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們要從這麼多年來犯罪情況的變化,整個司法的走向,來把握檢察機關的脈搏,思考將打擊的鋒芒隨着形勢的變化來做適當的調整。主持人:怎樣看待最高檢工作報告中犯罪數據的變化。

最高檢開聊

5月25日,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軍作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有哪些檢察熱詞被寫入報告中?有哪些社會關注的焦點話題被選入?日前,清華大學教授張建偉接受最高檢新媒體專訪,一起來看【大咖說】!

主持人:怎樣看待最高檢工作報告中犯罪數據的變化?

張建偉:這是我印象當中第一次在最高檢工作報告中看到像二十年數據變化這樣一個表述。我看到了犯罪形勢、司法狀況在二十年當中的總體走向。從這個走向當中,我們也可以看到犯罪狀況一個變化,就是暴力型的重刑的犯罪明顯地下降,經濟類犯罪有所上升,輕刑的一些案件還是居高不下。從這些犯罪類型看得出來,像涉及到民衆衣食住行的,生產銷售僞劣商品的這樣的犯罪,還有侵犯知識產權的犯罪,破壞社會主義經濟秩序的一些犯罪,還是有上升的勢頭。所以,和金錢有關的經濟領域的犯罪,現在還是屬於一種上升的態勢,那些街頭的犯罪比原來要少很多了。我們從張軍檢察長的工作報告當中看到了這方面的清晰的一個表述,這種表述跟我們老百姓的感受也是一致的。這種情況的變化,也跟我們這麼多年來強調法治,民衆增強了法治觀念有關。但是,一個社會的犯罪狀況變化是有很多的因素在影響它,左右它。經濟領域當中一些犯罪勢頭上升,是跟我們經濟發展相伴隨的。經濟發展狀況越好,那麼人們用各種方式去謀取錢財這方面的動力、傾向性都會有所增強。所以,這個動機產生了,就會外化爲一些行爲。所以從經濟領域當中的一些新型犯罪的增長,我們看到了這種社會發展的趨勢。

那麼,這種社會發展趨勢也讓我們檢察機關可以做一些思考,那就是要將我們的責任擔當進一步地強化,我們的使命感也要有所增長。還有,我們打擊犯罪的鋒芒,我們司法的重點也要適時進行調整,更好地服務於社會,滿足民衆對於法治的需求,能使整個社會進一步地走向進步。所以,司法機關在這方面大有可爲,檢察機關有非常清醒的一種意識在做這樣的事情。二十年數據的展現,也把檢察機關放在了一個比較長的時間軸上。我們在更深的一個背景當中去觀察檢察機關,認識檢察工作,而不是僅僅在一年之內,看檢察機關做了什麼,取得哪些成績。我們要從這麼多年來犯罪情況的變化,整個司法的走向,來把握檢察機關的脈搏,思考將打擊的鋒芒隨着形勢的變化來做適當的調整。我們要有新的擔當,將我們責任感要賦予新的內容,滿足民衆對於法治的期待。這也是依法治國的治理模式之下,檢察機關應該要做出的努力。檢察機關這麼多年來也確實正在做出這樣的努力,取得了輝煌的成績。從這些數據當中,我們都可以做進一步的引申性的思考。而這些思考,纔是這些數據帶給我們的更多的東西,不僅僅是簡單的升降變化,實際上是有着豐富的內涵。這就是張軍檢察長在他的報告當中,將這種數據變化展示給大家真正的價值意義所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