是找不到工作的,人老實,一到大城市,就被人套路,事情做了,拿不到工資,也不知道該去找誰,所以乾脆回家種田算了,餓不死就可以了,也認命了。

所以說溫鐵軍很爲農民着想的話,如果實現了,很多農民也能過上好日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