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什麼時候起,追劇圈裏開始流傳着這樣的一條鄙視鏈,追英劇的鄙視追美劇的,追美劇的鄙視追日劇的,追日劇的鄙視追韓劇的,追韓劇的鄙視追港臺劇的,追港臺劇的鄙視追內地劇的。

其實這樣的鄙視鏈大可不必,不同國家的電視劇可能會有藝術風格的差異,但絕對沒有相對的高低好壞之分。如果你是該論斷的忠實擁躉,抱着非英劇,美劇不看的觀點,那麼你只會變得愈發狹隘,也會因此而錯過衆多好劇。

曾經的我,也對韓劇抱有一定的偏見,認爲其無非就是俊男靚女,才子佳人的戀愛故事,還認爲其節奏普遍過於緩慢,讓人有倍速播放的衝動。直到我在朋友的強烈安利下,看了那部豆瓣評分高達9.7分的經典韓劇——《請回答1988》,我才發現我對韓劇的認知竟是如此的狹隘。它吸引人的不僅有主角的顏值,還有感人的溫暖的劇情。它真實得不像是在演戲,就好像就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故事。而我整個青春期裏的困惑和迷茫,《請回答1988》全都給了我想要的答案。

首先是愛情的困惑,一直以來,我都認爲像我這樣安靜內向,不懂得如何去表達感情的人,註定不會得到別人的愛,也不值得別人所愛。可是在《請回答1988》裏,我發現這樣的人卻並不是只有我一個。我發現就像德善對待阿澤,正煥、阿澤對待德善,善宇對待寶拉,善宇媽媽和阿澤爸爸之間的相互對待方式一樣,我們都不會刻意去表現自己的喜歡,也不會說什麼海誓山盟的大話,只會偷偷地對他(她)好,無微不至的關心照顧對方。這就是我所期待的理想中所謂的愛情。

也許我的青春就像正煥一樣,因爲各種猶豫不決而充滿了遺憾。“可是命運,還有時機,不只是找上門來的偶然,是有迫切的很多選擇成就的奇蹟的瞬間。毫不躊躇地拋棄和毫不猶豫的決定,造就了時機……讓人討厭的不是紅綠燈,也不是時機,而是我的無數次猶豫不決。”可是我真的沒有勇氣去表白,而就算表白了也沒有任何的意義。未來是一把橫貫於我們的枷鎖,思念會凌駕在遙遠的距離之上。

其實遺憾了又怎樣,人生難免總是充滿着遺憾。正煥在故事中的結局是選擇放手,讓阿澤好好珍惜德善。很多人都在心疼正煥,他爲所有的人着想,默默關心愛護他的朋友,他的“愛人”,卻唯獨忘了關心他自己。多麼希望有那麼一個人出現,能夠心疼正煥,愛護正煥,和他相守一輩子。可是劇中除了正煥和德善的感情糾葛外,就再無提及正煥後來的感情經歷,這也變成了本劇的一個遺憾。

故事裏正煥以一種半開玩笑的語氣向德善告白,也許所有人都以爲正煥是在開玩笑,但是德善一定知道的正煥語氣裏的誠懇。也許有一天,我也會像正煥一樣以一種非常合適的方式向你告白。而那一天,將會是我正式離開你的日子。

我曾經想過,這輩子不談戀愛不結婚,一個人獨自生活一輩子。直到看劇之後,我發現這樣的想法有些過於幼稚和不負責任。不光是對不起自己,更對不起時刻牽掛着你的父母。哪個做父母的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幸福,誰願意看着自己的孩子孤孤單單地過一輩子。

長那麼大還讓父母牽掛,真的是我不爭氣。我不擅長於社交,我會在喜歡的人面前感到害羞,我也不知道說什麼話才能引起她的注意。也許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我都不能脫離單身生活,但我已經捨棄了最開始的一個人獨自過一輩子的幼稚想法,最起碼心裏開始有了念想,也是對心裏面那個自卑、幼稚的自己的否定。

我想,只要是看過《請回答1988》的人,心裏面都會住着一個雙門洞,並由衷的喜愛雙門洞住着的每一個人。無論是正峯還是正煥,亦或是阿澤還是善宇,娃娃魚(柳東龍)、珍珠、寶拉、德善或者餘暉,以及住着的長輩們,他們都是那樣的可愛,那樣的善良。這是一個充滿了愛的衚衕和街道,鄰里間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無形之中,他們都把鄰里鄰居看成了最親的親人。

可是就是這樣一個雙門洞,也會有消失的一天,大家最後都搬離了雙門洞,原本朝夕相處的雙門洞被寫上了大大的拆字。電視劇結局隨着德善的記憶畫面又重回到了故事最開始的那個雙門洞,也許一切都沒有變,在記憶裏雙門洞永遠都是那麼美好。

在我追完這部劇之後,我至少得到了以下四點的答案:首先它回答了我關於愛情的困惑,它告訴要去關心和呵護你愛的人,並要鼓起勇氣在適合的時候告訴她你有多麼的愛她;其次我意識到了生命中友情和親情的寶貴,他們永遠都是你最堅強的後盾;再者,它告訴要像寶拉一樣堅持住你的夢想,併爲了這個夢想持續不斷地去努力;而最爲重要的是,它告訴我要像德善一樣,做一個對未來樂觀和開朗的人,無論何時都不要放棄希望。

說真的,我現在很感謝《請回答1988》這部韓劇,感謝它用一部劇就回答了我的整個青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