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3只創下歷史新高的股票中,有29只股票來自醫藥生物行業,14只來自食品飲料行業,此兩個行業牛股佔比高達52%。5月以來,83只創下歷史新高的股票中,有29只股票來自醫藥生物行業,14只來自食品飲料行業,合計達43只,佔比高達52%。

(原標題:振奮!個股牛市如火如荼!最近1個月83股創歷史新高,還有16股年內翻倍,這兩大行業成牛股集中營)

5月,A股在2800點附近展開拉鋸戰,行情略顯沉悶,但卻有一批股票悄悄創下歷史新高,即所有買入的投資者全部處於賺錢狀態!

剔除上市近半年新股後,5月19日,11只股票創歷史新高;5月20日,13只股票創下歷史新高;5月29日,創下歷史新高的股票多達29只,凱萊英突破500億大關,中國國旅則創下上市10年新高,距離2000億市值僅一步之遙。

整個5月已有83股創下歷史新高,其中16股年內股價已翻倍,英科醫療更是大漲428.03%,83股平均漲幅高達75%。

食品飲料和醫藥生物板塊成爲不折不扣的牛股集中營。83只創下歷史新高的股票中,有29只股票來自醫藥生物行業,14只來自食品飲料行業,此兩個行業牛股佔比高達52%。

不過,一輪大漲之後,醫藥板塊和食品飲料板塊的估值也在不斷攀升。

其中,貴州茅臺總市值已經漲至1.72萬億,五糧液升至5752億,邁瑞醫療則達到了3389億,長春高新和智飛生物總市值均超1300億,山西汾酒突破千億大關,康泰生物距離千億市值僅一步之遙,多達六成私募認爲消費板塊在當前已嚴重高估,部分熱門消費股已不具備投資價值。

83只個股創歷史新高,大藍籌表現亮眼

股價創出歷史新高,無疑是市場對個股強勢看好最重要的信號。從技術面看,個股創新高意味着股價打開了上升空間,並且此前買入的所有投資者只要一直持有將全部處於賺錢狀態。

5月以來,雖然股市整體表現沉悶,上證指數甚至較4月底還出現一定的跌幅,但不少個股卻輪番創出歷史新高。

尤其是進入5月下旬,創下歷史新高的個股數量不斷增加。

剔除上市近半年新股後,5月19日,11只股票創歷史新高;5月20日,13只股票創下歷史新高;5月29日,創下歷史新高的股票多達29只;整個5月已有83股創下歷史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83只股票今年股價表現相當亮眼,今年平均漲幅高達75%。其中,共有16股年內翻倍,英科醫療大漲428.03%,排名第一;52股年內大漲超50%。

與以往不同的是,本輪創下歷史新高的股票中,不乏一批大市值的藍籌股。5月21日,貴州茅臺、五糧液、邁瑞醫療三隻超過3000億市值的股票,同一天創下歷史新高。

此外,83只創新高的股票中,超過1000億市值的股票就有9只,500億市值以上的股票共有19只,100億市值以上的就有64只,100億市值以內的股票僅18只。

然而,全市場100億市值以下的股票共有2718只,年內股價翻倍的就有14只,漲幅超過50%的多達92只,即小市值股票只是看上去漲的多、漲的熱鬧,實際上創歷史新高股票卻不多。

以9只千億市值創新高的股票來看,除了邁瑞醫療、中微公司和金山辦公上市時間不到2年以外,其他幾隻股票的歷史漲幅都相當驚人。茅臺上市以來上漲280倍,長春高新上漲133倍,山西汾酒漲80倍,五糧液漲47倍,中國國旅漲了11倍,智飛生物漲8倍。

消費醫藥成牛股集中營

從創新高的股票所屬行業來看,食品飲料和醫藥生物板塊成爲不折不扣的牛股集中營。

5月以來,83只創下歷史新高的股票中,有29只股票來自醫藥生物行業,14只來自食品飲料行業,合計達43只,佔比高達52%。尤其是醫藥生物行業,29只創歷史新高的醫藥生物股,今年平均漲幅高達80%。

