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子當如孫仲謀。

但是,因爲背盟而導致關羽、張飛、劉備3人相繼離世,孫權在後世更多地背上了罵名。曹強孫劉弱,聯劉抗曹是對孫氏最有利的選擇。那爲什麼孫權還要做出背盟的事情呢?這得從20年前孫策去世說起。

孫策臨終前乾的最出乎意料的一件事,是把位子傳給了二弟孫權,而不是更像自己的三弟孫翊。平輩傳位不像傳於子嗣,還要講個立嫡立長,況且孫權只比孫翊大了2歲,也沒有明顯的年齡優勢。所以孫策的安排一定是基於性格的,孫權的性格怎麼就吸引孫策了呢?

先來看江東的特點。

1、 江東易守難攻,但同時先天缺乏進取優勢。江東的對外擴張,主要是走徐州路線和荊州路線。

徐州路線。呂蒙後來作出了很好的評價:打下徐州容易,但即便用七八萬人都未必守得住。這還是在日後,曹操精力都在河北,徐州防守相對空虛的前提下。孫策時代,江東要面對的可是陳登,是那個曹操後來每每臨長江而感嘆,悔恨沒有早用陳登之計,坐使孫氏在江南壯大的陳登。

江東先天的特點又決定了在騎兵方面,是既缺良馬又缺良將的。而曹操用兵的水平天下皆知,地勢平坦的徐州又是曹操及其手下精兵悍將的優勢作戰地域。所以纔有了呂蒙所謂的打得下也守不住。這一點從後來逍遙津之戰張遼800破十萬可見一斑。除了孫權部隊沒有集結完畢被張遼突襲的原因外,騎兵方面的巨大優勢功不可沒。

然地勢陸通,驍騎所騁,至尊今日得徐州,操後旬必來爭,雖以七八萬人守之,猶當懷憂。——《三國志·吳書·周瑜魯肅呂蒙傳第九》

太祖每臨大江而嘆,恨不早用陳元龍計,而令封豕養其爪牙。——《三國志·魏書·呂布臧洪傳第七》

荊州路線。身在長江下游的江東同樣劣勢明顯。江東向荊州進兵,首先必克江夏。一方面是荊州的重要郡縣全在長江沿岸及以北地區;另一方面,江夏以南地區是連貫的幕連九山脈和羅霄山脈,既不利於進攻更不利於後勤保障。

下游進攻上游是先天的劣勢,而在200年的時候,孫氏手中也缺乏有戰鬥力的水軍,打荊州難度很高。何況,鎮守江夏的可是劉表大將黃祖。黃祖算是被演義打了低分的將領,能被劉表委以重任,而且令孫堅殞命,黃祖的水平很高。

遂圍襄陽,單馬行峴山,爲祖軍士所射殺。——《三國志·吳書·孫破虜討逆傳第一》

2、 孫策多造殺戮,江東根基不穩。孫策在平定江東的時候多造殺戮,典型的如名士高岱、仙人于吉和吳郡太守許貢。這些在當時看來有利於政權穩固的行爲,實際上留下了巨大的隱患。曹操殺名士邊讓而丟兗州就是前車之鑑。

而且,孫策說是掃平了江東,實際上只有會稽、吳郡、丹楊、豫章、廬陵這幾個地方算是被孫氏掌控,大片的地方只是表面服從而已。

是時惟有會稽、吳郡、丹楊、豫章、廬陵,然深險之地猶未盡從。——《三國志·吳書·吳主傳第二》

在這樣的情況下,按道理說,要想突破江東的劣勢,更應該選擇勇武彪悍的三弟孫翊纔對啊,怎麼就選了孫權呢?

這就難免與孫堅父子的經歷有關了。公元192年孫堅戰死,孫策以17歲的年紀開始撐起了孫氏家族命運的大旗,這中間的辛酸可想而知。他既要與袁術周旋、曲意逢迎,也要在危機四伏的疆場上爲孫家打開一片嶄新的局面。當他真正開始逐鹿江東的時候,不過20歲的年紀。所幸,孫策天賦異稟。

根據史書的記載,孫策爲人開朗大方、善於用人,所以很得人心。再加上他在軍事方面的超高天賦,所以僅用5年便掃平江東。也因此,曹操經常感嘆“猘兒難與爭鋒也。”

