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S/N1至S/N1000下线之后,全部交付给了正在东线作战的德军,后来由于德军的败退,这批手枪基本都损坏或遗失在了苏联境内,所以像S/N94这样保存完好,几乎没什么破损的实在太罕见了,简直就是枪械收藏家眼中的珍品,价格自然比较高。事实证明,虽然都是瓦尔特P38,但做工、材质、编号、商标、保存情况都是不同的,任何方面的小差别都会对价格产生巨大影响。

瓦尔特P38,二战时期德军的制式手枪,与鲁格P08、毛瑟C96齐名,具有不错的收藏价值。这是美国某二手枪械网站上展出的瓦尔特P38手枪,标价12000美元(约8.3万人民币),已经相当于一台福特嘉年华的价值了。

有意思的是,在另一家二手枪械网站上,还有一支售价仅为895美元(约6200元人民币)的瓦尔特P38。既然都是同一款武器,为何价格差距会如此之大呢?

首先说说贵的这支,根据网站给出的信息,这支手枪生产于1940年,编号“094”。1940年,瓦尔特启用“S/N”作为瓦尔特P38的新编号开头,一年时间里共有13714支新手枪出厂,也就是说094是第94支出厂的S/N系列,编号极为靠前,基本和原型枪无异。

S/N1至S/N1000下线之后,全部交付给了正在东线作战的德军,后来由于德军的败退,这批手枪基本都损坏或遗失在了苏联境内,所以像S/N94这样保存完好,几乎没什么破损的实在太罕见了,简直就是枪械收藏家眼中的珍品,价格自然比较高。

接着说说便宜的这支,它的出厂时间为1944年。了解二战历史的都知道,战争后期德国资源明显不足,为了保持枪械的生产效率,不得不降低了制造工艺,比如原本铣削工艺的金属配件,后来全部改成冲压件。

瓦尔特P38也不例外,所以1944年生产的后期型在工艺上肯定不如早期型。

注意套筒表面,标志性的瓦尔特商标不见了,应该是被人用锉刀磨掉了,而且P38的位置也不对。没有商标,人工处理的痕迹这么明显,估计连编号也无法相信了,所以根本无法分辨这支瓦尔特P38到底是哪个兵工厂的产品。

如果真是瓦尔特生产的正统产品,显然不会抹掉商标自降身价,所以很可能是某个小工厂的产品,有人为了抬高它的价值,选择抹掉一切辨认信息。

不过这么干反倒弄巧成拙了,如今的收藏家一个比一个精明,自然不会忽略这种细节。既然无法证明它的正统身份,做工又差,价格自然一路下跌,最后仅以895美元贱卖。

事实证明,虽然都是瓦尔特P38,但做工、材质、编号、商标、保存情况都是不同的,任何方面的小差别都会对价格产生巨大影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