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一境界的善讀書之人所讀之書,也早已從指定課本或說教之書,轉向那些根據自己興趣自主選擇的、真正優秀的、經過時間積澱仍然煥發光彩的智慧結晶,只有這時,讀書才真正成爲智慧和靈魂的源頭活水。若能讀書而三境界俱備,既學習知識,又增長智慧,還樂在其中,豈非人生一大快事。

王國維的治學三境界想必稍有文化常識的人都比較熟悉,“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 “衆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治學必先讀書,讀書卻不必非爲治學。不惑之年,偶有一得之見,感悟到讀書亦有不同的三境界。

“書山有路勤爲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此第一境也。古往今來,從啓蒙到少年,再到青年,讀書多是爲了獲取知識,鍛鍊思維,積澱科學文化底蘊,求取一朝金榜題名。
第一境界的讀書,是輸入,是求索,是積累,是量變,力求多多益善;讀的書也多比較單一,或如古代“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或如今天“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缺了廣收博採、遨遊書海的自在。
此時的讀書帶有目的性、功利性,很多時候伴隨着苦和累,更多需要“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來激勵,才能做到“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的堅持和勤奮。
但是,多少人因爲苦累乏味半途而廢,又有多少人因爲資質所限難窺門徑而將讀書視爲畏途。也有不少人走過這一境界而獲得了成功,或學而優則仕,或學而立德立言。
但是自此之後,有的人便自認功德圓滿,從此不再讀書,成了一個封閉的體系;這樣的人只把讀書當“敲門磚”,是功利的工具,算不得真正的讀書人。

“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此第二境也。從青年逐漸步入中年,只有較少的人能繼續堅持讀書。隨着閱歷和年齡的增長,讀書的目的逐漸轉變爲引發思考、感悟人生、成長心智、悟道修身。
孟郊詩云:“人學始知道,不學非自然。”句中的“道”應不僅指知識,更應指那個“道可道,非常道”的大道吧。列夫·托爾斯泰也說:“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
第二境界的讀書,少了一些功利性,已不滿足於單純的知識積累,而是自覺學而思,學而行,知行合一;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在思考感悟、躬行實踐、經世濟用中,增長智慧、實現價值、追尋人生真諦。所以培根說,“讀書使人成爲完善的人”;雨果則說,“書籍是造就靈魂的工具。”
這一境界的讀書,少了一些刻意,多了一些靈活;少了囫圇吞棗,多了反芻昇華;在量變基礎上,有了質變飛躍。
這一境界的善讀書之人所讀之書,也早已從指定課本或說教之書,轉向那些根據自己興趣自主選擇的、真正優秀的、經過時間積澱仍然煥發光彩的智慧結晶,只有這時,讀書才真正成爲智慧和靈魂的源頭活水。
還有的人厚積薄發,不再滿足於單純的知識輸入,而開始輸出自己的知識和智慧。正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至哉天下樂,終日在几案。”此第三境也。至此境界,讀書成爲了一種樂趣、一種享受、一種生活方式、一種人生態度。
達此境界者,少見於中年以下,多見於人到老年。非飽經世事滄桑、閱盡人間百態,智慧達於圓通、心態復歸於嬰兒者,不可盡窺此境。
惟其如此,纔會有李白“我閉南樓看道書,幽簾清寂在仙居”的澹泊寧靜;纔會如於謙“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的愛書如友;纔可能有辛棄疾“細讀離騷還痛飲,飽看修竹何妨肉”的快意豁達。
當讀書成爲生活方式,自然會沉浸其中:“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
也自然會成爲“剛需”:“一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一月不讀書,耳目失精爽。”
讀書三境界,本無高下好壞之分,只是人生不同階段對待讀書自然而然的心態。一個人可能在某階段以某一境界爲主,也可能三境界均有表現和體會。
若能讀書而三境界俱備,既學習知識,又增長智慧,還樂在其中,豈非人生一大快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