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帝朱棣實際上在父親朱元璋的基礎上奠定了朱明王朝276年的歷史,對內,整飭吏治,內閣制實際上是在朱棣手上形成,遷都北京,從此中國的政治中心北移;對外,打擊蒙古和越南,維護了國家的主權,派遣鄭和六下西洋,宣揚了大國的風度。在文化方面,又有《永樂大典》這樣的曠世典籍。

總的來說朱棣算得上是一代有爲之君,正是朱棣的存在,將朱元璋的一些錯誤政策改過。當然朱棣還是有過的,比如在奪取政權之後對文武百官的屠殺,一點也不比朱元璋差,方孝孺就是這一大過的鐵證之一。

方孝孺(1357-1402年),浙江寧海人,明代大臣、學者、文學家、散文家、思想家,字希直,一字希古,號遜志,曾以“遜志”名其書齋,因其故里舊屬緱城裏,故稱“緱城先生”;又因在漢中府任教授時,蜀獻王賜名其讀書處爲“正學”,亦稱“正學先生”,福王時追諡文正。後因拒絕爲發動“靖難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擬即位詔書,牽連其親友870餘人全部遇害。方孝孺剛直不阿,孤忠赴難,不屈而死,成爲中國歷史上唯一被“誅十族”的人。

死亡過程:

方孝孺的妻子鄭氏和兩個兒子方中憲、方中愈上吊死了,兩個女兒投秦淮河而死。家人之後,他的親戚朋友也都遭了殃。每抓到一個,都帶到方孝孺的面前,讓他看看,再行千刀萬剮,一共殺了七天,八百七十三人。

方孝孺鎮定自若,不爲所動,還忙裏偷閒,做了一首絕命詩,古色古香——“天降亂離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計兮,謀國用猶。忠臣發憤兮,血淚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嗚呼哀哉兮,孰不我尤!”平心而論,詩做得很一般。

當弟弟方孝友被捆到他的面前時,他罕見地留下了眼淚。方孝友也做了一首七絕告別哥哥:“阿兄何必淚潸潸,取義成仁在此間。華表柱頭千載後,旅魂依舊回家山。”看來這弟兄倆還真是一樣的驢脾氣。

方孝孺雕塑

八百多人殺完了,輪到方孝孺了,明成祖殺方孝孺就是用腰斬,傳說一刀下去之後,方孝孺還以肘撐地爬行,以手沾血連書“篡”字,一共寫了二十四個半才斷氣。他的學生也是高幹子弟,德慶侯、廖永忠的兩個孫子廖鏞、廖銘,偷偷撿拾他的骨骸葬於聚寶門外山上,隨後這兩個仗義的學生隨即被殺。方孝孺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也是唯一被誅十族的人。

除去殺的人,此案還入獄、充軍、流放一千多人。方孝孺的詩文在永樂年間是禁書,誰敢藏有,殺頭。方孝孺死了,被用世界上最殘酷但是最露臉的殺人法殺死了。在此之前,八百多姓方的、不姓方的,和方有血緣關係、沒血緣關係,甚至連面都沒見過的人像牲畜一樣被殺掉了。

方孝孺是明初一個了不起的人。外人常說中國很少殉道的人,或說爲了信仰殺身殉道的人很少,但仔細想想,這是不確的。我們的聖人孔夫子在2500年前,就提倡\'有殺身以成仁,毋求生以害仁\',這是我們的傳統。在中國歷史上有獨立的思想、獨立的人格而殉道的不少。方孝孺就是爲主張、爲信仰,爲他的思想而殺身成仁的一個人。方孝孺在燕王進入南京後,因拒絕起草即位詔被殺了十族。當時姚廣孝曾勸明成祖給讀書人留個種子,明成祖不聽,終於把他滅九族,滅十族。甚至留有方孝孺片紙隻字也是有罪的,這是明成祖要毀滅方孝孺的政治思想。所以以後明朝200年,再沒有政治思想家。我國政治思想在14世紀以前,決不遜於歐洲,但近500年來何以不振,這是由於方孝孺被殺的慘劇所造成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