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1981年中国女排首夺世界杯冠军以来,中国队一共获得了10个世界大赛的冠军,每一个冠军都沉甸甸的,凝聚着女排姑娘们的汗水和泪水,每一个冠军的获得都非常不容易。但要论夺冠过程最惊险的,可能非2016年里约奥运会莫属。这是中国女排唯一一次输了3场球,还最终夺冠的比赛,输球场次甚至比获得季军的美国队还多了2场!

回顾:中国女排里约奥运征程的转折点之战——逆转巴西队

中国女排欢庆胜利

里约奥运会女排小组赛,中国队在B组小组赛中相继输给了荷兰、塞尔维亚和美国队,2胜3负,仅以小组第4名的成绩,惊险出线。虽然出了线,却不得不面对A组第一名东道主巴西队,当时两队状态迥异,加上以往不堪回首的历史交手纪录,舆论对中国队的前景普遍感到悲观,可是中国队不信邪,顶住了巨大压力,奋力拼搏,终于逆转巴西队,开启了冲冠之旅。事后来看本场比赛称得上是中国女排奥运征程的转折点,我们就来回顾一下这场激动人心的比赛。

比赛回顾

让人无法乐观的赛前展望。

惨不忍睹的交手纪录。

意大利队在东京奥运周期曾对中国队取得6连胜,就被冠以“中国的克星”的称号。如果按照此标准,巴西队就称得上是“中国队克星中的克星”了。因为在本场比赛前的8年时间里,中国队和巴西队共鏖战了19场,中国队1胜18败,并且这18败是18连败。只是在两个月前的世界女排大奖赛澳门站中,才终结了18连败。

回顾:中国女排里约奥运征程的转折点之战——逆转巴西队

中国女排主帅郎平

小组赛状态天壤之别。

小组赛中国队中国队状态全无,仅仅战胜了拉美弱旅波多黎各队以及17岁埃格努加盟的意大利队。5场比赛输了3场,2胜3负勉强出线。而东道主巴西队却在A组大杀四方,以5个3-0,不失一局的绝对优势,轻松获得小组第一,是夺冠的最大热门。

淘汰赛,谁都输不起。

由于已经是1/4决赛,进入了残酷的淘汰赛,一旦输球就将于四强无缘。巴西队已经连续两届夺得奥运会冠军,如果本次再夺冠,将实现史无前例的奥运三连冠,加上又是东道主,绝不能输。

中国队则是上一年的世界杯冠军,如果进不了四强,将爆出大冷门,并且作为中国体育界标志性旗帜,也必须要赢。双方都没有退路,谁都输不起,都会全力以赴。

回顾:中国女排里约奥运征程的转折点之战——逆转巴西队

巴西队反扑

中国队勉强出线的情况下,却要面对状态火爆的“克星”东道主巴西队进行生死战,估计对中国队最有信心的球迷,心里也不踏实。

赛况简介:狭路相逢勇者胜。

中国队首发尽遣主力,主攻朱婷、惠若琪,副攻徐云丽、袁心玥,接应杨方旭,二传丁霞,自由人林莉。

巴西队应以最强阵容,主攻娜塔莉亚、费-加雷,副攻法比亚娜、塔伊萨,接应谢拉,二传达尼-林斯,自由人雷亚。

第一局,中国队被打懵,大比分落败。

巴西队赛前显然做过进行准备,开局就用发球冲击中国队一传,特别是追发朱婷,使中国队发动不起快攻,只能组织暴露性强攻,主攻面临压力陡增,惠若琪进攻不下球,卡轮严重。巴西队迅速取得优势,8-2、16-8,率先进入技术暂停,并以25-15轻松拿下首局。

回顾:中国女排里约奥运征程的转折点之战——逆转巴西队

朱婷接一传情况

第二局,中国队主动变阵,逐渐掌控局势。

中国队马上变阵,用魏秋月替换了丁霞,改变了中国队进攻节奏;用张常宁替换杨方旭担任接应,保障一传的同时,加强了2号位进攻;当3-6落后时,用颜妮换下了袁心玥,使中国队拦网端开始发挥威力。同时安排朱婷隐形站位,尽量不参与一传,将精力用于进攻端,使巴西队一时间找不到对策,不知道追发谁。相反中国队开始追发巴西队一传相对较弱的副攻娜塔莉亚,取得成效,将比分追至11平。当巴西队20-17再次将比分拉开时,郎导用此前很少出场的主攻刘晓彤换下了发挥不佳的惠若琪,刘晓彤成为中国队奇兵,一传防守、发球、扣球样样发挥出色,帮助中国25-23扳回一城,总比分1-1战成平手。

第三局,中国队再度变阵,乘胜追击。

中国队首发阵容再次变化,上一局表现出色的队员全部出任首发,主攻为朱婷、刘晓彤,副攻颜妮、徐云丽,接应张常宁,二传魏秋月,自由人林莉。中国队乘胜追击以25-22再下一城。总比分2-1领先。

第四局,中国队心态失衡,痛失好局。

中国队开局不错10-8、12-10领先,但是队员有些急于求成,心态有些失衡,被老练的巴西队成绩抓住机会,25-22回敬一局。双方总比分战成2-2平。

回顾:中国女排里约奥运征程的转折点之战——逆转巴西队

魏秋月登场稳定了军心

决胜局,顶住压力,赢得比赛。

双方打得比较胶着,从1平打到7平,10平,中国队最终15-13险胜对手,取得本场比赛的胜利。本局比赛郎导安排朱婷全力进攻,只接了1个一传,12扣6中,得到6分,是中国队获胜的最大功臣。

面对气势正盛的东道主巴西队,中国队能在状态低迷的情况下,顶住巨大压力,通过反复变阵,力拼对手,最终获胜,殊为不易。也印证了那句话:狭路相逢勇者胜!

