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藏青島博物館的這幅《寒林鴉陣圖》在高鳳翰傳世作品中有標誌意義:其一,該畫作於清雍正六年,高鳳翰46歲,正是他人生和藝術的盛年,無論是生活狀況、藝術把握和精神境界都是“南村居士”的“鼎盛”時節。其三,對於“揚州八怪”這一羣體來說,追求性靈自由和不落俗套是他們的共性,常常以鴉陣爲創作主題的高鳳翰在這幅尋常“田園鳳光”的描繪上更是體現了這一點,而年輕他十歲的鄭板橋的題跋不僅僅表達了同時代這羣“離經叛道”文人對高鳳翰的欣賞,也反映了鄭板橋對傳統的繼承和發揚的態度。

膠州高鳳翰博物館內的高鳳翰雕像

“高西園,膠州人,初號南村,此幅是其少作,後病廢用左手,書畫益奇。人但羨其末年老筆,不知規矩準繩,自然秀異絕俗於少時已壓倒一切矣。西園爲晚峯先生畫,餘不及見晚峯,而西園見之。後人不見西園,予得友之。由此而上推,何古人之不可見。由此下推,何後人之不可傳,即一畫有千秋遐想焉。”這是“板橋鄭燮”在高鳳翰《寒林鴉陣圖》畫軸綾邊上的一則題跋,從中可看出鄭板橋對高鳳翰的推崇和激賞。

高鳳翰,青島膠州三里河村人,清“揚州八怪”之一。又名翰,字西園,號南村,又號南阜、雲阜,晚因病風痹,用左手作書畫,又號尚左生。精書畫,亦工詩,尤嗜硯,藏硯千,皆自爲銘詞手鐫之。著有《硯史》《南阜集》。

膠州高鳳翰故居

《寒林鴉陣圖》

現藏青島博物館的這幅《寒林鴉陣圖》在高鳳翰傳世作品中有標誌意義:其一,該畫作於清雍正六年,高鳳翰46歲,正是他人生和藝術的盛年,無論是生活狀況、藝術把握和精神境界都是“南村居士”的“鼎盛”時節。之前一年,他被膠州知州推薦應“賢良方正科”,這一年赴京應試,考列一等,被雍正皇帝接見於圓明園。對於鄉野文人來說,這無疑是跳過了龍門。之後一年,他便離開膠州開始了“縣丞小吏”沉浮江南,最終漂泊江湖的生活,這是後話。“鼎盛”時期的“寒林鴉陣”與“丁巳殘人”後左手畫的“寒木鴉陣”在意境和情趣上迥然不同。

“南齋”是高鳳翰家中的私塾

其二,高鳳翰的詩、書、畫、印獨樹一幟,他的詩與畫相映成趣,寄興深遠。在“揚州八怪”中,並非江南人的高鳳翰之所以能列名“揚州八怪”,是因他47歲後宦遊南方尤其是病廢右手後主要在揚州賣畫售字爲生,直到乾隆六年才返回故鄉。

故居內“西亭”,晚年他多在此會友、創作。

其三,對於“揚州八怪”這一羣體來說,追求性靈自由和不落俗套是他們的共性,常常以鴉陣爲創作主題的高鳳翰在這幅尋常“田園鳳光”的描繪上更是體現了這一點,而年輕他十歲的鄭板橋的題跋不僅僅表達了同時代這羣“離經叛道”文人對高鳳翰的欣賞,也反映了鄭板橋對傳統的繼承和發揚的態度。

高鳳翰故居花園一角

高鳳翰晚年回故鄉後的生活貧病交加,他死後墓碑爲鄭板橋所書:“高南阜先生之墓”。

—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