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朝陽:女子投資“電影市場”,百萬投資打水漂

2019年3月,李女士接到一個微信好友申請,此人備註是一名電影從業者,並且顯示爲“通過手機號添加好友”,喜好電影的李女士沒有多想,以爲是認識的人,便添加了對方爲好友。

加好友之後,這位微信好友“王某”每天都會和李女士聊天,在自己的朋友圈王某也在時不時的展示工作狀態。

各種開機儀式以及和演員在一起的照片,讓李女士以爲王某就是影視圈當中的一份子。

隨着溝通的深入,王某告訴李女士,公司拿到了一部電影的投資份額,這部電影總投資額在一億元,他們想邀請李女士投資一百萬,佔影片1%的份額,電影上映後就能得到一大筆分紅。王某告訴李女士:這筆投資利潤可觀,穩賺不賠。

李女士要投資的這部電影據說已經在柏林電影節獲獎,國內上映日期定在2019年3月22日。王某還說,據業內人士的分析來看,這部電影必將大火,預估票房14.5億!

王某的百般勸說,讓李女士下定了決心,並與這家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簽署了投資出品協議,繳納了100萬元,認購了這部電影的1%的份額。

3月22日影片如期上映,到5月22日正式下架,票房卻不是很好。

《法治進行時》的記者瞭解到,這部電影的投資金額爲6000萬,到電影下架總票房不過5000萬,與14.5億確實差了一大截。

接下來的李女士最關心的問題就是如何分紅,得到的回應是王某的各種推脫,直到有一天王某再也聯繫不上了。

由於要維權,李女士翻看此前簽署的合同,發現有一些問題。

合同中沒有關於盈利分配的細節條款,比如電影買到多少錢,李女士才能拿到分紅,什麼時候回款,這些問題全是王某的口頭承諾,在合同中根本沒有體現。

由於遲遲聯繫不上王某,李女士做了虧損的心理準備,但是王某失聯後,公司也沒有主動聯繫她,商談後續事宜。影片下架一年了,作爲投資人沒有收到任何電影相關的票據數據,這讓李女士無法接受。

爲此,《法治進行時》的記者聯繫上了李女士投資的文化傳媒公司,公司的負責人稱王某確實是公司的員工,公司與李女士簽訂的合同依然有效,合同中寫明“李女士佔影片總份額的1%”,所以說不管掙多少錢,李女士都能分得那1%。

至於爲什麼李女士直到影片下架之後一年還沒拿到錢,工作人員說,由於電影涉及到海外上映,目前仍在各大視頻網站付費播出,還在產生利潤,公司也沒拿到錢。等到盈利結束,錢款到了公司之後,才能分賬。

2020年2月,李女士以合同欺詐將這家公司告上了法庭。該公司出示了與聯合出品方的合同協議,證明了其轉讓給李女士1%的電影股份真實有效。法院一審駁回了李女士的訴求,李女士表示她會繼續上訴。

像李女士這樣的投資人不算少見,《法治進行時》欄目連續接到多個熱線電話。他們的經歷與李女士一樣,投資電影很長時間,不見回款。

最後,建議各位投資者,如果對投資的行業缺乏瞭解,不要聽信他人“高回報”的說法盲目投資,避免後期產生糾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