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在残酷时间的面前,记忆和感情总是显得很是渺小。

有一首古诗是这样说的: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乡音虽未有变化,但少小离家老大回时,原来记忆中的音容却早已不见。

只有熟悉街道口的孩子好奇着问到,陌生人啊,你从何处来。

时间是奔流不止的长河,在过去的潮涌中,人们可见春来秋去,可证生老病死,可叹王朝兴替,可晓斗转星移。


但放眼于未来,人的一生又有多少个十年,又能见证多少次时代浪潮的起伏。

所以,如不在短短的几十载里做自己想做的事,见自己想见的人,那么生命的意义有该从何谈起。

我们需要明白,“常回家看看”不仅仅是一句广告词,它包涵着的是人们剪不断的情感牵挂,是亲情的挂念,是友情的相惜,是爱情的魂牵梦萦。

很多人都在问:时间都去哪了?时间应该去哪?

殊不知,在你不经意之间,时光早已打马而过,那些熟悉的人,在没联系后,已慢慢陌生。

多和自己身边的人亲近、联系是时间的归宿,逝去时间永远鲜活的是和亲人,爱人,友人在一起吵闹,打趣,大笑的每分每秒。


要记得“常回家看看”

我们从下到大都在嫌弃父母的唠叨。

小时候他们的“下雨天多穿衣服”,“起床上学了”总让我们觉得是小题大做;

长大后离家外出求学时,他们三天两头的准时问候又让我们觉得麻烦;

结婚后,当他们给自己送来家乡的土特产时,我们也总是说他们不要再操心自己的吃食。

可有一天他们因为疾病或是年迈离开时,我们才猛然发现,自此以后再也没人在耳边唠叨的安静有多么的可怕。

没有机会再叫声“老妈”“老爸”是怎样的刺痛。

“我没有爸爸(妈妈)了”,这是心在滴血时的悲呼。

我们不该在习惯父母存在时就淡忘他们,也不该在失去时才醒悟,为什么以前没和他们多说说话,多些时间陪陪他们。

亲情,尤其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亲情,是生而为人最不能够割舍的感情。

多去和父母亲近,是身为人子该尽的义务,也让自己的人生不留悔恨的必然举措,同时这也是让人们的心中生出暖意的源头。


和曾经的朋友保持联系

朋友分很多种,但真正能够称得上挚友的却只有几位。

他们是我们人生中不能够分割的一部分,是我们成长历程中的见证者也是陪伴者。

那些从小一起玩大的朋友是我们心中柔软的一角,多年后回忆起童年的时光时,他们是让我们可以重拾最纯粹快乐的开口。

若是失去了他们,童年的美好便可能成为现在心中的空洞。

长大后的友情有很多都掺杂着世俗,包含着物质的人情世故。

对于交情一般,在工作中认识的朋友,我们和他们间的联系更多是停留在相互客套和礼貌层次。

但是有着深厚感情基础,相互熟知的朋友却是我们离不断的同行者。

我们人生中的大事件,比如结婚,生子时都离不开他们的参与或见证。

他们中的有的人是我们人生的指路人和灯塔,我们应该和他们保持联系,以免关系变淡。

若是没有了联系,曾经知根知底的铁哥们也可能成为现在的陌路人。

只有保持不间断的联系,两个人才可能将少时的情谊保持至今,才会有和胡八一和王胖子之间肝胆相照的革命友谊。


和爱人常联系,多说一些关心的话

钱钟书曾说过,“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

这句话道出的不是人们想象中甜美幸福的婚姻生活,那么为什么原本真挚的感情会在时间的消磨中变了质呢?

我想,这或许是因为婚姻中的人们忘记了把对彼此的爱慕延续下来,在为现实生活奔波时忘记了心灵层面的交流。

时间是平淡的,它的加入可能会慢慢稀释爱情中的糖分,让其最终变成一杯索然无味的白开水。

虽然这很真实,但是并不是无法避免。

度过七年之痒,熬过时间对感情打磨最需要的就是夫妻二人之间的“常联系”。

即使是老夫老妻也应当多些甜言蜜语,也应该在特殊的日子里安排浪漫和惊喜。

多些生活中的打情骂俏,少些为鸡毛蒜皮小事的争吵和因为经济状况引发的矛盾。


情感不是没有生命的锅碗瓢盆,它是一株需要不断浇灌肥料和养分的花朵。

常和所爱之人联系才能够保证感情的稳定长久,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它们都需要我们的用心耕耘。

人和人之间其实并没有长久的关系,而所谓的关系好,其实是常联系换来的。

毕竟,只有你们常联系,才能更加了解对方,更加熟悉对方。

作者:微说情感,一个有温度、有态度的文字写作者,自由撰稿人,心理咨询师,有上千婚姻案例分析经验的情感导师。

微说情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