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作組認爲,考慮到加州大學的規模,以及其獨特的招生系統(會考慮學生的背景), 就算取消標化考試,也不一定會進一步增加學生羣體的多樣性。對於高中GPA處於同一水平的學生而言,標化考試的成績越高,大學第一年的成績越好,整個大學期間的學習成績也更出色,順利畢業的概率也更大。

2020是不平靜的一年——突發疫情,停工停學,搖號入學……

對於有留學計劃的家庭而言,疫情使得本來就艱難的申校,變得更加疑雲密佈、困難重重。

就在上週,美國又傳來重磅消息—— 加州大學系統(UC)投票決定在五年內逐步淘汰SAT/ACT,同時開發自己的入學標準化考試。


SAT/ACT成績是申請大多數美國大學必須具備的硬件,又被戲稱爲“美國高考”。

因爲疫情,美國大學今年紛紛出臺臨時政策,不強制要求申請者提供標化考試成績(test optional)。

包括威廉姆斯學院、阿姆赫斯特學院在內的許多頂尖文理學院和超過1000所美國大學都採取了這一政策,暫停對於標化成績的要求。

儘管如此,加州大學的舉動仍然值得特別關注。擁有28萬學生的加州大學在美國高等教育的地位可以說是舉足輕重,這一決定對未來大學錄取是否使用標化考試具有重大影響。

取消標化考試到底是疫情之下的權宜之計,還是大勢所趨?對有留學計劃的中國學生來說,是福還是禍?我們又該如何應對?

什麼是SAT/ACT?

SAT(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考試全稱爲 “學術能力評估考試”。它是由 美國教育考試中心(ETS)負責出題, 美國大學理事會(College Board)負責組織考試事務,1926年首次舉辦。

ACT(American College Test)中文名稱爲 “美國大學入學考試”。它是美國大學本科的入學條件之一,也是獎學金髮放的重要依據之一,由 ACT Inc. 主辦。


SAT和ACT都是標化考試,同被稱爲“美國高考”。但是和中國全國統一高考不同,SAT和ACT各有自己的“領地”:

美國東西海岸傾向於採用SAT考試;

而美國中部和南部則更傾向於ACT考試。

一般而言:

標化考試三宗罪

大學名額有限,做不到來者不拒,就必須用考覈進行篩選。

標化考試轟轟烈烈這麼多年,也算是爲美國高等教育立下了汗馬功勞,爲什麼要淘汰取消呢?

我們先來看看標化考試被病詬得最多的三宗罪。

1. 標化考試是有錢人的遊戲

標化考試的初衷是爲了實現公平。不管是寒門子弟還是名門之後,都用統一的標準進行考覈。無論家世如何,只要有才華,都有同樣的機會進入頂尖大學。

然而,現實與理想往往背道而馳。標化考試被指責得最多的就是不公平——對來自貧困家庭、少數族裔和其他弱勢羣體的孩子不公平。

頂尖大學錄取率低,對標化成績要求非常高。而 只有富有的家庭纔有條件給孩子請好的輔導老師,確保他們在考試中脫穎而出。

空口無憑,數據說話。2017年,共有170萬人參加了SAT考試。總分1600分的考卷,考生平均分是1060分。

對比一下被藤校錄取的學生,一般來說,1400分就已經是屬於分數最低的25%。而1580甚至更高則代表了成績最高的25%學生。

再看一下按種族細分的歷年SAT成績,就不難理解爲什麼人們會覺得標化考試對弱勢羣體不公了。


2. 標化考試不能如實反映學習能力

一般來說,學生如果重考一次SAT,分數會比第一次要提高100多分。鑑於大多數大學只考慮申請人取得的最高分,重考會大大提高被優質學校錄取的機會。

然而通過反覆考試刷題,得到更高的分數,並不能夠代表學生真正的能力,也不足以讓招生老師預判學生進入大學之後的表現。

根據全美範圍的研究數據顯示, 和標化考試成績相比, 高中GPA分數能夠更好地預測學生在大學的表現。

在競爭不那麼激烈的公立大學,GPA分數高,但是SAT成績平平的學生有62%的概率在六年內畢業。

但是在相反的情況下,也就是SAT成績出色,但是GPA成績一般的情況下,成功從大學畢業的可能性只有51%。


3. 標化考試不能體現學生的學習習慣

儘管各個高中的評分標準不同,但是GPA通常能體現學生的學習習慣,比如課堂參與、作業完成情況等。這些習慣對於完成大學學業是至關重要的。

相比之下,標準化考試體現的,是學生單次考試的成績。 傲人的分數可能是長期優秀的體現,也可能是考前突擊的結果。學校不能通過標化成績瞭解學生一貫的學習習慣和態度。

取消“美國高考”背後的故事

既然“美國高考”有這麼多問題,那麼加州大學取消標化考試,應該是民心所向、順理成章的舉措了?

反對派指責標化考試不利於弱勢羣體。那隨着SAT/ACT退出招生舞臺,學生羣體的多元化程度也應該隨之上升,來自貧困家庭和其他弱勢羣體的學生也應該能從中大大受益。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其實並不一定!

