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張妼晗愛趙禎,愛的偏執瘋狂,最大的夢想就是趙禎獨寵她一人,爲此她拼盡全力,爲達目的不擇手段,更把皇后視爲假想敵。雖然當初趙禎是被張妼晗天真任性、毫無心計所吸引,可長時間陪着一個空有美貌卻無智慧,還處處惹是生非的女人,其實是件痛苦的事情。

美女無慧,才女無貌,人生遺憾,難以兩全。

《清平樂》中豔壓羣芳、寵冠六宮的貴妃張妼晗,落得31歲就早夭的結局,令人唏噓。

究其根源,徒有美貌,卻沒有足以匹配美貌的智慧。“美而無慧”,正是張妼晗悲劇的源頭。

張妼晗花容月貌、能歌善舞,讓趙禎一見亮眼,再見難忘,於是一朝選在君王側,六宮粉黛無顏色。

可她雖美貌無雙,卻智商不夠,就好比小兒手捧黃金行走於鬧市,身處險境卻不自知,最後心神耗盡,香消玉殞。

回首張妼晗短暫的一生,美貌是她登天的梯,也是她催命的藥。既爲她帶來了萬千寵愛,也讓她恃美行兇,惹火燒身,最後失去聖心,徒嘆奈何。

張妼晗的結局,足以讓許多自恃美貌的女子引以爲戒。

一、“美而無慧”一宗罪:不懂人心

張妼晗身爲舞女,眼界學識不高,心胸氣度平平,但這不是她的原罪。

看看趙飛燕、衛子夫,同樣出身舞女,被皇帝寵幸後平步青雲,從舞女到皇后,長寵不衰。

兩相對比,張妼晗的可悲之處在於她不懂趙禎的心,思想不能和趙禎同步。

張妼晗愛趙禎,愛的偏執瘋狂,最大的夢想就是趙禎獨寵她一人,爲此她拼盡全力,爲達目的不擇手段,更把皇后視爲假想敵。

她是愛趙禎的,可她真正懂得趙禎嗎?

她穿戴比皇后奢華,逾矩了,趙禎責備她,她當場甩臉子,根本不懂趙禎是爲了保護她才這樣做。

她痛失愛女,趙禎夜夜留宿陪她,是心疼她也是和她同病相憐,她卻把侍女推薦去侍寢,只爲了固寵。

她始終不明白,趙禎作爲一國之主應心懷天下,無論多麼寵愛她,也要以國家社稷、皇家尊嚴爲重,這一點是他身爲天子的責任,也是他的本分。

但張妼晗分擔不了趙禎的煩惱,不明白他的心事,只認爲愛自己就應該滿足自己的所有要求,不理解趙禎的爲難,只會給他惹麻煩。

一個男人無論多麼愛你,你若一再碰觸他的底線,不能分憂只會添亂,即使他嘴上不說什麼,內心的愛也會漸漸冷卻。

二、“美而無慧”二宗罪:識人不清

張妼晗的缺智少識,更體現在她識人不清上。她倍加信賴的賈教習,品行智謀都不足取,無一可爲人表率,張妼晗卻把她的話奉爲圭臬,處處聽從她的安排。

看看賈教習都教唆她做了什麼?

教她私交外臣,教她和皇后鬥。爲了激起張妼晗的鬥志,她順着張妼晗的心思,將皇后和苗心禾都說成是陰毒的壞人,其實她只不過是哄着張妼晗,讓張妼晗安分一些,守住趙禎的寵愛,這樣才能保住自己的好日子。

再看看張妼晗對蘭苕,更是引狼入室。

蘭苕心腸歹毒,因當初張妼晗潑她的一盆熱湯結怨,心中最恨的人就是張妼晗。她在湖邊大石下放詛咒娃娃,卻嫁禍於徽柔,致使張妼晗四處樹敵。錯把毒舌當白兔,錯把歹意當好心,連身邊人的畫皮都看不破,張妼晗的智商實在堪憂。

其實,趙禎一再給她機會,一直希望她變得聰慧、識大體些,但眼界決定境界,智力決定能力,愚不可及的張妼晗,註定在後宮走不遠。

三、“美而無慧”三宗罪:偏執任性

人的偏執是一種最頑固的東西。

張妼晗的偏執是在她無數錯誤經驗的累積中形成的,因爲智商不足,眼界不高,她只相信自己一畝三分地的見識,所以養成了偏執又自大的性格。

一個人的理想,如果變成了畸形的偏執,會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若一個人總想把目光放在所謂的最高處,反而會連最近的東西都看不清了。

張妼晗的偏執就是如此,她僅憑蘭苕幾句謊話,就相信了徽柔要謀害女兒,把曹皇后、苗心禾,都看成欲加害自己的壞人。心之所見即眼之所見,因爲她內心惶惶不安,所以認定別人居心叵測。

她對趙禎同樣如此,千方百計想要得到官家的獨寵,爲此百般謀求,把趙禎弄得疲憊不堪,她總是用偏執的態度去掩飾自己脆弱的過錯,爲了獲得愛的證明,反而連官家的心都漸漸失去了。

張妼晗之所以如此偏執任性,歸根結底是由於她無能無識,腦袋空空,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雖然當初趙禎是被張妼晗天真任性、毫無心計所吸引,可長時間陪着一個空有美貌卻無智慧,還處處惹是生非的女人,其實是件痛苦的事情。

所以,趙禎最後還是回到了曹皇后的懷抱。因爲,跟聰慧的女人在一起相處不累。

張妼晗在感覺到趙禎的心漸漸不在她身上之後,終於心如死灰,香消玉殞。如果有來生,我想她一定不願再入後宮,而寧肯做個平常的女子。

張妼晗的悲劇告訴我們,即使擁有花容月貌,而沒有與之匹配的智慧才華,其結局也令人堪憂。

作爲一名女人,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在歲月的打磨中不斷成長,纔是我們一生的課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