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十年寒窗苦讀,就是爲了一舉高中。頭懸樑,錐刺股的苦讀精神,古往今來並不少見。古有匡衡鑿壁偷光只爲考取功名,一舉聞明天下,現在又有無數的芊芊學子手不釋卷,以盼寒門出貴子。

讀過清代小說家吳敬梓創作的一盤粉刺小說《范進中舉》的都知道,文章中的范進是一個迂腐呆板的讀書人,半生窮困潦倒,家庭地位低下,爲了能考取功名,他連續考了20多次,才終於中了一個秀才,50多歲的時候中了舉人之後,竟然一時無法自然,開心得瘋掉了,讓人印象深刻。然後先現實生活中,也有這樣的人,爲了考取心中的名校,復讀10年。

爲上清華,復讀10次,拒絕北大,32歲還在高考的“高考瘋子”

現在問小朋友想考什麼大學,小朋友的回答都是想要考清華北大,清華北大被譽爲中國的最高學府,是不少芊芊學子的夢想,有的人經過三年的努力,一舉中榜,也有的人和他失之交臂,然後經過一年又一年的復讀,考了10幾年才高中。今天給大家說的就是一個爲了上清華復讀了10次,曾經還拒絕了北大,32歲還在高考的高考瘋子。

他叫吳善柳,歷經了18年的考高復讀之路,被人稱爲“高考瘋子”“高考專業戶”。2000年吳善柳首次參加高考,卻不幸落榜,沒有考上心儀學校的他,決定復讀一年。經過復讀一年的不懈努力,終於考上了北京交通大學,在去北京的時候,吳善柳去參觀了最高學府,清華大學,他站在清華大學裏面,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濃厚學習氣氛,心中很是嚮往,於是便種下了清華夢。

2007年的時候,吳善柳被北京師範大學錄取,但是他依然放棄了,他還是想着自己的清華夢。2011年,吳善柳來到了浦北中學復讀,這次吳善柳被北京大學以醫學專業錄取,大家都以爲他會就此打住,畢竟也考上了北大。但是吳善柳拒絕了北大,一心就是想考清華。

終於在2014年的時候,已經32歲的吳善柳以理科狀元的優異成績,拿到了夢寐以求的清華大學錄取通知書。

“高考瘋子”吳善柳現在怎麼樣了

2018年7月,36歲的吳善柳順利的從清華畢業,這次他不像13年前一樣,連北京交通大學的學位證書都未能取得。現在的他“雙證”在手,也因此吳善柳順利的進入鄭州某中學擔任老師,因爲他有着10次的高考經驗,他對於考高的重點和趨勢都十分了解,所以也備受學生的好評。

吳善柳的故事告訴我們,堅韌不拔的精神是學習過程中最不可或缺的,那麼如何培養孩子堅韌不拔的精神?

1.捨得讓孩子喫苦

喫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現在很多孩子父母都不捨得讓他們喫苦。什麼事情都一手替孩子包辦了,這樣孩子就會變得比較嬌慣,很多時候就會失去了自主獨立的能力。所以父母們要捨得讓孩子喫苦,孩子的事情最好讓孩子自己去完成。這樣孩子以後遇到什麼事情,纔不會第一時間就想到找父母解決。

2,家長以身作則

父母的言傳身教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父母要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做什麼事情都不能半途而廢,要有堅忍不拔的精神。孩子從自己的父母身上看到了這些,孩子也會跟着父母學習,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就是自己學習最好的榜樣。所以父母要以身作則,給孩子帶一個好頭。

讀書是唯一的出路,想要成功就要認真學習,父母都該讓孩子懂得這個道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