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偶像练习生》开始,选秀节目就成为各大品牌花大价钱争夺的"香馍馍"。全民制作人会为自己钟爱的选秀出资出力,抢着买水买奶投票,再加上全民讨论的热度可以让品牌知名度提高,所以选秀节目招商简直易如反掌。没想到这变化太快,《创造营2020》要开创选秀史上给赞助商搞补偿?更可悲的是差到这种程度,不仅没有观众同情反而观众拍手叫好。


《创3》前期靠着宣传拉到不少赞助,一度业内认为节目会靠着鹿晗、黄子韬、宋茜这几位导师的流量大火一把。可这才开播4期,有观众就发现节目细微的变化。在平台滚动窗口上,《创造营2020》那块宣传图上赫然多出一大块白底广告栏,颇有《向往的生活3》硬植入感觉,下面齐刷刷列出十多个品牌商的大名,不仅影响美观,还透出一股浓浓的尴尬在其中。


头一遭看见版头有如此大的一块广告框,不少观众忍不住发出感叹,看尽这两年的网综选秀,节目前两期没有这样,以前两季的节目也没有,怎么突发奇来改变版头宣传图?众所周知版头安排广告是平台收费项目,莫不是节目已差到要给金主补偿?因为热度不够好,所以拿别的方式安抚赞助商,以免它们坚持不到最后而跑路?到底是不是补偿赞助商未知,可节目的内容早就劝退观众。


即便选手再好,导师再有流量,观众也早就被节目花里胡哨没有逻辑可言的内容深深劝退。首先就是登场让女生在游乐园做游戏。没有自我介绍,没有经纪公司介绍,观众对人都没有认全,就看选手开始掰腿比赛小蛮腰。如果不是提前知道这是档选秀,大概率以为这是挑选美小姐,还是找体育特长生?结果是折腾半天,大量选手连名字都没被几个观众记住就无声无息回家。


再来就是分组阶段,节目搞出最强vocal和第一舞担,让其他选手众变背景板。更是让黄子韬喊出:敢就上来掰头,不敢就是胆小鬼,能行就行,不行就走,哭就是脆弱的口号。观众被黄子韬间歇式的狂躁弄昏头,然后再看到选手反其道而行,排名前7的候选妹妹,不是口出狂言就是哭哭啼啼的皇族,完全与口号不符合。观众都不知道该pick谁?毕竟谁有实力谁没实力看不出。


还有匪夷所思的是导师花大力气折腾第一次公演分组,把最强的七位选手组队,再把最弱的七位选手组队。本以为这是来一场菜鸟逆袭的精彩剧本,结果却是突然开始拔河比赛。这不是军训才安排的标配项目,怎么到选秀里也如此常见?而且这种安排很不合理,可以拿来做娱乐环节,但把这内容发到正片里面,造成节目时长一会3小时一会才90分钟,没有故事性和连贯性。


在这些基础上,节目的排名发布更是尬上天,就是为劝退观众而准备。导师公布排名先提问题,觉得自己是的就往前一步。"体重重了没?"、"来了之后有没有交到一生的朋友?",这些内容跟唱跳半毛线关系都没有,除能把选手整懵还会把观众整晕而已。问题低智到选手都不高兴吐槽:"大家都是有嘴会说话的生物,肯定都会交到朋友的",可惜节目策划没有这种智商。


《青春有你2》虽然给选手安排剧本,但起码不会做到太明目,可《创造营3》简直是全自动选秀。就有人爆料节目不满意被捞回的选手而重新录制淘汰环节,然后再让本来已被粉丝救回来的选手主动称病退赛。待到导师的八卦热度耗尽,后续真不知道那些花大价钱来赞助商还能支撑多久。反正观众是铁定支撑不下去,周末有这个时间干什么不好,何苦花几个小时来看个寂寞。


才播出4期,就公开给版头加广告,真的很难不让观众多想。不过这一切也是节目组咎由自取,买了韩娱版权不好好用,瞎改赛制又力捧皇族,夹在《青春有你2》和《乘风破浪的姐姐》之间还不思进取,把节目重心放到力捧导师身上,折腾出一套归国三子抱团取暖戏份,又把观众集体劝退,那真的是天时地利人和一个不占,后续大概下场比去年《以团之名》还差。如今只想同情一把《创3》绝大部分没有背景的选手,对比隔壁《青2》来看,即便没怎么看过节目的路人都知道虞书欣、刘雨欣、秦牛正威、林小宅等绝大部分选手,可《创3》几乎没有人出圈,即便是第一名希莉娜依高也没多少路人知道,实在是可惜。如果后续再不认真改回赛制,那赞助商除非一个个都是有钱没处花的棒槌,跑路这事很大概率会成为选秀史上的头一遭真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