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世界历史上,曾经有过很多古代文明,最后都消失于历史。这些消失的文明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由于历史资料的缺失,人们往往难以了解这些文明的出现、发展和消失的具体情况。比如,下面我们要说的三星堆文明。

1986年7月的一天,四川广汉月亮湾村三星堆附近,发现了一些神秘而诡异的青铜器。这些青铜器不同于以往我们发现的青铜器,它们有很多是青铜人像。要知道,中国其他地区并不流行用青铜做人像,而喜欢把青铜拿来做礼器。

所谓礼器,就是放置在宗庙或者是宫殿当中,用于祭祀、朝宴,以及各种大型典礼仪式上使用的器物。比如1977年出土的曾侯乙编钟,还有1938年出土的四羊方尊等等。

而三星堆出土的这些青铜器,则是以青铜人像为主。它们造型怪异奇特夸张,突出的眼睛,穿孔的耳垂。有的人像是圆形头顶,带着帽箍,脑后还有形似发髻的卷状物;有的人像是平顶,编着发辫,头戴素面无纹帽,它们并不符合中原文化的特点。

而且,它们突起的眼睛,穿孔的耳朵,高耸的鼻梁,咧到耳根的大嘴,异常夸张的造型,怎么看也不像咱们中国的人种,倒有点像是今天的西方人。但是到耳根的大嘴,突出的眼球,这些特点又对不上号。

这就奇怪了,既不是黄种人,也不像白种人,更不可能是黑种人。难道说在多年前,数千年前的四川,曾经生活过一群异种人吗?这里曾经诞生过另一种文明吗?

没错,经过专家的分析,这一些青铜器应该是四五千年前的玩意儿。在那个时候,在四川还真有一个神秘的古国,叫做古蜀国。为什么说它神秘?因为对于古蜀国的记载非常之少,目前只有史料《华阳国志》当中,对古蜀国有过记载,“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

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一个长着竖眼的,名叫蚕丛的人,他是古蜀国的第一代国王。相传蚕丛氏部落,以前是常年生活在山洞当中,条件十分艰苦。有一天,蚕丛在郊外巡查,用自己的竖眼发现了一个地势开阔,沃野千里的平原地区。

于是,他就带着自己的氏族,历经千辛万苦迁徙到了这里,并建立起了自己的王朝,这里就是现在的成都平原。从《华阳国志》这个文献来看,古蜀国应该是真实存在的,而这里的人的长相,也的确跟外边的有所不同。

那么,这些青铜人像真是三星堆人的真实写照吗?实在有点超乎想象,好像全族的人都甲状腺亢进一样。很可惜,史书当中没有其他的记载,我们也无从验证。这边青铜人像留给我们的谜团还没有解开,另一边,专家们在三星堆发现了很多青铜器的残片。

经过修复以后,专家发现这是一棵青铜树,立马被评为了国宝级的宝物,而且被列入了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出境展览的文物名单。

这棵青铜树高3.96米,树枝共有三层,每层有三根树树杈,每个树杈上分别有两条果枝,一条向上,一条下垂,果托硕大,全树共有九只鸟,站立在向上果枝的果实上。

再仔细观察,青铜树的下部悬着一条龙,沿主干旁侧而下,一副蓄势待飞的模样,不难想象它凌空飞舞的壮阔景象。四五千年前的古蜀国,就能制造出如此之大而精美的青铜树,是实在是让人觉得叹为观止。

那么,为什么古蜀人要造这么一棵青铜大树?要知道青铜器在当时是十分稀有的。而咱们刚刚介绍了这颗树上,既有龙又有果实还有鸟,这样特殊的组合似乎也在暗示着它的背后,应该是有着非同一般的寓意,那么究竟会是什么寓意呢?

