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黄成希的临摹对象,也从《龙珠》里的赛亚人变成了火影里的人物。而在此之前,黄成希已经外包了两年的疾风传原画,也算是整个火影制作团队里面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前言

说起来有点惭愧,第一次听见黄成希这个名字,还是在《博人传》TV版动画第65话播出之后。因为那集的打斗实在是非常精彩,网上炸锅似的评论得以让我了解到了有关于黄成希的一些信息。

原来,黄成希不仅是《博人传》第65话的分集导演,早在疾风传还在连载的时候,他就以主力原画师的身份参与了疾风传终极一战的原画工作。

而在此之前,黄成希已经外包了两年的疾风传原画,也算是整个火影制作团队里面不可或缺的一份子。而令我感到惭愧的原因就在于此,因为他的名字已经在疾风传的ED中出现过很多次,而我却并没有注意到他的存在。

作为一名“骨灰级”的火影迷,同时作为一个中国人,能在火影的制作团队里看到有同为中国人的原画师参与其中,这的确是一件让人感到骄傲的事情。

虽然他的成就和我们自身并没有多大关系,却隐喻出了我们对国漫未来的可盼可期。黄成希的经历和成就告诉我们,不是我们国漫赶不上脚步,而是在我们国漫的市场上,还缺少一些像是黄成希一样的人才。

与此同时,从2012年初次涉足日本动漫行业的摸爬滚打,到2020年成为国漫顶级动漫IP质量保障的小有成就,相信再过两年,黄成希终将十年磨一剑,锋芒必现。

而这一切,绝对不是偶然。

01 小男孩的梦与幻想

小孩子的梦想可以简单实在、可以天马行空,甚至可以荒诞、多变,但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他们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黄成希在5岁的时候,每个星期三晚上都会跟着表弟一家去少年宫。因为表弟在这里报了绘画班,而黄成希本人却对此兴趣不大。

要问他对于绘画的第一认知,可能就是每个星期三晚上,站在走廊里、趴在窗台上看着表弟他们绘画的样子。

直到一部动漫的播出,让黄成希鬼使神差般地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就是《龙珠Z》。

按照他本人的话来说,每当看到《龙珠Z》的片头曲唱起,伴随着悟饭骑着神龙出现的画面,都会让那时的黄成希高兴得手舞足蹈。

直至今日,那种儿时的满足感与幸福感依然萦绕在他心间。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快乐,能比童年时简单、纯粹。

就这样,《龙珠Z》的播出激发了黄成希心里的绘画热情。他对父母说:“让我也和表弟一起,去少年宫学画画吧”。

直到上小学之后,比他更早学绘画的表弟好像已经放弃了这方面的发展,而后来居上的黄成希却一直在绘画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因此,小孩子的梦与幻想,也不一定就是三分钟热度。与童年时想绘画,少年时却想当棒球选手的岸本齐史比起来,黄成希就要显得专一得多。

虽然当时的黄成希可能很平凡很普通,但绘画的这份梦想迟早会转化成他奋进的信念,成为黄成希在今后发光发热的源动力。

02 爱看火影的“星期四少年”

大约二十年前,《火影忍者》的传播与流通,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的热血少年,而黄成希就是其中之一。

2004年,黄成希还在广州的一所中学上初中。当时全校的男生都非常喜欢看《龙珠》,黄成希自然也不例外。不仅如此,《龙珠》里那些各种各样的金发赛亚人更是他的临摹对象。

自从《火影忍者》开播之后,整个校园里的流行风向发生了显著改变。而黄成希的临摹对象,也从《龙珠》里的赛亚人变成了火影里的人物。

黄成希回忆说,自己在读初二的时候,经常会在学校的走廊里和一群少年模仿火影里忍者的跑步姿势——双手后甩、弯身疾驰的忍者跑。

这倒是让我想起了我读初一的时候,我和班里的很多男生都喜欢模仿火影里的人物结印,然后还不忘配合严肃的神情,大喝一声:“水遁,水龙弹之术”......

原来,黄成希那时候也和我们那时候一样,都是旁人眼里不被理解、反成笑柄的中二少年。

而这一切,都是基于我们对火影同等的炽热之情。既然我们有着这样的相同点,相信等待火影更新时的“小确幸”也是一致的。

这就如同我们因为期待某件事的到来而兴奋不已时的心情差不多。虽然每次更新的内容不算多也不算惊心动魄,但却让自己期待了一周的心获得了一定抚慰和释放。

这也不失为生活中的小确幸。与此同时,黄成希和我们大多数火影迷一样,曾经也是个爱看火影的“星期四少年”。

03 逐梦路上的落魄青年

2008年,黄成希报考了广州美术学院,在那里完成了自己学习制作动画的四年本科教育。也就是在毕业后不久,黄成希马不停蹄地的前往日本,开始了自己在这座“动漫强国”的逐梦之路。