好笑語,性闊達聽受,善於用人,是以士民見者,莫不盡心,樂爲致死。

策英氣傑濟,猛銳冠世,覽奇取異,志陵中夏。——《三國志·吳書一·孫破虜討逆傳第一》

但戰爭的殘酷,孫策是最懂的。父親孫堅死於戰場,自己也遭人暗殺。前後不過8年的工夫,孫氏便失去了2位頂樑柱。過剛易折。如果由孫翊來接班,未來恐怕還會重蹈父兄的覆轍。這既不是孫策想要的局面,更不是孫氏家族能夠承受得住的損失。

所以,臨終前他必須要爲家族挑選出一位在當前形勢下最優的繼承人,以保證整個家族不會因自己的離去而陷入巨大的危機。而孫權無疑是那個最優秀的人選。雖然他的軍事才能實在不強,但在這時候,這恰恰是他最大的優勢。因爲要想讓孫氏家族得以更好的延續,必須選擇一位不善於軍事,卻善於治人的接班人。

不善於軍事,就不會妄動刀兵,善於治人就能儘快消除江東的隱憂。所以,孫策的臨終遺言就很值得品味。

孫策對江東重臣說的是:“中原大亂,憑藉江東的優勢足以觀成敗,萬望諸君好生輔佐我的弟弟。”

孫策對孫權說的是:“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上,率領江東兵將與天下英雄爭個高低,你不如我;但是,舉薦賢人任用能士,讓他們盡心盡責來共同守住江東基業,我不如你。”

孫策對張昭說的則是:“如果仲謀不堪大任,那就任憑您老換個人來輔佐;要是沒有合適的人選,那您也不用有什麼顧慮,率領我一家老小降了也無妨。”

孫策的政治遺言,如果概況起來其實就是這麼16個字:立足江東,以觀成敗;孫氏無能,降了便是。核心其實只有一個——守住。守住的核心不是江東基業,而是孫氏一家老小的性命。這是他最重要的使命,也是繼承者最重要的使命。

正是基於對現實的深思,和對家族的深深感情,孫策做出了這樣的繼承人安排,並且留下了這樣的政治遺囑。而這樣的決定,無疑是給了孫權足夠的退路,也相當於給了孫權尚方寶劍。他畢竟只是江東基業的繼承人,而不是開創者。如何決定它的未來,在孫權完全成長起來以前,是隻有執行權,而沒有決策權的。

未來是難以預料的。如果江東孫氏到了要面對生死存亡的危機時刻,是血拼到底還是投誠歸降以保孫氏血脈,孫權的決定不僅要衡量當時的形勢,也必須面對父兄2條人命和他們兩代人十數年的打拼。如果沒有孫策留下的政治遺囑,在抉擇的時候,孫權勢必要面對巨大的情感包袱和政治包袱。

而在這樣的巨大包袱壓力下,孫權的決定難免就會走向拼死一搏,這顯然不是孫策想要看到的。所以,他必須給弟弟減壓,那份沉重的壓力由他一人來抗已經足夠了,九泉之下面對父親的時候,由他自己去解釋就好了。

所以,這纔是孫策遺命中最大也最隱蔽的內容。言外之意便是:弟弟,不用考慮我和父親的付出,只要保住孫家老小,你就是我們最大的功臣。而孫權的性格,也確實最適合做這樣的事情。

也正是有了孫策的政治遺囑,纔有了張昭在赤壁大戰前夕力主投降,事後卻沒有被孫權清算的結果。除了張昭本身在孫氏集團的超然地位,更重要的還是他的行爲本身並非反叛、背主,而是在遵從孫策的政治遺命。

於是,在孫策死後,孫權扮演起了“不思進取”的角色,全力以赴撫平江東內部的矛盾。他第一次出兵進軍江夏已經是3年以後的事情了,再徵黃祖則足足隔了4年,最後爲父報仇的時候已經距離孫策去世8年。

當然,孫權終究是一個有野心的人,他有自己的皇帝夢。赤壁之戰後,魯肅先行返回報告,孫權親自下馬相迎,魯肅卻滿臉不樂意,說:“願主公總領天下,囊括九州,以天子對待臣子之禮來迎接魯肅,纔算是真的榮耀。”孫權聽完哈哈大笑。

但他的皇帝夢絕非當天下之主。準確的說法應該是,能當天下之主最好,當不上做個割據一方的帝王也很好。他有野心,所以他支持周瑜進軍益州,也與鄧芝討論滅魏之後如何二分天下。但他沒那麼大的野心,所以只要能夠鼎足江東,便是成功。

這既是孫權的性格使然,也是哥哥孫策的臨終遺言。孫權履行得很好。至於背盟拿下荊州,也不過是爲了讓鼎足江東的局面更穩固而已。畢竟,上游盤着一條龍,孫權怎麼可能安心地穩坐江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