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房车旅行的第三天,我们房车五人小分队从安徽黄山来到江西婺源,成功完成了一天一个省的节奏。有些人会觉得这样的节奏会不会很快,会不会太走马观花了,少了旅行的感觉。但,谁又规定了旅行就一种节奏,一种感觉,一种体验呢。

房车是一个很好的体验,我是从今天途居黄山露营地的员工带我们游览开始改变的。清晨从房车中醒来,脚底下的窗户满是绿色的阳光,出门去洗漱,路上满墙的风车在转动,回来约了露营地的员工何向东,想着再让他开着电瓶车重新给我们介绍一下。

何向东憨憨的,面对我们好几个人的镜头着实有了点紧张,沿途给我们介绍着这是农家烧烤区域有新鲜的鸡鸭待宰,那边可以钓鱼有渔具可以出租30一次,那个是游乐场的区域,还有网球场篮球场,台球射箭蹦床卡丁车都在游乐园的区域,还可以租自行车在园内骑行….

何向东慢慢的习惯了镜头,事无巨细的把每个细节都讲的很清楚,完全发挥了销售的本领,还带领我们参观了他们自己的房车,比我们的宽敞很多,有个大床房还有个上下铺,餐桌降下去还可以多睡两人,可以六口之家生活的房车睡一晚多少钱,我问道。何向东说,也就五百左右吧。

我心想也不是很贵啊,在我心中房车住宿或房车旅行都是有钱人才玩的东西,但是成本算下来其实和住酒店差不多的价格,有可能还比住酒店便宜。我比较好奇都是什么人来住,我又问道。他说,一般都是喜欢自驾或者喜欢户外的人,在房车内可以享受酒店的配备,然后一打开门就是大自然,又是另外的世界。

说到另外一个世界,就不得不提中午吃饭时又讨论起的南北方话题。皮蛋问我,你们北方是不是都不怎么吃米饭。我看了他一眼,打开手机视频录制模式,说,你再说一次我录一下。皮蛋又一本正经的重演了一遍,你们北方是不是都不怎么吃米饭的。我等了两个气口的间隔回了他一句所有人都笑疯了:吃你家大米了?

于是南北方的话题继续,阿梨分享了个第一次去北方的故事,那时候她已经二十多岁了,见墙上挂着一排白白的管子,就问旁边的人这是啥玩意儿。笑的我们前仰后合的,南方人不知道北方的暖气,是因为南方冬天都靠腿抖么。接着97年的小婷说,有个北方人第一次来南方表示,冬天的草怎么是绿的呢。她接着说类似的东北满大街都是卖貂的么,漠河的冬天冰棍是摆摊卖的。珂菲作为北方河南人傲娇的来了句,我们一年是有四季的,皮蛋抢答道,我们只有冬夏。

其实这些都是对这个世界的偏见,偏见是完全消灭不了的,但是可以转变或减少的,这个过程就是认知,所以认知是个好东西。首先你是吃甜粽而不知咸粽,而后你发现除了甜粽还有咸粽,然后你突破了粽子是甜的这个认知尝试了咸粽。接着出现三种结果,继续吃甜粽而不喜欢咸粽,咸粽比甜粽更好吃而抛弃甜粽,甜粽和咸粽都可以接受。所以只有多去见多去听多去看才有可能突破固有的偏见,而完全认知上的扩展。多去走嘛,尝试嘛。

下午的时候来到江西婺源,这个以成片的油菜花而闻名的地方,在这我又重新温习了归零。油菜花盛开在四月,我们完美的错过了花期,坐在缆车上看着梯田绿成一片没有层次,远处的建筑都到了江西了没有一丝变化还是徽派,横跨峡谷的大桥虽气派但没惊喜,小伙伴都觉得有点失望。

别人家拍的婺源

于是我分享了个观点,每次去一个新的地方,尽量的把自己归零,想象着很多事情都是第一次做,不要把心里的预期调的太高,也尽量的调低自己快乐的阙值,这样你才不会感觉把所有的风景都看透。也许所谓保持一颗好奇心就是这个道理吧。

面对着峡谷手扶栏杆时,我跟皮蛋和珂菲说咱把眼睛闭上一分钟吧,来感受风吹过的感觉。闭上眼睛的瞬间,世界暗了身体的敏感度却提高了,我能感觉到风一阵阵温度的变化,手臂上的汗毛在风中起舞,空气中是有味道的,是甜的吗,好像也不是,是香的么,有一点吧,如果非要用一个词形容,我觉得是温暖的味道吧。

我睁开眼看向皮蛋,墨镜后面双眼依然紧闭,很是享受,两分钟后他把手臂抬起来掌心向外,好像在触摸什么。又过了两分钟,他睁开眼我问他什么感觉,他说,好像这个世界清晰了很多,好爽啊。

所以说嘛,我并不觉得我们房车旅行这一天一个省的节奏是快的,不管空间和时间怎样变化,自己心里的节奏不要乱,只要你还有时间有心力去感受这个世界,哪怕路边的小花,哪怕树上垂吊的毛毛虫,哪怕奔驰着的房车窗外一直往后退的树,只要你心是慢的,什么都不会快。

就如此刻,又是凌晨零点四十六分,我在房车外的桌子上敲着跟旅行游记毫无关系的文字,旁边是喝干了汤的汤达人未吃完的卫龙辣条,桌子上铺着日系海浪的蓝布,普洱茶还在茶杯里而喉咙已经喝到返甜。当我把整套茶具拿出来时,小伙伴们都惊呆了,一个登山包里竟然还背着这么多东西。旅行归旅行,文艺还是要有的。

喝茶的时候,阿梨说旅行久了就会变得比较包容,比较多元。我是比较同意这个观点的,就比你是吃甜的还是吃咸的,我才不会做选择,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选择都要,只有不停的去行走去尝试才可能有新的认知。而认知,是个好东西。

本文为***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