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國政協委員、慶達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太利建議,運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政策組合拳,推動工業互聯網應用推廣,提高中小企業在試點示範、創新發展工程、產業示範基地等領域中的佔比。目前我國工業互聯網開放共贏的產業生態和發展格局已初步形成,但依然存在低水平重複建設、市場化運營和持續服務能力不足、平臺生態體系薄弱等、平臺PaaS層賦能不夠等問題。

作爲新基建主要領域之一,工業互聯網一直是產業發展的熱點,也是今年兩會期間代表委員熱議的焦點。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推動製造業升級和新興產業發展。大幅增加製造業中長期貸款。發展工業互聯網,推進智能製造。電商網購、在線服務等新業態在抗疫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要繼續出臺支持政策,全面推進“互聯網+”,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

代表委員認爲,工業互聯網通過實現工業經濟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全面連接,支撐服務製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重塑工業生產製造和服務體系,實現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近年來,隨着我國相關政策的落地,工業互聯網發展不斷提速,產業進入快速發展期。在今年年初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方面,工業互聯網也立下了汗馬功勞。與此同時,產業發展仍然面臨一些瓶頸,例如與新興技術交叉融合還不深入,核心技術還有待突破;工業互聯網平臺上的數據資源價值還沒有被充分挖掘和釋放;典型場景應用還不夠豐富等。

對此,代表委員紛紛建言獻策給出了建議,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加大力度發展基礎技術相關產業,調動產學研用各方力量,針對工業互聯網發展需求,彌補硬件基礎、工業軟件、數據傳輸、工控安全等技術短板。圍繞邊緣智能、工業大數據分析、工業機理建模、工業應用開發等重點領域開展技術攻關,加快實現技術成果轉化。發展融合創新技術相關產業,結合5G、數字孿生、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的特點,促進創新技術與相關產業深度融合,將創新技術轉化爲經濟效益。

二是完善標準體系,推動數據流通,挖掘數據價值。從國家層面加快制定統一開放的工業設備通信標準體系,解決工業設備協議私有化、無法互聯互通等問題,支持鼓勵採用5G等新技術解決工廠內外網絡互聯及設備異構協議數據互通等技術難題。通過設立工業互聯網技術改造專項資金等手段,全面鼓勵和引導製造企業按照規範標準進行設備設施的自動化、數字化、網絡化提升改造,爲廣泛工業互聯營造良好環境。同時,建議國家出臺政策鼓勵企業共享開放工業數據,推動工業數據流動,挖掘工業數據價值。

三是推廣工業互聯網在中小企業中的應用。面向中小企業開展宣傳培訓,普及工業互聯網基礎知識,加強中小企業負責人對工業互聯網的瞭解程度,提升建設應用工業互聯的投資意願。鼓勵各級政府扶持中小企業開展工業互聯網應用,面向工業互聯網服務商或中小企業給予一定補貼,降低企業開展工業互聯網建設應用的前期投入,加速工業互聯網推廣。創新補貼方式,積極探索以數據換補貼等新模式,切實保障政策扶持的精準性和有效性。

代表委員觀點

全國人大代表、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提升“5G+工業互聯網+智能化”融合應用能力

全國人大代表、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建議加強市場政策引導,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加大各級財政對“5G+工業互聯網+智能化”產業發展的資金支持力度。運用產業基金等多種市場化手段,積極引導社會資本,爲融合發展提供多渠道資金保障,探索開放共贏的新型商業模式。

加快構建應用生態,助力企業創新發展。通過打造典型應用場景示範、推動行業標準體系建設、搭建多方合作平臺加快製造業轉型升級,形成更多可複製、可推廣的融合應用。加速培育複合型人才,實現產業人才集聚。“5G+工業互聯網+智能化”缺少跨界複合型人才,一方面可以圍繞新技術、新趨勢,加強新學科建設,鼓勵高校企業聯合創辦研發實驗室或創新中心等;另一方面,加大高端人才引進力度,搭建高端人才專家數據庫。

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工信廳廳長楊貴平:建議加快制定統一開放工業設備通信標準體系

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工信廳廳長楊貴平建議,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制定完善工業互聯網發展政策,從國家到地方層面設立工業互聯網專項資金,支持培育和建設工業互聯網平臺,支持企業上雲上平臺,通過上雲券、稅收減免等財稅政策支持工業互聯網平臺向企業提供免費或優惠上雲服務。

加快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建設。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系統作爲工業互聯網重要網絡基礎設施之一,旨在打破信息孤島,促進工業領域數據間的互通。當前我國的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建設已經取得階段性進展,但在應用推廣方面發展較慢。建議加快建立標識解析二級節點應用評優機制,培育一批具有競爭力的標識解析應用平臺,提升解析應用平臺能力,儘快形成面向各行業的規模化標識解析服務能力,加速企業標識編碼體系由私有向開放的轉變,推動數據流動。

制定完善標準體系。從國家層面上加快制定統一開放的工業設備通信標準體系,解決工業設備協議私有化、無法互聯互通等問題,支持鼓勵採用5G等新技術解決工廠內外網絡互聯及設備異構協議數據互通等技術難題。

全國人大代表、浪潮集團董事長孫丕恕:應構建工業互聯網APP應用創新生態圈

全國人大代表、浪潮集團董事長孫丕恕認爲,工業互聯網不僅對保障供應鏈具有重要意義,也是振興實體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目前我國工業互聯網開放共贏的產業生態和發展格局已初步形成,但依然存在低水平重複建設、市場化運營和持續服務能力不足、平臺生態體系薄弱等、平臺PaaS層賦能不夠等問題。

爲此,孫丕恕建議,各地方政府和工信部門授權、鼓勵工業互聯網平臺運營商採取市場化手段,積極統籌開展工業互聯網公共服務平臺、園區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與運營。建議國家出臺政策鼓勵企業共享開放工業數據,推動工業數據流動,挖掘工業數據價值。

全國人大代表、海爾集團總裁周雲傑:工業互聯網發展難點是應用場景

全國人大代表、海爾集團總裁周雲傑認爲,工業互聯網不同於消費互聯網,企業都有自己的機密,大量的數據及很多工業要素是不可以被分享的或者是不可以被泄露的,但是又要把數據和資源進行共享,這就需要跨行業、跨領域進行協同創新、開放創新,同時對數據安全進行強化。

工業互聯網的發展難點不是一些硬件技術或者節點性的技術,而是應用場景,需要把技術和應用場景結合起來,爲企業創造價值。同時,工業互聯網需要人工智能、信息化、雲計算、區塊鏈技術等新基建相關領域的人才。

全國政協委員、慶達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太利:應用工業互聯網破解中小企業困境

全國政協委員、慶達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太利建議,運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政策組合拳,推動工業互聯網應用推廣,提高中小企業在試點示範、創新發展工程、產業示範基地等領域中的佔比。

完善民營企業專項應用指導機制,協助中小企業評估現狀與未來發展的關係,助力中小企業通過數據獲取市場信息,根據上下游供需變化制定生產經營策略,進行精準預測與整體優化。加強區塊鏈、大數據等技術的融合應用,完善專項中小企業工業互聯網數據平臺。利用更多維度、更廣來源的數據精準刻畫企業經營行爲、評估企業資產,爲金融市場服務中小企業提供有力依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