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安棚天然碱矿被兼并后,丁喜梅带领团队根据其资源赋存特点,从水溶法开采技术进行攻关,最终开创性地提出了高效的热溶采工艺,并辅以单井压裂扩腔、对井压裂连通及水平井开采等一系列技术,使国内的深薄层天然碱开采进入了规模化、大型化发展轨道。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天然碱产业实现了纯碱从单套装置年产能3万吨到50万吨的跨越,小苏打实现了从年产10万吨的立式菌帽塔到25万吨的全混塔的突破,从开采到加工,从传统工艺到大型机械化、自动化控制,加工工艺逐年赶超跨越,达到了国际水平。

她是内蒙古博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总工程师丁喜梅;她是天然碱专家、正高级工程师,她是巾帼楷模、国之栋梁!

1965年冬天,丁喜梅出生在伊金霍洛旗,从小就酷爱学习的她,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学校前茅,从内蒙古石油化工学校毕业后,便开始从事天然碱化工研究、成果转化、工程设计、项目管理及企业管理工作。时至今日,丁喜梅已获得全国青年科技标兵,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优秀工程设计项目银质奖,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创新奖,内蒙古自治区工程设计大师,“十大女杰”,“三八红旗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等诸多荣誉。

1985年夏,刚从内蒙古石油化工学校毕业的丁喜梅,选择了去条件艰苦的毛乌素沙漠腹地——乌审旗合同查汉淖从事天然碱技术研发工作。从喧闹的青城来到茫茫无垠的毛乌素沙漠,在合同查汉淖安营扎寨,成为了开拓队伍中的一员。乌审旗合同查汉淖碱湖区位于毛乌素沙漠北缘的草原沙漠区,区内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日照时间长,温差变化大,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碱矿层因盐溶的作用被分割成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的若干矿(体)。彼时,国内碱湖资源得不到有效开发,为此丁喜梅深入现场认真研究、刻苦钻研,于1987年作为关键技术人员参加了国家“星火”项目——“1万吨/年天然碱(日晒碱)水溶法制重质纯碱工业试验”项目建设,并获得一次性开车成功,产出符合国标一级品标准的优质纯碱。项目的成功实施使中国天然碱开采加工实现了质的跨越,由此,中国天然碱产业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代。

1998年,博源集团以兼并方式进驻有“中国天然碱之都”之称的河南省桐柏县,当地有两大地下天然碱矿——安棚和吴城,其储量较大但因开采工艺落后,产能较低(万余吨),设备陈旧等问题使企业发展举步维艰。

安棚天然碱矿被兼并后,丁喜梅带领团队根据其资源赋存特点,从水溶法开采技术进行攻关,最终开创性地提出了高效的热溶采工艺,并辅以单井压裂扩腔、对井压裂连通及水平井开采等一系列技术,使国内的深薄层天然碱开采进入了规模化、大型化发展轨道。1998年至2009年间,以丁喜梅为核心的技术研发及项目管理团队先后建设了安棚一期、二期、三期纯碱项目。安棚一期纯碱采用了当时国内首创、国际先进的倍半碱工艺;二期纯碱采用了湿分解技术加四效错流蒸发结晶流程“一步法”生产重质纯碱,使吨产品综合能耗下降了14%;三期纯碱采用了四效蒸发,通过效体湿分解实现了轻重灰联产。同时,为更加充分利用三套纯碱装置的过滤母液和蒸发完成液,结合蒸发(湿分解)产生的高纯度二氧化碳废气,她先后主持建设了四套小苏打装置和一套工业盐装置,实现了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目前,安棚碱矿纯碱年产能130万吨以上,小苏打年产能80万吨以上,已打造成为了中国天然碱循环经济示范基地。

吴城天然碱矿兼并伊始年产能仅2万余吨,且组份较复杂,水溶法采出原卤浓度低,能耗较高。她提出了采用碳化母液湿分解后注井溶采天然碱矿,对地面加工装置进行了具有湿分解功能的倍半碱及碳化法流程改造,将原蒸发结晶器改造成清液循环型碳化结晶器;这两项改造有效地适应了资源的变化,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碱矿纯碱和小苏打年产能稳定保持在30万吨以上。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在设计和研发中,丁喜梅也会遇到困难,甚至很大的困难,但面对重重困难,她没有犹豫和退缩,而是通过努力学习、终身学习不断去克服困难,一次又一次攻克了新的课题。她不服输的性格,干脆利落的工作作风,让她在困难面前实现一次次跨越,成为一个女强人。

参加工作以来,丁喜梅始终奋战在天然碱科研一线,带领团队从天然碱“试验研究→中试→工业实验→装置大型化”进行研发,通过自主研究,自主转化为科技成果,成功地实现了我国天然碱产业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转变。据统计,以她为首的科研团队累计申请了天然碱开采类、工艺类、设备类、节能环保类专利40余项,累计取得科技成果50余项,累计获得省市级、行业协会奖励20余项,为我国天然碱法制纯碱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天然碱产业实现了纯碱从单套装置年产能3万吨到50万吨的跨越,小苏打实现了从年产10万吨的立式菌帽塔到25万吨的全混塔的突破,从开采到加工,从传统工艺到大型机械化、自动化控制,加工工艺逐年赶超跨越,达到了国际水平。而丁喜梅,无疑是中国天然碱制纯碱、小苏打产业从万余吨到200余万吨的建设者之一。

30余年来,丁喜梅先后主持了20多项大中型工程建设与改造,累计完成投资超过100亿元,博源集团天然碱产业板块近几年的净利润连续突破10亿元。30余年来,她参与出版天然碱专著1本,发表论文6篇,共申请专利26项,获授权17项。30余年来,她除了搞好天然碱科学研究,还历时三年半主持建成了当时国内单系列最大的——煤制50万吨合成氨、80万吨尿素项目(2014年1月投产),跟着项目走、围着项目转、推着项目干是她的生活常态。

她对天然碱事业的热爱,存在于她的内心深处;她对天然碱产业的发展趋势,有着清醒的认识。她在《技术进步引领天然碱产业发展——写在中源化学成立二十周年之际》一文中写道:资源是制约天然碱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天然碱矿为一次性资源,随着不断采掘,势必面临资源枯竭的问题,且水溶法开采到中后期必将面临总碱和盐份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深入探索、优化开采方式,进一步提高回采率;另一方面要针对采出盐卤资源的变化及时调整地面加工装置的生产工艺。今后,企业的发展最重要的是要充分利用天然碱资源特点,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扭转观念,进一步做精、做实、做深、做细天然碱系列产品,以取得更佳的效益。

从牧区大寨乌审召到淮河之源河南桐柏,从茫茫草原锡林郭勒到古老的无定河畔,都留下了她奋斗的足迹。在与碱结缘的30多年里,她凭借着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和进取精神,从基层的一名普通技术员做起,一步步成长为国内天然碱领域的学科带头人、技术专家和出色的企业管理者,以踏实的言行践行着一位富有责任感化工专家的光荣使命。她是技术专家,也是巾帼楷模,她的家国情怀让人们感动。她还在奋斗着、攀登着、拼搏着,向着更加远大的目标砥砺前行。

-The End-

FM89.6汉语综合广播

来源:鄂尔多斯之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