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履職三年的全國人大代表,賈樟柯越來越進入狀態了。他今年的議案可謂“破圈”,引發了人們的關注,也引來網友的叫好。

根據央視《文化十分》的報道,全國人大代表、電影導演賈樟柯針對二、三線城市和鄉村普遍存在的老年人無法自如使用智能手機網絡購物、線上繳費,以及開展網絡社交活動等現實困難,提交了一份如何讓老年人享受數字生活、安度晚年的議案。

作爲電影人,賈樟柯這次的議案似乎更加貼近民生,而不再侷限於電影圈。對此,賈樟柯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最深刻的感受是要實事求是,應該對於社會的方方面面,有更加敏感的一個感受。

疫情中發現了“問題”

其實,提出老年人享受數字生活、安度晚年的議案,也來自於賈樟柯在疫情中感受到的一切。疫情期間,賈樟柯參與了希臘塞薩洛尼基國際電影節短片項目,用手機創作的三分鐘的視頻作品《來訪》,展示了隔離期間別樣的生活狀態,作品完全在室內空間完成。賈樟柯透露,自己用一部手機、一臺電腦、一天時間完成了這部短片的拍攝,後期則是他的合作伙伴用最簡單的軟件在各自的家裏完成的。

在賈樟柯看來,電影過去主體上的拍攝方式是聚合型的,是勞動密集型的一種工作,但希臘塞薩洛尼基電影節以“空間”爲主題,這是一種限制,隔離也是一種限制,在現今條件下拍電影也是一種限制。“所以,在這樣的限制裏面,能夠拍出電影來,哪怕兩三分鐘,我覺得某種程度上也可以稱之爲是生命的勝利,它們表明無論於何種艱難的境地之中,人類的思想仍然可以通過電影自由呼吸。”

此外,賈樟柯在疫情期間還寫作、看書、給溫哥華電影學院的學生們上網課、通過網絡會議商討新一屆平遙電影節的籌備情況,數字化讓賈樟柯感覺到了這個時代智能化、數字化的必要和便捷,但他也敏感地意識到,那些無法親近、操作數字化的人羣怎麼辦?

肩負着責任感的賈樟柯就這樣在疫情中發現了“問題”,現實的困難,需要我們有能力去面對,去解決。

關注老年人的數字生活

賈樟柯在山西和北京進行了調研,“在山西,我們發現有一些老同志,連個智能手機都沒有。北京這種情況可能少一點,像在山西用拼音就不行,所以打字打不出來。”

兩會前夕,賈樟柯又來到位於北京市朝陽區的太平莊北社區,調研走訪多位離退休在家的老年人對生活中智能設備的使用情況,這個社區的常住居民8000餘人,60歲以上的老年人超過2000人。

根據賈樟柯的調研,有近一半獨自居家的老人完全不適應網絡繳費、線上掛號以及網約車等智能生活要求。這些不願意使用智能手機的老年人,一方面是對資金、個人信息的安全性有所顧慮;另一方面則是子女不在身邊,無人培訓、教授,很難適應互聯網生活的新模式。

賈樟柯認爲這與中國生活方式的改變有很大的關聯,有很多老年人雖然有手機,但對相關的功能並不是能夠很好地掌握,就帶來了很大的生活的不方便。比如現在用現金的少了,如果不懂數字支付的話真是寸步難行。他覺得可能應該有一個關於這方面的輔助的辦法來進行這樣的一個幫助、扶持。

讓老人的網絡生活不再“邊緣化”

爲此,賈樟柯在今年兩會上提交了關於“扶助老年人享受數字化生活”的議案,他呼籲發動社會各界參與進來,讓老年人的網絡生活不再“邊緣化”。

賈樟柯還希望社區能夠主動幫助老年人“培訓”,開辦老年人網上課堂、網上興趣羣組、志願者網上服務,以適合老年人特殊生活、心理狀態的便利方式,帶動他們融入數字生活。此外,社區可以調動志願者,常態化設立一些志願者,他們可以通過電話,或者面對面,當老年朋友遇到這些問題的時候能夠有人找。

履職三年來,賈樟柯先後提交關注了文創和電影人才培養、著作權人權益保護、普及無障礙觀影和老年人數字生活的議案。今年4月26日召開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在徵選各方意見準備修訂《著作權法》的過程中,已經採納了賈樟柯在去年兩會期間提交的“關於在著作權法中給予視聽作品導演和編劇作者權及收益權”的議案。這對賈樟柯是份激勵,也更加堅定了他聚焦民生、傳達民意,盡心盡力爲民履職。

(摘自《北京青年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