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四、辦公場所的個人辦公室、樓梯間、洗手間、食堂等地方禁止吸菸已經成爲常態,但總有人認爲在自己單獨一人的辦公室內吸菸不要緊,這就導致上門辦事的其他人遭受二手菸侵害,還有不少吸菸者“轉戰”單位的洗手間、茶水間、樓梯間等控煙“死角”處,殊不知密閉的空間內煙霧和有害物質很難散去。雖然高鐵動車已經全面禁菸,可是綠皮火車上的車廂連接處依然是吸菸多發區域。

在公衆場合禁菸已有一段不短的時間了,但不少人反映自己總能遭遇到“二手菸”。世界無煙日前夕,記者通過實地走訪等方式發現一些場所是“二手菸”的高發區域:

一、站臺。目前公共交通工具如高鐵動車、公交車上都已禁止吸菸,火車站的候車大廳內也不允許吸菸。但記者發現,在火車站臺或公交車站點這些開放區域總有人吞雲吐霧。不少人習慣在上車前抽菸,下車後更是立刻在站臺的垃圾箱旁“過煙癮”,這就導致站臺上的其他旅客被迫吸入“二手菸”。

二、綠皮火車的車廂連接處。雖然高鐵動車已經全面禁菸,可是綠皮火車上的車廂連接處依然是吸菸多發區域。

三、部分戶外景區。大部分旅遊風景區出於保護文物或環境目的禁止吸菸。但是,有村民居住生活的古村落,村民中就有不少人吸菸,因此也無法禁止遊客吸菸。

四、辦公場所的個人辦公室、樓梯間、洗手間、食堂等地方禁止吸菸已經成爲常態,但總有人認爲在自己單獨一人的辦公室內吸菸不要緊,這就導致上門辦事的其他人遭受二手菸侵害,還有不少吸菸者“轉戰”單位的洗手間、茶水間、樓梯間等控煙“死角”處,殊不知密閉的空間內煙霧和有害物質很難散去。

五、電影院、KTV、酒吧、餐廳、棋牌室包間等場所。娛樂餐飲場所一直是禁菸的重點區域,但不少觀影者反映,在電影院幽暗的環境中時常有人偷偷吸菸。

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李永懷稱,這些地方確實是“二手菸”高風險區域,對兒童的危害更大。由於小孩子的呼吸速度比成人快,他們會吸入更多有害化學物質;兒童的體重更輕,同樣水平的有毒物質對他們危害更大,長期處於“二手菸”環境的嬰幼兒甚至會出現神經中毒的症狀。專家建議,吸菸者除了儘快戒菸、杜絕在公衆場合吸菸以外,吸菸後更換房間內的紡織物品、及時洗澡、換衣服,才能讓“二手菸”的危害減少到最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