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强控制下的前门车站。光绪二十七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的第二年,朝廷的头面人物大多逃离,仅剩下部分与列强斡旋的大臣和广大无处可去的普通百姓。这些拍摄于1901年的老照片,记录了这一年北京的社会面貌,其中包括紫禁城内的部分建筑景观。

由天津进京的火车驶往前门车站。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后,立即控制了交通动脉,而且凿开城墙新修了铁路,便利其运输军事物资和劫掠所得。

清廷大臣和士绅纪念克林德。1900年6月20日,德国驻华公使在前往总理衙门的路上,被清军神机营霆字队枪八队章京恩海枪杀。此事是导致八国联军大举侵入北京的直接诱因。在联军占领北京后,清廷作为战败的一方,很不情愿地向克林德致哀,并在其死亡之地树立牌坊纪念。

冷冷清清的崇文门大街。崇文门是税关,所有进入内城的货物都要经由此处纳税,因此崇文门大街最是热闹,从早到晚一派车水马龙的景象。不过,在列强的控制下,那种熙熙攘攘的景象没有出现,画面左侧还能看到战乱留下的废墟。

保和殿前荒草萋萋。保和殿寓意“万物和谐”,此时却露出残破之象,殿前杂草淹没脚踝。1901年,紫禁城没有了主人,没有了侍卫,没有了清洁打扫的宫女太监,这座象征皇权的辉煌建筑处于日军、美军的占领之下。

紫禁城翊坤宫正殿。晚清时期,翊坤宫是紫禁城后宫中规模最大、最豪华的宫殿,慈禧太后居住于此。每逢重大节日,她都要在这里接受妃嫔们的跪拜。

肃亲王善耆和他的持枪的儿子们。善耆奉慈禧太后之命留京协助直隶总督李鸿章、庆亲王奕劻与八国联军议和。他为了与外国人建立私人友谊,特意请联军军官对他的儿子进行军事训练。

长安街上出殡的行列。从棺罩和杠夫数量来看,死者一定是一位品级很高的大臣,平民不能使用这种规格的礼仪。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后,有一批向来敌视洋人的大臣自杀或被联军擒杀。

城墙附近的水井。以前百姓吃水都是从这种水井打出来的,现在已经很少见了。因为城内水井数量少,打水很不方便,于是就产生了水夫这个职业,将井水卖给千家万户。

钟楼。现在北京钟鼓楼一带热闹非凡,寸土寸金,但在清末时期这一带似乎还略显偏僻,没什么人气。当然,这也可能是战乱导致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