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最珍爱的妻子赫舍里氏难产生下来的儿子胤礽是这位皇帝的心头宝,在胤礽还是个嗷嗷待哺的婴儿时,康熙就将其立为太子,并且亲自抚养这位一生下来就丧母的嫡子,但是胤礽最后的结局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竟然选择死后留着明朝发髻下葬?这是怎么回事呢?

史书记载,康熙溺爱胤礽到骨子里,不仅让这个儿子与自己同吃同住,在胤礽5岁被诊断出天花时,康熙衣不解带不理朝政的在儿子病床前看护,就算最后胤礽因为:"欲分朕威柄,以恣其行事也”、绝无忠爱君父之念"、"伊系亲兄,毫无友爱之意"、"弑逆"等罪行被自己下定决心废除他的太子之位,但是痛苦却充斥在康熙心中,即使最后将儿子关禁闭,他也时常让太监去探视,表示关爱。

但是胤礽最后却没有选择葬入皇陵,这是一具尸体牵扯出来的迷案。
前些年,北京出土了一具康熙年间的干尸,这具干尸身穿龙袍,留有盘起的发髻(明朝汉人发髻),手握东珠朝珠,墓碑上刻有这位墓主人名为黄拙吾。

专家们怀疑这具干尸并非只是墓碑上所说的四品官黄拙吾,而是废太子胤礽,有五点原因可以证明。一,康熙时期共赏赐过两人龙袍,其中并无这位黄拙吾,而史籍中也没有任何黄拙吾的记载。二,黄拙吾的隐喻是黜吾皇(“黄”隐喻“皇”,“拙”隐喻“黜”),这三个字的意思是“我被废除了当皇帝的资格”,三,陪葬的东珠朝珠是清朝皇室专用品,普通人家是不能使用的。四,经过专家的推测,这具干尸的死亡年龄是五十多岁,和胤礽的死年龄正相符(51岁),五,干尸入土的年代与胤礽去世时间相符。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这具干尸的真身的确是废太子胤礽,那么他为什么会抛弃祖宗的辫子发髻,而使用明朝发髻呢?有专家指出,胤礽被废除太子之位后,过的非常消沉,每日都当道士修仙,所以他留着道士的发髻入土也在情理当中,他不同寻常的入葬方式使他再也不能入清朝皇家的陵墓,只能隐姓埋名,化身“黄拙吾”以庶民的方式了却一生。
但是,这具干尸的真实身份还引发了诸多猜测,有人认为他是明末的朱三太子,有人认为他是多尔衮,大家怎么认为呢?
我是新人小李子,大家如果喜欢我讲的历史的话,请多多留言支持我哦,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