专家表示,这棵树应该是一棵神树,是古蜀人创造出来用来与天沟通的一个器物,因此有人称青铜树为“通天神树”。为什么专家会有这样的推断呢?因为全世界早期的文明当中,树木可以长到高耸入云,仿佛是能够沟通天地,与神灵相接。所以,大树都是天地之间的灵物。

在古代人的眼里边,如此神秘的树木,又与自身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大至居住的房屋,小至一餐的果实,皆是由树木得来,因此当时的人们对于树木是十分崇拜的。

比如说古亚述帝国,北非的腓基尼帝国,西非的米坦尼王国,这些古国留下的符号当中都有数的图形,在它们的描述当中,树似乎都有这通天的本事。这种观念在中国古代也曾有记载,比如说在《山海经》当中就有这么一段,“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什么意思呢?传说远古时期有十个太阳,它们栖息在一棵名叫扶桑的神树上,树高大到可以托举太阳。因此可以推测,当时的古蜀人应该就是在这样的神树崇拜的精神力量之下,打造了这样一颗精美绝伦的青铜大树,来表达对于树木的崇拜。

甚至有专家认为,古蜀人的这棵青铜大树就是山海经当中的扶桑神树。可是扶桑树上栖息的是十个太阳,但是这棵青桐树上那停的是鸟,能一样吗?事实上,还真是一样的。

至于为什么?咱们就要讲到另一件国宝了。2001年的2月,四川成都市郊的金沙村,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个珍贵的文物。后来,这件文物被选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同时也是成都城市标志的核心图案。到了2013年,它又被公布为禁止出境的文物。

专家的评语是这样的,“它以其神秘和精制,展示了古蜀人的智慧与魅力,象征着中华民族追求光明,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它就是被评为九大“镇国之宝”之一的“太阳神鸟”。

“太阳神鸟”的整个图案,很象一幅现代剪纸作品,十分精美。经过测量,太阳神鸟外径是12.5厘米,厚度为0.02厘米,含金量达到了94.2%中,大概20克左右。

对数字不敏感的朋友,可能很难感受到这件金箔的精美复杂程度。我们这么说吧,0.02厘米,大概是多厚呢?我们现在用的一元硬币,官方数据说厚度是0.185厘米,将近0.2。也就是说,太阳神鸟差不多就是一元硬币1/10的厚度。

你想想看,就这么薄,还有含金量高达94.2%。现在人买黄金饰品都要选99.9949%,可是古代冶炼水平有限,常见的金子含量大概都是75%,80%那就可以称为足金了。而这一件金器的含金量高达94.2%,可以推断当时古蜀人的技艺是十分高超了。

那么,这个太阳神鸟到底有什么寓意呢?为什么青铜神树就是扶桑神树?一个树枝上站着鸟,一个树枝上托着太阳,这其实和古蜀人的精神崇拜有关。因为认知的局限性,咱们的祖先经常将日月星辰,和草丛树木作为敬畏的神灵,并加以崇拜。

据记载,古蜀国的最后一个王朝的国号应该叫“开明”,它的意思是推开窗户看到太阳。可以,想象古蜀人对于太阳是有着狂热崇拜的。太阳神鸟金箔当中的太阳图案,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而在他们的理解当中,鸟和太阳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古人对天文学的知识,没有我们现在认识那么深。所以古人认为,太阳的东起西落不是它自身的运动造成的,而应该是由鸟来背负着太阳,从东边升起到西边落下。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金箔的太阳图案周围,要雕刻四只飞翔的鸟,因为古人认为如果没有鸟的话,太阳是不会转动的,也就不可能发出那12道光芒。

其实,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止如此,中国古代还有个故事。传说有一种叫金乌的三足神鸟,生活在太阳里边,有太阳幻化而来。十只金乌鸟轮流背着太阳由东向西飞翔,从而形成日升日落的景象。

因此在古蜀人的心目当中,很自然的认为神鸟就是太阳。雕刻了鸟的青铜神树,自然也就可以理解为《山海经》当中,托举太阳的扶桑神树。

说了这么多,虽然没有找到关于古蜀国的更多线索。但是古蜀国是真实存在的,是毫无疑问的了。同时,他们具有极其高超,甚至不下于我们现代的青铜锻造技术,他们同样具有高度发达的精神文明。而他们消失的秘密,在将来随着更多文物的出土,我们一定会有更加准确的解读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