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在特朗普召喚盟友來美國參加G7峯會的同一天,默克爾堅定表示“會爲多邊主義而奮鬥”,等於是直接懟了美方。特朗普在5月20日已經放話,考慮在馬里蘭州的美國總統度假地戴維營舉行G7峯會。


  在西方集團內部,敢公開不給美方面子的極少。而現如今,默克爾就讓特朗普感受到來自日耳曼的堅定。

  德方發言人賽貝特5月30日在柏林對外宣佈:由於疫情的影響,默克爾不會前往美國參加G7(七國集團)峯會。同時,默克爾會持續關注疫情,以判斷形勢。

  公開拿疫情來說事兒,等於是對特朗普的羞辱。誰人不知美國的抗疫一團糟?德國方面不再“爲尊者諱”,其實就是不再掩飾德國與美國之間存在的幾個矛盾:

  1、藉助這次G7峯會,特朗普或想證明美國已經“戰勝”疫情,可以恢復正常秩序。但默克爾的拒絕參會,等於是公開否定這一切。

  本來白宮方面在3月份宣佈,此次峯會以視頻形式舉行,主要就是擔心各國首腦因疫情緣故而無法到來。但白宮最近又改了主意。

  特朗普在5月20日已經放話,考慮在馬里蘭州的美國總統度假地戴維營舉行G7峯會。他表示:在線下舉行峯會就是美國與別國的聯繫恢復正常的象徵。爲此,特朗普甚至不顧公共衛生專家的擔憂,催促其他6個盟友同意來戴維營參加峯會。

  日本首相安倍對此反應積極,第一時間就表示願意來戴維營。在日本人看來,美國總統雖然表面上說“考慮”,其實就是命令,必須支持。日方可能擔憂首相的安全,但也不敢反對。

  結果,是默克爾公開撅了特朗普。德方的理由很充分,不容反駁:美國新冠確診病例累計達到近180萬例,死亡病例超過10萬,而且美國現在也沒有采取有效措施,確實存在危險。這恐怕也是其他6個國家的共同心聲,只不過不願像德國說得如此明白罷了。

  德國方面等於是戳破了美方極力維持的“皇帝新衣”,告訴全世界美國現在並不安全,不應該在此時選擇前往美國!德國的實事求是,令人欽佩。

  2、默克爾並不贊同特朗普的對華策略,兩人甚至因此而發生爭吵。俄媒5月30日報道稱,一位不願透露身份的美方人士表示:特朗普和默克爾因爲“北溪-2”天然氣管道、北約問題、對華關係等多個問題發生激烈爭吵。

  美國自己不容許國家安全出現一點漏洞,卻不允許別國在自己的一塊領土上維護國家安全,美國與德國在這個問題上出現了尖銳矛盾。白宮方面準備利用制裁等措施對華進行打擊,而德國方面則主張保持對話和溝通。

  以德國和法國爲核心的歐盟,在這個問題上也沒有盲從美國,而是在做出“嚴重關切”的表態之後,反對採取威脅的手段。歐盟27國外長舉行會議後認爲:不能對中歐關係進行單一限定,因此不會對華採取懲罰性措施。

  默克爾還發表了一個重要講話:要有決心承認中國在國際機構裏佔有一席之位。她還直言:對華關係必須成爲外交重點,在氣候變化、環境保護、衛生安全等方面,要加強對華合作。

  美國駐德國大使格雷內爾對此極爲不滿,他絲毫不顧外交禮儀,斥責“歐洲遠離了西方一步,轉而向金錢邁進了一步。”並不受德國人歡迎的格雷尼爾說出這樣的話,可謂是氣急敗壞,也能反映出美歐關係和美德關係之緊張。

  3、在特朗普召喚盟友來美國參加G7峯會的同一天,默克爾堅定表示“會爲多邊主義而奮鬥”,等於是直接懟了美方。

  自從特朗普成爲美國總統以來,美方已經接連退出“巴黎氣候協定”、撕毀“伊朗核協議”、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撕毀《中導條約》、撕毀《開放天空條約》、還與世衛組織斷絕關係……

  美方這種“不聽我的我就退羣”之做法,是“美國優先”和單邊主義的極端表現,損害了包括德國在內的歐洲國家利益。譬如美國撕毀《開放天空條約》,導致歐洲方面很可能無法獲得來自俄羅斯的軍事情報,對安全和互信來說都是一次大倒退。

  可以說,美國與德國的矛盾,是冰凍三尺並非一日之寒。美方在這次疫情中,不惜強取豪奪盟友的醫療物資,甚至“竊取”德國的疫苗研究成果,簡直不擇手段,要說德國方面沒有怨氣是不可能的。

  另外,美國在全世界多國都有駐軍,其中,人數最多的就是在德國。可以說,雖然柏林牆已經倒塌30多年,但德國現在依然處於被美軍佔領狀態。對驕傲的德國人而言,這是一種無聲的羞辱。

  當然,德國對二戰有負罪感,可以接受美軍的駐紮,但美方爲了追求單邊軍事優勢,不惜把整個歐洲當做籌碼和炮灰,讓包括德國在內的歐洲國家忍無可忍。默克爾拒絕參加G7峯會,其實也是歐洲民意的體現。

  沒有歐盟的“輪值舵手”和經濟發動機德國,這次G7峯會恐怕無法在線下召開。美方也不要認爲這是德國人故意砸場子,因爲美方平時沒少砸別人的場子,甚至對此習以爲常。

  既然美方都不怕的得罪包括德國在內的盟友,那麼德國等盟友爲什麼還要考慮美方的感受?這次,被鐵娘子默克爾圈粉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