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各大高校教授及领导在会上积极建言献策,其中有不少提案都涉及到高教领域,近年来最重要的国家战略之一,高校“双一流”建设。一起来看吧!

河南大学校长宋纯鹏

支持非教育部直属“双一流”高校发展

5月23日,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大学校长宋纯鹏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建议国家释放更多政策空间,支持非教育部直属“双一流”高校发展。

宋纯鹏认为,由于长期受办学经费拨款体制、教育资源配置模式、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制约和影响,与中央直属高校相比,地方‘双一流’高校仍然面临着办学经费不足、高层次人才聚集和涵养能力偏弱、人才培养结构不能适应双一流建设目标实现等发展困境。

基于此,他建议一要加大对地方“双一流”高校的宏观指导,二要将地方“双一流”高校纳入教育部管理序列,三要设立地方“双一流”高校博士研究生招收专项指标。对地方“双一流”高校应尽快释放更多的政策空间,推动这部分高校实现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河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赵国祥

在全国师范院校开展教师教育“双一流”建设

5月23日,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赵国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他建议:在全国师范院校中开展教师教育“双一流”建设。

赵国祥认为,“我国教师教育体系结构还不够完善,师范院校办学经费不足,师范专业吸引力不强,师范生培养质量不高。”

因此,他建议,统筹布局“双一流”建设。由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引导地方政府加以配套,在没有“双一流”师范大学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别遴选建设1所一流师范大学、10个一流师范专业进行重点支持。

同时,还要给予“双一流”师范院校适度的政策倾斜,并在办学经费方面力争使所有一流师范大学和一流师范专业都达到部属师范大学师范生生均拨款水平。

全国人大代表霍晓丽:

河南高等教育要快速发展 国家应给予政策倾斜

大力支持河南提高高等教育办学水平

由于河南至今没有一所部属高校,高校办学水平总体较弱,仅靠自身力量难以取得突破性发展。霍晓丽建议,国家硬多措并举,“加大输血”和“主动造血”并重,帮助河南省加快提高高等教育办学水平。一是推动国内一流高校对口支援河南高校。参照国家“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充分发挥优质高校标杆作用,支援高校采取一对一的方式,实施对受援高校的支援和全方位合作,带动我省高校改革创新,提升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能力。二是支持东部高校“内迁”河南。发挥我省生源大省、产业体系丰富的优势,利用北京疏解非首都机遇和豫京、豫沪合作平台,支持北京、上海等东部高校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契合度高、所承载国家重大战略急需的学科专业内迁河南,通过设置研究院、创新中心等实体机构,开展相关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三是推动黄河流域高校联动发展。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是沿黄地区的共同责任,她建议国家层面推动成立黄河流域高校联盟,促进山东、陕西、甘肃高校与河南高校协同联动发展,共同打造黄河流域高等教育高地。四是支持河南引进国外教育资源合作办学。五是增列部属高校。将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列为教育部直属高校,以加快两校“双一流”建设步伐。

设立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专项资金

目前,高等教育资源区域失衡现象十分严重,尤其是区域之间优质资源不平衡非常突出。14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中,东部87所,整个中西部仅53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东部入选学科331个,中西部仅134个。而中西部经济欠发达,仅靠自身造血支撑高等教育发展远远不够,以河南为例,2018年教育支出已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8.1%,用占全国1/20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撑了占全国1/10的教育人口。为推进中西部高等教育加快振兴,霍晓丽建议,国家在原有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的基础上,应专门设立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中西部“双一流”高校建设、补助高校经费、资助科研项目和高端人才培养引进。

增加部属高校在河南的招生计划

近年来,我省普通高考人数逐年增加,但部属高校下达我省的本科招生计划数基本不变,2018年131所部属院校24720个本科计划,2019年135所部属院校25906个本科计划,增加的计划大多为2019年新成立的部属高校。霍晓丽建议,一是增加部属高校、特别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在河南的招生计划,使重点大学在河南的录取率保持稳步增长,争取使我省重点大学录取率尽快赶上全国平均水平;二是继续增加贫困地区专项计划和高校专项计划。

全国人大代表李勤:

建议支持三门峡市建设一所综合大学

“在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迫切感受到, 需要在沿黄城市三门峡市建设一所区域性综合大学,为黄河金三角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 5月25日,全国人大代表、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李勤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三门峡市转型发展过程中, 建设一所区域性综合大学,是黄河金三角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在三门峡市建设一所区域性综合大学,不仅能够优化河南省高等教育区域布局,还可以填补三门峡市本科教育空白。”李勤说。李勤建议教育部 支持三门峡市建设一所区域性综合大学,为黄河金三角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

全国人大代表姜明:

建议国家相关部门支持恢复重建张仲景国医大学

姜明认为,中医药是我国医药卫生体系的特色和优势,是国家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更好地弘扬中医文化、传承中医国粹、传播中医理念。 打造中医知名院校和学科,办好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中医药高等教育,可以更好地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近年来,中医药人才的比例在逐渐下降。据不完全统计,从事中医药行业的人数从原来的170万下降到了15万,中医药行业的人才非常缺乏。 张仲景国医大学注重培养中医人才, 天明集团将培养中医人才作为进军中医药行业的突破口,建立围绕中医大学为基础的中医药的产业链,以传播中医药文化为主的传播型大学、以恢复传统中医教学模式为主的传统型大学,通过中医药专家言传身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中医文化走向世界。”姜明说。

全国人大代表杨雪梅:

建议支持河南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事关1亿河南百姓的民生福祉,事关 ‘中原更加出彩’‘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建设成效。”5月26日,全国人大代表杨雪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要大力引导和支持“双一流”高校、世界排名前100名的高校来河南建立分校、研究院、研究生院、技术转移中心等,结合河南省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引导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到河南办分校。

杨雪梅认为,河南省实施创新驱动目前还面临着一系列瓶颈,相比沿海发达地区还有较大差距。

究其原因,主要归结为三个方面:

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稀缺。

目前河南高等教育发展状况,尤其是优质高教资源匮乏,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和河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全省有普通高校141所,但没有一所“985”和教育部直属高校,“双一流”建设也只有郑州大学和河南大学两所高校入围。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建设滞后,全国有62所高校入围全球工科院校前500名,河南没有一所。2019年,河南高考报名人数超百万,是其他几个中部省份人数2倍还多,但录取率仅为12.5%左右,在全国都排名靠后。缺乏优质高校,不仅抬升了“上游”高考难度,也拉低了“下游”尖端人才留存。

高层次科研平台建设薄弱。

以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分布为例,正在运行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共254个,北京市79个,上海市32个,武汉市15个,西安市8个,而郑州市没有。在豫国家重点实验室总数为16家,但多数在企业,多为共建实验室,高校中仅有4个,河南高校的科研创新平台之薄弱可见一斑,也极大地阻碍了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

高层次科技人才稀缺。

河南人口多,但高精尖人才严重缺乏,2019年,河南省经济总量稳居全国第5位,总人口10952万人,高端人才与经济和人口总量并不相适应,人才红利尚未有效释放。全国1600多名院士,江苏有102人,湖北有80人,河南只有26人;河南省在学博士研究生只有3271人,仅占全国在学博士生42.42万人的0.77%;河南每万人中拥有的专业技术人才数502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