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过联想随后爆发了路线之争,倪光南主张研发核心技术,以此抢占科技与市场的制高点,他提出要自己做芯片,做中国版的英特尔。于是柳传志与倪光南爆发了路线之争,柳传志认为联想目前的承载能力有限,做不到研发芯片的能力。

  自主开发芯片一直是我们的梦想,中国很多科研专家也无数次地尝试过,然而芯片动辄需要500亿美元以上的融资规模,而且每年需要投入数亿美元,生产线更是以十亿美元来计算。如此大规模的投资,如此长的周期,导致中国芯片产业一直处于“投产即落后”的状态。这也导致了很多企业不愿意冒这个风险,去做芯片的开发。然而越是少有人走的路,道路越艰难,未来才有可能形成自己独特的优势。

  上个世纪80年代,联想、华为先后成立,联想可谓含着“金钥匙”出生,在中科院倪光南院士的帮助下,联想在90年代一骑绝尘,而当时的华为还为明天是否能活着而发愁。然而经过20多年的发展,联想逐渐放弃了技术为本的路线,不但放弃了芯片这块科技制高点,甚至逐渐沦为一个贸易商,与华为的差距更是越拉越大。

  联想的崛起

  20世纪80年代,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新技术革命到来,硅谷先进的理念以及产业集聚的现象,让中国找到新科技发展的方向。中关村最先感知到这场革命,中科院则成为中国新科技革命的实践者,率先让大批的知识分子走出大学,创办高新技术企业。

  1984年中科院计算所发起成立了全民所有制的新技术发展公司,柳传志被选为日常管理的副总经理。新公司成立不久,就被人骗了14万元,而当时所里的经费总计也不超过20万元。

  之后柳传志想到一个人,那就是倪光南,在80年末,倪光南一直是一位明星级科学家,他参与研制了我国第一台大型计算机,并且将汉字输入应用到计算机系统当中。

  倪光南对加入联想提出了三个条件,一不当官,二不露面接受采访,三不出席任何的宴请活动,他要把主要精力集中在研发上。

  虽然市面上也有几种汉卡,但是都不够稳定,而联想汉卡不但性能稳定,而且还负责装机、验收,包括后期的培训服务等,所以很受市场的欢迎。倪光南的加入,迅速把联想的汉卡业务发展起来,为公司创造上亿元的利润。

  为此联想的汉卡和计算机分别在1988年、1992年获得科学进步一等奖,之后联想上市,倪光南当选为工程院院士,这段时间是联想的高光时刻。

  路线之争

  不过联想随后爆发了路线之争,倪光南主张研发核心技术,以此抢占科技与市场的制高点,他提出要自己做芯片,做中国版的英特尔。

  90年代,中国房地产大热,中国现在知名的房地产公司都是从那个时候出现的,看到房地产市场大热,联想集团开始走向多种经营的道路。

  于是柳传志与倪光南爆发了路线之争,柳传志认为联想目前的承载能力有限,做不到研发芯片的能力。柳传志希望先利用成本优势占领市场,拥有一定规模之后再去做技术开发,这就是联想著名的“贸工技”与“技工贸”之争。

  后来很多商学院也把此次路线之争当做经典案例,坚持“贸工技”路线的人认为,联想之所以能够由一家小公司发展到今天,如果不经历早期贸易的原始积累,很难在当时的环境当中生存下来,也不会有联想之后的成就。

  坚持“技工贸”路线的人认为,联想之所以今天有如此被动的局面,就是因为缺少自主的芯片技术,缺少了自己的核心技术。反观华为,在1992年最艰难的时候,依然坚持自主研发HJD48空分用户系列交换机,而且华为没有把挣到的钱给分了,而是继续用于研发。

  虽然联想在1992年就开始做程控交换机业务,但是整年的研发经费也只有几十万元。之前倪光南对研发人员承诺,只要获得成功就能够得到奖励,但是当联想LEX5000程控交换机研发成功之后,倪光南却不能兑现承诺,因为对技术人员进行现金奖励,联想没有先例。

  其实联想有中科院的背书,能吸引很多优秀的毕业生,相比于身处南方的华为,创业环境要好很多。可是联想因为多种经营,导致无论是人力,还是财力上,都无暇顾及技术的研发。虽然倪光南一直在坚持,但是改变不了联想的发展方向。

