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洛夫級的武裝非常強大,各艦裝備皆有些不同,前三艘皆配有SS-N-19(花崗岩)反潛導彈發射器20具,以四列五排,傾斜40度置於前甲板上。它有2具核子反應爐、2具重油過熱系統(15000軸馬力),雙軸,航速32節,具有防空、制海、反潛的方位作戰能力。


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是前蘇聯於1977年製造的、用於爭奪制海權的戰略性巡洋艦,是二戰結束後世界上建造的最大的巡洋艦。基洛夫級可以稱爲“海上武庫”,艦載幾乎涵蓋所有海上作戰武器系統。提供艦隊防空和反潛,與敵方大型水面艦艇交戰,包括打擊大型航空母艦的能力。


該艦全長248米,全寬28米,喫水8.8米,滿載排水量28000噸,搭載2架卡莫夫Ka-27蝸牛式反潛直升機。它有2具核子反應爐、2具重油過熱系統(15000軸馬力),雙軸,航速32節,具有防空、制海、反潛的方位作戰能力。


基洛夫級重型巡洋艦總共計劃建造五艘,最後一艘因經費等諸多原因取消。首艦“烏沙科夫海軍上將”號1980年12月30日服役;第二艘“拉扎耶夫海軍上將”號1984年10月31日服役;第三艘“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1988年12月30日服役;第四艘“彼得大帝”號1998年4月18日服役。首艦突出反潛能力;後繼三艘則強化防空性能,前蘇聯爲之配套大量各型先進防空導彈,而且在世界上率先採用垂直髮射模式。


基洛夫級的武裝非常強大,各艦裝備皆有些不同,前三艘皆配有SS-N-19(花崗岩)反潛導彈發射器20具,以四列五排,傾斜40度置於前甲板上。


SS-N-19反艦導彈可攜帶傳統或核子彈頭,射程長達570公里,極速爲2.5馬赫,奧斯卡級潛艇上亦配有此種導彈。另外各艦均配有12具SA-N-6防空導彈垂直系統及2具SA-N-4中程防空導彈系統。


在艦炮方面,基洛夫號在後甲板有2座單裝100毫米炮,後2艘則改爲一座全自動水冷式雙聯裝130毫米炮。另外,各艦皆備有數具廣爲前蘇聯海軍使用的30毫米機炮近迫武器系統。


該級艦裝備各型導彈近500枚,是美國載彈量最大的"提康德羅加"級導彈巡洋艦的四倍。


基洛夫級龐大的身軀能容納三架卡-27PL“螺旋”或卡-25RT“激素”艦載直升機,機庫在艦尾甲板下,備有一座升降機。直升飛機裝備用於反潛戰使用的海面搜索雷達,聲納浮標、吊放式聲納和磁性異常探測器。卡-27能夠配備魚雷、深水炸彈、水雷和火箭。


俄羅斯基洛夫級重型導彈巡洋艦雖然戰鬥力驚人,對艦、對空、對潛均有遠、中、近三層火力,作戰覆蓋面廣,但體積過於龐大和造價昂貴,因此以後前蘇聯開始發展較小的常規動力光榮級導彈巡洋艦。

“基洛夫”級的武器系統集中體現前蘇聯海軍當時最現代化的技術,一些已被世界各國海軍廣泛借鑑,被視爲世界海軍艦艇發展史上的精典之作。(來源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