與此同時,一輪大漲行情也將醫藥和食品飲料板塊的個股市值進一步推升。其中,貴州茅臺總市值已經漲至1.72萬億,五糧液升至5752億,邁瑞醫療則達到3389億,長春高新和智飛生物總市值超過1300億,山西汾酒突破千億大關,康泰生物距離千億市值僅一步之遙。

私享基金總經理陳建德表示,從行業發展角度來看,醫藥與消費無疑是很具有發展前景的兩大行業,都大概率有望中長期保持中等增長速度。從行業盈利水平來看,好的消費股和醫藥股的淨資產收益率總體較高,很多都有20%及以上的淨資產收益率。

Wind數據顯示,在28個申萬一級行業中,醫藥生物和食品飲料領漲,年內漲幅分別爲20.02%和13.52%,排名前2位,表現亮眼。與此對應的是,鋼鐵、交通運輸、銀行、非銀金融、房地產、採掘等六個行業大跌超10%。

“目前消費和醫藥板塊一些個股屢創新高,分析來看可能更多的是在交易預期與交易趨勢中。在機構抱團下,股價不排除會繼續創新高。”陳建德說。

不過,一輪大漲之後,醫藥板塊和食品飲料板塊的估值也在不斷攀升。其中,醫藥生物行業的市盈率已升至45.7倍,食品飲料行業的市盈率也達到36.4倍,位於行業前列。

陳建德認爲,如果從估值上來看,一些龍頭消費醫藥股的估值已經偏高,或許透支了未來一定時間的增長預期。反觀國外的一些消費股,比如可口可樂,大約40%左右的淨資產收益率,這個ROE水平比國內大部分的消費股來得高,但目前市淨率在9倍左右,市盈率則低於20倍,估值水平會更低一些。

“對於特別高估值的公司而言,若後期部分公司的高淨資產收益率、高增長的預期被證僞,或者這些公司的基本面出現一些黑天鵝事件事件,那時股價可能會有較大的調整壓力,比如2018年10月底,當茅臺公佈2018年3季度業績不達預期時,茅臺股價曾經出現少有的一字板的跌停。”陳建德說。

六成私募認爲消費板塊嚴重高估

對於屢創新高的消費股,不少私募的態度相對謹慎。

私募排排網的一項調查顯示,有59.18%的私募認爲消費板塊已經嚴重高估,部分熱門消費股已經不具備投資價值,投資者應該謹慎參與;另外40.82%的私募則認爲消費板塊雖然屢創新高,但未來增長的空間依舊巨大,估值會被成長消化,所以回調即買入的好時機。

值得注意的是,在國內疫情得到控制後,人們所期望的“報復性消費”並未出現。但根據摩根士丹利的預計,假設疫情在中國不會復發,中國市場對實體商品的需求將在二季度末迴歸常態,對服務業的需求在三季度末完全恢復,整體需求將在四季度完全恢復。與此同時,中國家庭儲蓄率在今年一季度飆升至41%,遠超過去七年平均值33%。摩根士丹利認爲,高儲蓄率是疫情結束後報復性消費的有力支撐。

鑫然投資研究部認爲,隨着國內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民衆的消費熱情也會逐步恢復,這需要一定的過程。疫情也給了消費行業優勝劣汰的機會,各細分行業的龍頭領先公司因其行業地位、品牌渠道、規模和現金儲備等綜合優勢反而能夠化危爲機。隨着弱小公司的退出,其優勢會得到進一步的增強。上市公司作爲各子行業的優秀代表,其長期成長邏輯不僅沒有弱化,反而得到進一步強化。

信普資產投資總監毛君嶽則表示,所謂的報復性消費,即使出現了也不可能持久,當前的A股,可能還是緩慢震盪向上爲主,不要太寄希望於大牛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