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區國安法】BBC:美國縱撤獨立關稅區地位 香港不會變深圳

 

全國人大通過「港區國安法」決定,爲香港引入國家安全法律機制,惟美國以此舉觸動高度自治爲由,擬製裁中港。但必須注意是,美方就算取消《美國-香港政策法》賦予港方的特殊地位,短期對香港衝突有限,套用BBC引述專家的話:「香港不會變爲深圳」,其中主要建基於兩大因素。

特朗普在香港時間30日凌晨的記者會上表明,「我指示我的行政當局,開始取消給予香港不同特殊地位的政策豁免程序」。

外界憂慮,美國對香港的特別關稅區地位將受動搖,香港貿易會受創。但只要瞭解現時國際貿易遊戲規模,已可推斷美國這一手段,短時間內對香港創傷有限、內地更可能不會感到明顯痛楚,其中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香港失美國賦予獨立關稅區地位,不代表失世貿「會籍」

首先需要廓清的概念是,香港在國際上的獨立關稅區地位,是世貿組織賦予的,並由香港特區《基本法》保障,不由得美國取消;美國能做的只是單方面不再視香港爲獨立關稅區,但香港與歐洲等任何世貿成員國家、地區貿易,仍可享協議中的稅率。

套用BBC引述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助理教授吳靖的表述,如果某個國家例如美國,不承認香港是獨立關稅區,那隻會影響到香港與該國的進出口貿易。因此簡單說美國取消香港有關地位後,「香港將與深圳無異並不準確」。

其二:單美國取消香港獨立關稅區地位,實際影響貿易量有限

根據香港工業貿易署數據,2019年,香港產的產品出口477.5億港元,其中輸出美國的商品36.7億港元,只佔比7.7%。香港的貿易以轉口貿易爲主,但2019年轉口到美國的貨值3000億港幣左右,也只佔比7.6%。

香港科技大學經濟系首席教授樸之水(Albert Park)也指出,香港失去獨立關稅區地位,對中國內地與世界其他地區的貿易的直接影響可能不大,因爲中國對外貿易中,經過香港的轉口貿易的份額一直在穩步下降。這一變化也不會影響中國進出口的關稅水平。

事實上,根據一些統計,在2001年中國內地加入世貿組織之前,香港的確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外資進入中國內地市場的重要渠道。而現在,中國內地已經成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物流、交通都直接與世界其他地區緊密相連。在一定程度上,香港作爲貿易中介的地位正在減弱。

但當然,美國取消香港特殊地位的舉動,倘若蔓延至金融領域,香港長遠發展的確有可能會蒙上陰影。正如吳靖所言,美國可以限制某些美國公司來港、或在香港設立地區總部,並對香港的資金流入和流出實行一定管制。這將損害香港作爲中國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長遠或會影響外資進入香港的信心

BBC引述訊息指,香港近年來一直是國際資本流入中國的重要門戶。在中國內地全年所獲得的1250億美元的外地直接投資(FDI)中,990億通過香港流入,佔總外商投資額的80%。

在金融方面,香港還是大量中國企業上市融資的目的地,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在人民幣國際化上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根據SWIFT的統計數字,全球70%以上的人民幣支付通過香港進行結算。

更長遠來看,香港失去獨立關稅區的特殊地位,可能會釋放出香港獨立性惡化的信號。這可能導致跨國公司對香港的未來失去信心,最終香港可能不再是投資和貿易的一個頗具吸引力的門戶,中國經濟也將因此受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