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武松、秦明、呼延灼、关胜、董平和卢俊义这六人是作者笔下的万人敌,那为什么没有林冲和鲁智深呢。梁山有六个万人敌:卢俊义、关胜、秦明、呼延灼、董平和武松,这六人作者用来万夫不当之勇来形容。

在小说中,形容一个人的武功高强、作战勇猛,往往都用“万夫不当之勇”这个词,这个万夫不当之勇还有个说法就是“万人敌”。在水浒中,拥有这个定语的人很多,例如大名府的李成、闻达;辽国的阿里奇、咬儿惟康、楚明玉、曹明济、兀颜光等人;还有方腊手下的猛将方杰也被称作万夫不当之勇。翻阅整部水浒,梁山上有这个定语的将军有六人:卢俊义、关胜、秦明、呼延灼、董平和武松。但是大家心目中的高手林冲和鲁智深却没有这个称呼,这是什么原因呢?


梁山六个万夫不当之勇的将军:

在书中,作者明确写出有万夫不当之勇的有五人。按照出场顺序,第一个是武松,作者在对武松的描述中写到:“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这里是间接写武松有万夫不当之勇。第二个出场的是霹雳火秦明,秦明出场,书中交代:“祖是军官出身,使一条狼牙棒,有万夫不当之勇”。第三个出场的是呼延灼,高俅在推荐呼延灼的时候说道:“此人乃开国之初河东名将呼延赞嫡派子孙,单名唤个灼字,使两条铜鞭,有万夫不当之勇”。第四个出场的是大刀关胜,宣赞推荐关胜时说:“深通武艺,有万夫不当之勇”。第五个出场的是双枪将董平,董平出场书中旁白交代说“此人姓董名平,善使双枪,人皆称双枪将,有万夫不当之勇”。以上五人是作者明确写的“万夫不当之勇”,间接写的还有一个卢俊义。书中写卢俊义“杀场临敌处,冲开万马,扫退千军。”这其实也是万人敌的写法。武松、秦明、呼延灼、关胜、董平和卢俊义这六人是作者笔下的万人敌,那为什么没有林冲和鲁智深呢?


林冲和鲁智深缺乏万夫不当之勇的战绩:

林冲和鲁智深的武功毋庸置疑,与六位万人敌相比,两人的武艺毫不逊色。并且,林冲是梁山五虎将之一,鲁智深是梁山步军第一头领。按理说,其他四虎和武松都被定义为“万夫不当之勇”,这两人也应该被称为万人敌。但是,翻阅整部水浒原著,却没有看到对两人有这样的描述。是不是作者忘记写呢?也有这个可能。不过,林冲和鲁智深和六人相比,在战绩上缺少万夫不当之勇的战例。我们看这六人,卢俊义杀散一千辽兵;董平一人在宋江军中冲杀了八九个小时;呼延灼凭一己之力挡住了攻打青州的三山人马;武松只身杀到杭州城的吊桥上,斩杀援兵将领贝应夔,还能全身而退;秦明出马,吓得清风山上的人马“都面面厮觑,俱皆骇然”;关胜战绩最弱,也能像关羽一样单刀赴会,收降了水火二将。与六人相比,林冲和鲁智深的战绩相对比较单一,主要以单挑为主。两人的战绩和关胜、秦明有的一拼,但是与卢俊义、董平、呼延灼和武松相比就差了一些。那为什么两人没有和关胜、秦明一样被称作“万夫不当之勇”呢?


作者多样化写法的产物:

我们认真看水浒就会发现,作者的写作手法是非常高明的。在作者笔下,有的人看似是好人,其实是个坏蛋;有的看似是武功高强,实际上却不见得是真厉害;这就是水浒的魅力所在。按照这个方式去看原著,尽管林冲和鲁智深没有被写成是万夫不当之勇,但是两人的武功其实也不弱,不比六个万人敌逊色。这样说有个例证,辽国将领楚明玉和曹明济是作者笔下的万人敌,可是两人却死在了史进之手。史进没有被称为有万夫不当之勇,但是却连杀两个万夫不当之勇的楚明玉和曹明济。这里看出,作者的写作手法是非常隐秘的,评价一个人的武功不能直接按照作者的定义为依据,最合理的还是看战绩。


梁山有六个万人敌:卢俊义、关胜、秦明、呼延灼、董平和武松,这六人作者用来万夫不当之勇来形容。而林冲和鲁智深也是高手,为何没有获得万夫不当之勇的称赞呢?本文认为是作者为了避免重复而省略的,林冲和鲁智深以及史进,尽管没有被称为万夫不当之勇,却是事实上的万人敌。不知道您对这个结论有什么看法呢?关于林冲和鲁智深未被称为万夫不当之勇,您怎么看?

本文原创,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