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靳宇豪 刘伟

“太极大师”马保国在一场跨界对决中,30秒被对手KO三次倒地,事件一出,传统武术再次深陷信任危机。说再次,因为这些年来打着传统武术旗号的“大师”们,在各类武术商业比赛中与现代格斗选手上演的跨界对决,都以惨败而告终。

武术的另类跨界对决,含金量不得而知,但不容忽视的一点,是它每一次跨界都可以挑逗起大众兴奋的神经,获取广泛的关注,收割一大批流量。是“大师”不自量力,还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武术商演,水又有多深?


马、王对决当日现场(图片来源于网络)

走下神坛的传武

30秒内被连续KO三次,第三次被击倒后倒地不起。惨淡的结局,让首次公开参加比赛的混元形意太极掌门马保国晚节不保,同样被拉下水的还有中国传统武术。

这场“武术大师”与业余格斗拳手的跨界对决,让外界对中国传统武术的信任危机,达到了一个高点,甚至惊动了国门外的外籍友人。

这已经不是“武术大师”们第一次抹黑传统武术了。早在2017年,“太极传人”雷雷为了”捍卫“传统武术,约架MMA选手徐晓东,成为开启传武擂台跨界的第一人。雷雷对传统武术,尤其是自己修习的太极充满自信,对现代搏击颇为不屑,自称能轻松破解MMA中公认无解的技术“裸绞”。


徐晓东和雷雷的对决(图片来源于网络)

比赛结果早已人尽皆知,徐晓东仅用3秒钟就解决了战斗,雷雷完败。

此事一出,反响强烈,具有悠久历史的太极拳在实战中,面对现代格斗术毫无招架之力,传统武术的信任危机开始蔓延。

雷雷事件让传武很掉价,但也让一些人看到了商机,那就是武术与搏击的跨界所吸取的流量,带来的收益,要远比常规商业武术比赛赚的多。

很快,自称身兼”咏春、太极“两派弟子身份的郑家宽与跆拳道选手张龙展开对决;号称咏春拳“大师”的余昌华和业余拳击手熊呈呈展开了对垒,跨界对决越来越多,但每一次的结果都是以传武惨败草草收场。然而似乎越是这样的结果,越能博得大众的关注,圈里圈外,大家乐此不疲。

“大家对常规的武术比赛出现了审美疲劳,赛事主办方为了让比赛搏出彩、搏出位只能另辟蹊径,选择了这种跨界对决的方式,看的人多了才有钱赚。”马、王对决的当值裁判、具有丰富执裁经历的庞皓天表示。

两个层面的较量

“武术大师”在公开对决中纷纷倒下,颠覆了国人对传武固有的印象:电视上、电影上,那些很能打的武林豪侠们,现实中或许真的不堪一击。

由此又延伸出另外一个问题:武术商演当中跨界对决的武术大师们,能代表中国传统武术吗?外行在看热闹,内行则点出了问题所在。

“马保国和王庆民练的都是武术项目,但不是同一类别。马保国的这个拳术属于套路表演性质的,它是一种由实战萌发的武术套路,是模仿实战的一种形式,更多的强调强身健体和表现艺术在里面,不是专门拿来实战用的。”武术九段、山东师范大学教授李成银坦言,“王庆民的搏击术实际上归类在散打里面,具有实战性质。从马保国和王庆民比赛的视频画面来看,很显然,马保国对于实战不是很精通,虽然他是浑圆形意太极拳的掌门,但他可能仅仅在相关理论研究和健身方面有自己的特长,实战还是不一样,他距离实战还有很大的差距。”


山师大教授、武术九段李成银教授(受访者供图)

谈到跨界对决,李教授还补充道,“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武术的功能发生了变化,部分功能转变为健身、养生,形成具有艺术表演性质的武术套路,而一些实战技术精华被提炼出来形成武术散打,所以将两种武术形式放在一起做比较,本身就是不对等的。这对中国传统武术未来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换言之,跨界对决建立在传武两个不同门类不对等对抗的基础之上,它短期内吸引了大众眼球,博取了流量,却是以牺牲中国传统武术良性发展,砸招牌为代价来赚钱的,是无法长久维系的。

武术商演需要纠偏

资料显示,过去十年,国内武术商业发展迅速,近两年,由于资本逐渐回归理性,无利可图之下,商业武术比赛变得越来越少。

“从2009年到2015年国内赛事还是比较多的,那时候很多企业也愿意赞助。但是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并且大众购买门票的意愿不强的情况下,赛事盈利越来越难,比赛越来越少,很多赛事都消失了,这几年很多赛事赔的倾家荡产。现在除了我们以外,还有武林风、昆仑决、勇士的荣耀还正常有比赛。”马、王对决的主办方演武堂负责人王建刚介绍到。

缺乏盈利点,让商业武术比赛的商业价值大打折扣,没有收益对于赛事主办方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武术商演在这种大背景下也开始变味儿。“一开始,很多比赛投资方都是因为武术情怀开始做比赛,但商业比赛最重要的是要找到盈利点,如果没有盈利点,就算再有钱的老板也不可能一直打着武术情怀的旗号赔钱办比赛。时至今日,常规的武术商业比赛越来越少,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不赚钱。归根结底,要么就是办赛质量不高,要么就是比赛太假了。观众自然是不愿意看这样的比赛,于是陷入到恶性循环当中。”既是武术裁判,也在习练形意拳的庞皓天表示。

当值裁判庞皓天接受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采访

很快,那些搏出位的跨界对决应运而生,然而商业赛事也有商业赛事的规律和操守,尤其涉及到在中国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武术,职业精神、武德都要去考量,“商业武术比赛对于中国传统武术的传承、创新具有积极的一面,但无论传承还是创新都应该有原则。习武之人先习德,并且要以德为主,这是武术第一位要传承下来的东西,其次要实事求是。放在过去,传统武术是重义轻利、谈钱色变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市场经济下,商业比赛为了赚钱是可取的,但很多的商业武术比赛还是主要为了创收,并不是真正的发展传统武术。为了扩大比赛宣传、吸引大众的眼球,胡乱的吹嘘比赛,把武术界搞的乌烟瘴气,把武术当作一种赚钱的工具,实际上是把传统武术给糟蹋了。”李成银教授表示。

“比赛还是要正规比赛,可能有不同的人参与,但是外行人组织跨界比赛尽量不做,那不是常态行为,专业方面的事情能做好就不错了,弄些花哨吸引眼球的武术比赛不是长久之计,对中国传统武术的发展不是好事。”有着十年武术商演从业经历的王建刚,同李成银教授持相似观点。

本文由

#树木计划#

作者【海岱新闻】创作,在今日头条和齐鲁晚报网、齐鲁壹点客户端独家发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