據《福布斯》教育專欄的文章分析, 加州取消標化考試,打的是“多元化”的大旗,但實際上卻很可能是一個政治行爲。這一決定甚至與加州大學自己的研究結果背道而馳。

我們一起來看看這背後的隱情。


爲了瞭解標化考試對招生的影響,在加州大學校長 珍妮特·納波利塔諾的要求下,加州大學學術委員會在2019年成立了 “標化考試工作組”

工作組分析了數十個關於標化考試的研究,並採訪了多名負責測試、招生和教育方面的專家,最後並不建議取消SAT/ACT。

工作組得出的結論是, 取消SAT/ACT不一定能夠增加加州大學學生羣體的多樣性,甚至有可能事與願違。

我們來看一下工作組的報告對反標化人士指責的回應。

1. 取消標化考試並不能增加招生公平性

反對派認爲標化考試是富人的遊戲,會降低少數族裔和弱勢羣體在加州學生中的比例。

但是在對數據進行詳盡分析後,工作組並不認同這一說法。

SAT/ACT其實給弱勢羣體學生提供了一條低成本路徑,讓他們有機會證明自己爲進入大學做好了準備。

標化考試非但沒有歧視弱勢羣體,反而有助於加州大學識別出來自低收入或少數族裔背景的有才華的學生。一些學生本來因爲高中成績達不到要求,可能被加州大學拒之門外,最後憑藉標化成績,被招生官慧眼識珠,得以進入到加州大學。

工作組認爲,考慮到加州大學的規模,以及其獨特的招生系統(會考慮學生的背景), 就算取消標化考試,也不一定會進一步增加學生羣體的多樣性。


相關報告

《福布斯》專欄進一步分析說,如果加州大學五年後如期推出自己的獨家標化考試,對學生來說反而是額外的負擔。

除非是隻報考其系統內的學校,不然考生反而要面臨雙重考驗——既要準備SAT/ACT,也要同時準備加州大學的考試。

對於貧困家庭的孩子,這額外的金錢和精力的要求會成爲更大的絆腳石。不但不會縮小招生時的貧富差距,反而會適得其反。

另外,《紐約時報》發文提到,美國史上最大的高校入學醜聞—— 校隊藍調行動(Operation Varsity Blues)也是促使標化考試“下臺”的因素之一。

但這一醜聞恰恰證明:天價的補課老師,並不能讓孩子取得出色的標化成績。不然這些望子成龍、盼女成鳳的家長,也不會鋌而走險,通過行賄考官,把子女送進藤校大門。

換句話說, 考官可以被收買,但是標化考試本身的公正性卻是“貧富不能移”。


2. 標化成績能夠很好地預測未來的學術表現

標化考試,是否過低地預測了少數族裔和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在加州大學的表現? 答案是完全沒有!

標化考試,完全能夠用來預判不同背景和學科的學生,在大學的表現。

事實上,對於那些代表性不足的少數族裔學生、第一代移民或低收入家庭的學生,標化考試成績可以更好地預測,他們在大學學業的成功。

工作組指出, 相比高中GPA分數,加州大學新生的標化考試成績能夠更好地預測大學第一年的表現。

對於大學階段的GPA以及是否能順利畢業,標化成績和高中GPA的預測能力不相上下。

對於高中GPA處於同一水平的學生而言,標化考試的成績越高,大學第一年的成績越好,整個大學期間的學習成績也更出色,順利畢業的概率也更大。


與此同時,因爲各個高中對成績放水(score inflation), 高中的GPA越來越不能用來預測學生在加州大學的表現。

想象一下,如果標化考試被淘汰出局,高中GPA的權重會大大增加。學校則會面臨更大的壓力,給學生提供一份漂亮的成績單。那時的GPA可信度又會如何?

因此,《福布斯》專欄的作者 Evan Gerstmann感嘆,加州大學不顧自己學校工作組的專業人士在對大量數據和事實進行分析後得出的結論,而是屈從於政治壓力,作出這樣的決定,更多的是一種政治行爲。

中國學生該何去何從?

標化考試是去是留,各路專家意見不同,常常是“你方唱罷我登場”,聽着都有一定的道理。

然而目前看來,不管是因爲疫情,還是出於多元化的要求,抑或是政治原因,不強制要求標化成績很可能是未來大勢所趨。

那麼作爲中國學生,我們又該如何應對呢?

1. 一如既往認真準備標化考試

學校既然不要求提供標化考試成績,是不是就可以鬆一口氣,當標化考試不存在,只專心準備文書和GPA?

如果你這樣想,那就大錯特錯了!

首先,大學招生是一個選拔過程。 所謂優秀,都是一個相對的概念。

儘管學校不強制要求,但是如果別的申請者都提供標化成績,而且成績還很過硬。那麼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不提供標化成績,或者標化成績不盡如人意,顯然會讓你處於劣勢。

其次,就算招生官認爲高中GPA能夠更好地體現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態度,但是他們對於中國的大多數高中並不瞭解,不一定會完全信賴學校提供的成績單。

如果不僅有出色的GPA,同時還有不俗的標化成績佐證,那麼學術能力的強弱就不言自明瞭。

實際情況是, 美國大學嘴上說着不要,而對於學生主動提供的標化成績,還是很實誠地收下了。

標化考試不是選拔新生的充分條件,但在目前以及可預見的將來,仍然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條件。所以必須一如既往認真準備,不能鬆懈。


2. 更認真對待高中GPA

在目前的趨勢下,高中GPA成績將會變得更加重要。美國大學認爲它能夠更如實地反映學生的能力和態度,而不是突擊準備考試的結果。

因此必須更加認真對待整個高中階段的學習,爲大學申請奠定紮實的基礎。

另外值得考慮的是,隨着GPA重要性的增加,計劃留學的家庭要更加重視高中的選擇。

美國大學招生官對大多數中國高中瞭解不多,因此就讀高中的口碑和誠信歷史就尤爲重要。這樣學校給出的成績單在招生官眼裏纔有可信度。

3. 文書!文書!文書!

文書的重要性不必多說,尤其在標化考試可能會被逐步淘汰的情況下,文書將成爲未來的主賽場。


俗話說,真金不怕火來煉。不管標化考試下臺還是不下臺,大學招生看的都是考試成績背後的學術能力。

說到底,招生都是一個選拔過程,只要能力過硬,不管選拔的形式是什麼,相信都可以脫穎而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