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每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其實都在模仿着父母。

有的父母不讓孩子玩,自己卻整天都呆在電腦前鬥地主,打麻將。

我們總是着急着教育孩子,站在制高點指手畫腳,卻忘記了自己也跟孩子一樣,也是有着相同的問題,忘記了自己的言行舉止纔是對孩子影響的關鍵。

所以,優秀的父母,在孩子面前會避免做很多事,比如這4件。

1. 當着孩子的面破壞他喜歡的玩具

很多父母在氣頭上時,總喜歡砸掉、或者拿走孩子喜歡的東西,其實都是對孩子的直接傷害。

很多父母不以爲然,不就是小孩子東西嗎,氣頭一上來扔了就扔了。重新買一個就好。

其實不是這樣的,孩子對於喜歡的玩具,就像是我們的精神寄託一樣。

魯迅小時候不喜歡放風箏,並且執着的認爲這是沒有出息的人才玩的東西,於是當他發現了自己的小兄弟在雜物房裏製作風箏時,他生氣地一把奪過,將風箏使勁地扔在地上踩扁。

多年後,當他看到其他孩子在放風箏時,他想到了這一點,並後悔了。他說:“但我的懲罰終於來了。分開很長時間後,我已經中年了。不幸的是,我偶爾讀一本關於孩子的外國書,才知道玩耍是孩子們最正當的行爲,而玩具是孩子們的天使。所以,在過去的20年裏,我從來都不記得小時候殺靈的那一幕,那一幕突然在我眼前展開,我的心似乎同時改變了鉛塊,重重地摔了下來。”--從風箏來的

我記得我小的時候,有一段時間特別喜歡玩象棋,但有一次喫飯,我拿着象棋過去找爸爸,他卻憤怒將我的象棋從窗戶扔了出去,看着我心愛的象棋被扔掉,我再也沒有碰過象棋了。

也許你只是一個生氣,卻破壞了孩子最美好的童年。

2. 當着孩子的面吵架

現在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精養細養着,一家人圍着孩子,問題就來了。

很多時候特別是有老一輩人帶孩子的家庭,年輕的父母經常會和老人發生教育上的衝突,比方說媽媽要孩子不能在看電視了,結果轉眼間奶奶就拿出手機給孩子玩。

當教育孩子的觀點出現分歧,就很容易出現相互指責和批評的情況。

而教育孩子最忌諱的就是當着孩子的面吵架,對於思維還未成熟的孩子來說,大人之間的爭吵會讓孩子覺得十分沒有安全感,有的孩子甚至會覺得厭惡自己的家,從而變得內向和沉默寡言。

因此,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夫妻之間,長輩之間應該有一個共同的教育理念核心,當發生觀念衝突時,儘量不要在孩子面前爭吵,保持教育的同一性。

3. 當着孩子的面抱怨長輩

有孩子跟我說過她的煩惱,她說她很怕回去家,原因就是每次回家面對的都是媽媽滿肚子的苦水。

“你奶奶老是嘰嘰喳喳的,我叫她不要這樣老是要”

“你爸這輩子就這樣了,你千萬別學他”

“他家又買了一套房,你看看我們”

的對孩子抱怨,培養出來的孩子很大概率會抑鬱和情緒不穩定。

做父母的,最好是能夠一直給孩子提供正能量,“空瓶子”理論告訴我們,你給孩子裝的是什麼,孩子就會變成什麼,如果我們忽視了孩子的心理接收能力,以及孩子處於一個塑造期,那麼很容易就會造成孩子的心理發展畸形。

只有抱怨的家庭,怎麼能培養出有幸福感的孩子呢?

4. 當着孩子的面破壞原則

有的人經常說:“現在的孩子真是越來越沒有素質了”“一點禮貌都沒有”

其實在孩子身上看到的,基本都能在父母身上找到相似。

當你去超市買東西,面對排隊長龍,你會選擇守規矩的排着隊,還是一把橫插。

我們不難看到現實中有很多父母,帶孩子插隊,帶孩子佔小便宜、偷東西、上公交逃票......

很多時候,不是孩子不守規矩,而是守規矩的父母,太少了。

正如英勱教育江宇老師所說:想要孩子成爲什麼樣,做父母的就必須有帶頭,孩子的變化離不開父母的言傳身教。如果連父母自己都無法改變,如何要求孩子去變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