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昆蟲,一個沙包

一把彈弓,一根皮筋

那些充滿童趣的日子

足以溫暖我們一生

每個人的童年記憶

都深深地打上了時代的烙印

六一國際兒童節就要到了

今天我們一起穿越時空

看看每個年代的童年

都有哪些有趣的玩具

01

50後

紅旗下的第一代

五十年代出生的孩子

是“生在紅旗下、長在新中國”的第一代

被稱爲“共和國的同齡人”

1955年一部著名兒童影片《祖國的花朵》

賦予兒童們“花朵”的專稱

電影主題曲《讓我們蕩起雙槳》

更是傳唱至今

這個時代的孩子

有大把玩耍的時間

馬路、街道、巷子

到處穿梭着他們的身影

釣魚竿、蜻蜓網、彈弓

是男孩子的主要玩具

女孩子們喜歡跳格格、踢毽子

幫父母做點針線活

02

60後

學習雷鋒好榜樣

六十年代出生的兒童

深受學習雷鋒精神的薰陶

紅色少年向着黨

“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

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裏邊……”的兒歌

就誕生在60年代

也成爲這個時代的兒童

最好的精神寫照

“玩具不多,但遊戲豐富”

是這個的年代的特點

擲沙包、跳格子、撞拐、踢毽子

相信很多60後都不會陌生

那時,推着鐵環上學是一種時髦

一個個鐵環如同“風火輪”

從大街小巷中呼嘯而過

03

70後

我愛北京天安門

70年代出生的兒童

在革新與吐舊間經歷和成長

軍綠書包是孩子們的LV

《我愛北京天安門》廣爲傳唱

“我愛北京天安門

天安門上太陽昇……”

天安門成爲這個年代孩子

魂牽夢繞的地方

去天安門前留影

是很多70後小時候的夢想

拔河、老鷹抓小雞、丟手絹

集體遊戲開始在這個年代流行

陀螺、木頭槍是男孩子最喜歡的玩具

女孩子則是研究起了跳皮筋

04

80後

改革開放新一代

他們是改革開放後的

第一代獨生子女

在這個港片的黃金時代

學“小馬哥”叼火柴棍

的小男生到處可見

很多女生都有一本

記滿歌詞、貼滿明星畫的日記本

“等待着下課,等待着放學

等待遊戲的童年……”

羅大佑的《童年》

唱出了許多80後

最燦爛最快樂最美好的一段時光

這個年代的孩子不僅擁有

發條小青蛙等商品玩具

電子遊戲也應運而生

從最早的魂鬥羅、超級瑪麗等插卡遊戲

到後來的三國志等街機遊戲

深入童心,風靡一時

05

90後

見證互聯網時代

90後成長於世紀之交

他們大多衣食無憂

能接觸更爲廣闊的世界

學習壓力也越來越大

孤獨感空前強烈

“世上只有媽媽好

有媽的孩子像塊寶……”

這首《世上只有媽媽好》

是許多90後最溫暖的回憶

90後兒童的玩具花樣百出

四驅賽車、溜溜球、變形金剛

是男孩子的最愛

女孩們喜歡的可能是收集布娃娃了

作爲“互聯網時代”的原住民

在電腦上看動畫片

也是許多孩子的主要娛樂工具

06

00後

個性自信的一代

他們出生在

國家快速發展的時代

這樣的成長環境讓他們更自信

高科技產品,好喫的零食

色彩斑斕的動畫片、電影

在物質條件上

他們比以往任何年代的人都要好

但娛樂升級的同時

孩子的負擔也在升級

從小就要參加各種培訓、輔導

“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

這首歌,給你快樂”

TFBOYS等演唱組合的歌曲

成爲他們活力的象徵

電腦、手機、平板

00後們信手拈來

成了他們主要的玩具

遊樂場、主題公園也成爲

他們娛樂的主要場所

07

10後

每天都是兒童節

他們出生在富足年代

遊樂場、手機等不再稀奇

他們成長在信息社會

兩三歲就開始看繪畫本

很多父母不懂的知識都能脫口而出

有的六七歲就已經在學習編程

爲將來主導人工智能時代儲備技能

10後的玩具堆成山

進口樂高琳琅滿目

隨着人工智能興起

各種各樣的機器人

成爲10後的新玩伴

時光是記憶的橡皮擦

帶走了童年的時光

卻帶不走心裏的美好

願你一直活得像個孩子

永遠有顆單純善良的心

和一雙乾淨透明的眼睛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福建日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