根据黄成希本人回忆,他在初入日本的时候,只知道做动画的都非常苦,但让他没想到的是,不仅是苦,还特别穷。

为了不给父母添麻烦,黄成希在努力争取语言资格证的同时,找到了一家由中国人开设的动画工作室做兼职。初到日本的他,为了逐梦与生活,便早早就开启了半工半读模式。

而让他感到意外的是,这位工作室的中国老乡以前也在火影的公司里工作过。于是黄成希就告诉那位中国老乡,让他来画火影的单子,这是他唯一的坚持。

此后,黄成希周一到周五基本上都是上午学语言、下午去图书馆做作业、晚上再到汉堡店打工;而到了周五晚上,黄成希则会背着睡袋,乘车去往东郊的公司,工作到周一早上。

循环往复,日日如此。

在那段时间里,黄成希每天都会很疲惫,回到家里基本上倒头就睡。更要命的是,他当时的宿舍就类似于哆啦A梦睡觉时的衣柜,每天晚上,这个不到两平米的狭小空间就成了他心灵和身体上的唯一避风港。

拿到语言资格证以后,黄成希便开始了绘画的全职工作。本来以为全职之后的生活会有所好转,却没想到正因为全职,让他的日子过得更加拮据。

他当时的公司属于外包性质,工资全靠完成数量来计算,没有保底,更没有提成。而当时的市场行情是,一个镜头只有240元人民币。

不论是画简单的,还是困难的,都是这个价且不议价。此时摆在黄成希眼前的,就有两条路可走:

要么接简单的单,一天能稳定240也不错;

但是自己是来追逐梦想的,黄成希想着要在工作中突破自己。可那些困难点的镜头一画就是好几天,这就意味着,他要用好几天的时间来挣这240元。

在现实与理想的抉择上,黄成希采用了折中的做法。但毕竟精力有限,这种既接简单又接困难的做法,时常让他的生活困顿不已。

我们可能想不到,那时候的黄成希为了在逐梦路上生存下去,连吃饭的钱都要精打细算。他给自己定下了一个条例,那就是每天吃饭的钱绝对不能超过30元。

谈及那时候同事们对黄成希本人的印象,他笑着说:“我在他们眼中,是个爱住在公司里的落魄青年”。

确实,他落魄的样子很难看;但是,他努力的样子却让人钦佩不已。而黄成希的这份努力与坚持,最终还是得到了应有的回报。

04 逐梦路上的声名鹊起

这样的日子大概过了两年多,黄成希终于在2015年年底的一天,收到了火影著名原画师山下宏幸的邀请,让他进入核心制作团队,成为火影主力原画。

这就意味着,黄成希这个编外人员,终于由此转正,从而有了自己的正规番号。

不仅如此,黄成希自加入之初,就深得山下宏幸等人的一致信任。他们不仅让黄成希参与了疾风传最终一战的第一原画工作,更是将《博人传》新忍者时代的开篇任务全部交付于他。

按照黄成希自己在知乎上的说法,疾风传是由他一手闭幕,而续作的开幕也是由他一手拉开。

这个时期的黄成希没有因为自己小有成就的成绩而自我麻痹,而是继续乘胜追击,砥砺前行。终于,他以自己优异的专业技能和不懈努力的坚毅态度取得了高层的信任和青睐,并将《博人传》第65话的制作工作全权交给黄成希来完成。

为了不负众望,为了取得成绩,黄成希在这期间收集了足足17箱的作画素材。为了突破剧场版在前的壁垒,黄成希以强化父与子的概念为主题,以融入中华武术的动作风格,再结合原作漫画曾经出现过的战斗招式为中线理论,黄成希开始了第65话的制作工作。

最终,黄成希以一个月内500个小时的工作量,以及近500个分镜头构成,完成了第65话的制作。对于观众和高层来说,这是相当令人满意的一份答卷。

就和开头说的一样,《博人传》第65话一经播出,网上铺天盖地的好评瞬间炸锅。就连资深火影迷陈坤都有说过:“65集,等了一周,值”。

如果说没有什么敌人是鸣人一颗丸子解决不了的说法,是为了突出鸣人丸子的威力。那么《博人传》第65话所造成的强烈反响,其威力真的不比鸣人的丸子差,甚至是更强。

在收获众多好评的同时,黄成希也因此声名鹊起。就在前不久,黄成希参与到了《一人之下3》的制作工作,国内顶流动漫IP配上顶尖动漫人才,绝配。

写在最后

如我开头所说,黄成希目前的成就或许并非惊为天人,但从他2012年截止至今的经历和境况来看,或许他在两年后的功绩将会再上一个新台阶。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十年磨一剑。但是,这个十年仅仅只是黄成希“薄发”的一个过程,而他“厚积”的过程却远远不止这个十年而已。

对于黄成希来说,他可能早就在5、6岁开始,就已经有了“磨一剑”的信念。所以我才说,十年不一定能磨一剑,要想真正的锋芒闪现,我们就必须针对某一个领域,付出比十年更久的时间和精力。

“十年”只是一个虚幻的概念,它所指代的东西,在我看来就是一种坚毅又持久的精神力量。我们大多数人小时候都和黄成希一样,爱临摹动漫人物,想成为漫画家,可到最后,我们还是分别走上了不同的人生轨迹和高度。

究其原因,我们所欠缺的可能就是这种敢打敢拼的精神力量吧。梅花香自苦寒来,黄成希的成就绝对不是偶然。

最后,欢迎小伙伴们在下方留言讨论,如果喜欢我的文章,别忘了点个赞、点个关注以示鼓励噢。

文:行走的滴滴/图:来源于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