中国队获胜的原因

技术层面。

这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比赛,双方在技术方面都发挥出了高水平,数据统计也都相差无几。见下图:

回顾:中国女排里约奥运征程的转折点之战——逆转巴西队

技术统计

从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四项统计数据,双方互有胜负,中国队在发球、对方失误得分项领先,而巴西队在扣球和拦网项占优,可以说在技术层面打了个平手。那么导致胜负天平向中国队倾斜的就在于战术层面了。

战术层面。

以多打少。

虽然本场比赛巴西队有11人登场亮相,但是主打的还是第一局首发的7名主力,其他四名替补只是临时短暂替换。中国队同样是有11人上场,但这11人都有过各局首发的经历,几乎没有主力和替补之分,就像郎导说的:在这支队伍中,除了朱婷和林莉是不可替换外,其他队员谁状态好谁上。

回顾:中国女排里约奥运征程的转折点之战——逆转巴西队

中国队定海神针朱婷

这样中国队充分利用了打球人多的优势,一方面可以把状态最好的队员留在场上,另一方面也保障了队员的体力。算得上是以多打少。

青春战胜了老迈。

巴西队谢拉、法比奥拉等都是有多场世界大赛的老将,经验异常丰富,这是巴西队的优点,但同时也是隐患,因为阵容严重老化。球队中除了加比22岁,最年轻的是27岁的娜塔莉亚,12人中有8名队员年过30岁,平均年龄30.6岁,简直就是一支老人队。

回顾:中国女排里约奥运征程的转折点之战——逆转巴西队

年轻小将张常宁客串接应发挥不错

中国队则充满了朝气。没有1名队员超过30岁,龚翔宇和袁心玥都不到20岁,朱婷、袁心玥等主力只有21、22岁左右,全队平均年龄24.3岁,比巴西队小了6岁多,相差一个半奥运周期,完全不是一代人。队员年轻冲击力强,在多回合比赛中,无疑是年轻人体能占优势。

随机应变

郎导本场比赛将灵活多变的战术发挥到了极致。

回顾:中国女排里约奥运征程的转折点之战——逆转巴西队

郎导布置最后一攻

第一局巴西队精心安排了追发朱婷的战术,取得良好效果,破坏了中国队一攻,轻松获胜。第二局开始郎导就让朱婷不再接一传,一下子让巴西队无所适从,发球效果陡然下降。相反中国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反过来开始追发巴西队的娜塔莉亚,致使其一度被迫被换下场,有效破坏了巴西队的攻防节奏。

在保证战力的情况下,频繁变换场上阵容。尤其是第二局,不但使用“两点换三点”在接应和二传之间替换,而且在比分落后的关键时刻,大胆变阵,用颜妮和刘晓彤替换了袁心玥和惠若琪,使巴西队短时间内适应不了中国队的节奏,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效果。

回顾:中国女排里约奥运征程的转折点之战——逆转巴西队

刘晓彤发挥出了奇兵作用

暗藏奇兵

在前5场比赛中,刘晓彤有2场比赛没有登场,其他3场比赛只是临时短暂替换,几乎没有存在感,这极大地迷惑了巴西队,认为其是无足轻重的替补。不曾想,当第二局中国队17-20落后时,刘晓彤被换上场并委以重任,发挥出了奇兵的效果,发球、扣球、一传全面发挥,帮助中国队扳回一城,扭转了场上被动的局面。

细心的球迷可能会注意到一个细节,那就是本场比赛中国队有11人登场亮相,而唯一没有出场的竟然是前5场比赛4场首发的正牌接应龚翔宇!这并不是龚翔宇前面的比赛打得不好,或者郎导把她遗忘了,看过半决赛的球迷肯定知道了,这其实也是郎导安排的一个奇兵,首战荷兰队独得18分的龚翔宇被郎导刻意隐藏,半决赛对阵荷兰队时,第三局才被作为奇兵换上场,1节半时间,5扣3拦,高效得到8分,帮助中国队赢下了最后两局,不过这已是后话了。

回顾:中国女排里约奥运征程的转折点之战——逆转巴西队

北长城颜妮

本场比赛胜利是中国队教练和队员完美配合的结果。主教练审时度势,运筹帷幄,队员齐心协力,努力拼搏,终于赢下了这场斗智斗勇的关键之战。

结论语

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小组赛中意志状态不佳,让外界对她在淘汰赛的前景感到担忧,但姑娘们始终没有放弃,想尽一切办法力拼对手,终于在一场实力、意志与智慧的较量中,战胜了强大的东道主巴西队。

回顾:中国女排里约奥运征程的转折点之战——逆转巴西队

南长城徐云丽

本场比赛堪称是中国女排里约奥运征途的转折点,经过这场比赛的“洗礼”,年轻队员迅速成长,逐渐从低迷状态中摆脱出来,为半决赛和决赛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