  之后倪光南尝试成立子公司,当时联想已经有很多分公司,如果做程控机项目,贷款是很容易申请下来的。而且倪光南有信心申请国家资金,当时国家提出要研发ASIC芯片,甚至下拨了部分款项作为启动资金。

  倪光南甚至学习西方,让技术人员持股,以及激励研发人员,甚至想到未来联想程控子公司香港上市。在倪光南的方案当中,联想集团控股51%,剩下的全部由员工投资入股,当时联想其他部门也获得程控部门股份。很快,200万的个人集资额度就用完了。

  可是在建立子公司顺风顺水的时候,项目却被叫停了,虽然没有被直接撤下,但是也无法继续开展工作,就这样把程控项目一直拖到1993年。随后中国房地产迎来了一波上涨期,给程控项目空间非常有限,之后倪光南数次向董事会申请,但是都无果而终。

  最终调查结果显示,虽然程控部门,3年时间收回了全部开发投入,而且还为联想创造了286万元的利润,成为联想第二大盈利部门,但是与主营业务方向不一致而被迫放弃。

  1995年6月30日,联想董事会宣布解除倪光南总工程师以及董事的职务。联想的战略发展从技术-工厂-贸易,转变为贸易-工厂-技术的发展思路。在被解除职务之后,倪光南也没有离开联想,直到1999年倪光南才彻底离开联想。

  倪光南的坚持

  如果联想知道现在芯片市场有这么火爆,估计肠子都悔青了,可是用现在的视角回顾过去的事情,肯定对当事人是不公平的。事实上当时的很多企业家都选择了联想的模式去面对市场,如果联想孤注一掷研发芯片,有可能就熬不过市场的寒冬。

  不过在1995年,联想已经拥有12亿元的资产,3000名员工,同时期的华为收入不及联想的25%。可是华为依靠研发的高投入,现在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通信商,市值是联想的数倍,把曾经的老大哥联想远远甩在身后。

  倪光南在离开联想之后,不断为中国芯片找钱,找人。1999年,方舟科技找上门来向倪光南求助,这家公司以替摩托罗拉、日立的芯片外包业务起家,此时却陷入了业务的停顿,但是公司培养了一批能做芯片的工程师。

  倪光南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方舟科技身上,为了应对高性能计算机芯片的推广难度,倪光南当时提出了嵌入式芯片,再整合Linux操作系统,极大降低芯片的开发难度。倪光南认为自主芯片加上Linux操作系统,能够绕过英特尔+微软的组合。

  在随后的各类科研大会上,倪光南都呼吁要开发自主的芯片以及基础软件。2001年4月,第一片自主设计的嵌入式芯片“方舟1号”问世,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并认为是中国芯片技术的巨大突破。

  可是方舟1号,太依赖政府采购,为了配合方舟1号出产的计算机,北京市特意购买了上万台计算机。但是这套Linux操作系统连最基础的office文档都打不开,浏览器、播放器以及多如牛毛的软件都需要二次开发,这是方舟这家公司短时间内无法完成的。

  2003年搭载方舟芯片的NC电脑彻底退出了市场,方舟芯片也大幅下滑,方舟公司不顾“863计划”对其的支持,决然放弃了后续芯片的开发计划。市场化道路上寸步难行,最后不得不以失败而告终。

  而联想在吃掉人工成本红利之后,也陷入了增长的困境。1993年到1998年,联想的销售额增长了5倍。可是在1998年到2003年只增长了一倍,而2004年之后,联想的增长几乎陷入停滞,很明显和自己的技术研发不利,后劲不足有很大关系。

  而当时联想所对标的英特尔,在进入芯片市场之后,不断缩短新产品周期,让其他厂家很难跟上英特尔节奏。

  时至今日,倪光南还在呼吁要有自主的操作系统,还有国产的CPU等,认为这关系到国家的信息安全,也关乎到产业是否能够可持续发展。在他看来芯片技术难的不是技术,而是市场,需要根据市场不断试错与探索。

  中国的芯片起步非常早,但是在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这段黄金发展期,我们却没有追赶上世界的步伐,导致这个行业高度垄断之后,我们处在行业的末端。

  这次制裁有弊有利,弊端肯定是中国的信息产业会受到极大影响,好处就是我们认清了形势,只有自主研发了核心技术,才不被他人卡住脖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