丐帮是金庸武侠中的第一大帮,也是贯穿射雕三部曲的大帮派,细读《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不难发现其中有两个梗,被金庸先生用了两次,真是屡试不爽,发人深思。

《射雕英雄传》中金国小王子杨康,为夺得丐帮帮主之位,借势一统大金国,不惜被众丐往身上吐口水。《神雕侠侣》中蒙古小王子霍都,为夺得丐帮帮主之位东山再起,不惜在丐帮蛰伏十六年之久。

仔细分析这两个剧情设定,其实是一个梗,但金庸先生在霍都身上,赫然加上在丐帮假扮他人身份,潜伏十六年的戏份,不得不让人佩服,霍都的耐力要比一般人强的多。再仔细分析,杨康和霍都的身份基本相似,这个梗的背后又想告诉我们什么?

认贼作父丧天良,群丐唾弃臭万年

杨康是《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遗臭万年的人物,他的名声也间接害得他儿子杨过,多奋斗了二十年光景,才洗脱出身不好的骂名。

杨康和郭靖的名字,来自于靖康之耻,说是不忘靖康之耻,不如说是金庸先生,为后面剧情讽刺靖康之耻而作的引子。

靖康之耻是北宋王朝最大的耻辱,宋徽宗、宋钦宗,被金人完颜一族俘获掳走。二帝余生过的就跟认贼作父一般,苟且偷生。金人以二帝为要挟,给大宋子民带来了生灵涂炭。拿此再结合《射雕英雄传》杨康认贼作父,把仇人完颜洪烈尊为父皇,就不难看出极高明的讽刺意味。

杨康丧尽天良,见生父生母在完颜洪烈的逼迫之下双双惨死,而无动于衷仍认贼作父为虎作伥,加害义弟郭靖,害死江南七侠五兄弟。拿杨康害死江南七侠五兄弟的剧情,对比历史金人以宋徽、钦宗为要挟,祸害江南百姓,是如此的相似。这正是金庸老先生,一步一步设计讽刺“靖康之耻”剧情做的铺垫。

杨康是认贼作父的真小人,他处心积虑夺取丐帮帮主之位,其实是自取其辱。为何如此讲?丐帮有一个奇怪的规定,凡任帮主者,必须接受无数帮众,向其身上吐口水,意寓做人不能忘本。

以文学创作的思路,把靖康之耻的历史和杨康的剧情安排,细加联系分析,金庸先生巧借丐帮芸芸众生之口,在唾弃北宋历史“靖康之耻”。当时北宋沦陷,沦为乞丐的百姓不在少数。

背叛师门真奸佞,出师无名何师我

霍都在《神雕侠侣》的身份,是蒙古不知名的王子,其贪生怕死,公然背叛身陷绝境的金轮法王,成为出师无门之辈,其品行还不如愚蠢的达尔巴。

此时金轮法王在蒙古的势力,要比霍都强百倍,就算霍都是蒙古王子,也难逃金轮法王的毒手,这就是适者生存的人生法则。

霍都为了有朝一日能东山再起,便借裘千仞之手,杀死丐帮无名小卒何师我,假扮其身份在丐帮潜伏了十六年之久。

霍都的隐忍非常人能比,直到瞅准机会,杀死丐帮帮主鲁有脚才有出头之日。还好其在丐帮选举帮主之际,被神雕大侠杨过识破奸计,最终命丧黄泉。

其实霍都假扮何师我,潜伏丐帮的剧情,完全是元蒙古国初期的真实写照。当初金朝统治蒙古一族,蒙古族比较羸弱,隐忍几十年,才有翻身的机会。这和霍都隐忍躲藏在丐帮十几年的剧情,极为相似和吻合。当时蒙古国在金人眼里就跟乞丐一样,毫不放在心上,就像霍都假扮的何师我一样,没人注意他是谁。

最终蒙古国,在成吉思汗的领导下,慢慢强大起来。但金朝实在过于强大,直到成吉思汗逝世,也没有亲眼见到金国的覆灭。最终蒙古国和南宋达成联兵灭金的协定,左右夹击才完全灭掉金国。

蒙古国最终和南宋撕毁联兵协定,经过缜密部署十多年征战,才完全攻克南宋江山。

从霍都这个人物和剧情安排分析,霍都就算成功利用何师我的身份,夺取丐帮帮主之位,东山再起叱咤风云,也是出师无名。因为霍都不可能露出真实面目,统领丐帮上下。又因其被逐出师门,名副其实的出师无名。

《神雕侠侣》《射雕英雄传》的主要核心剧情,就是南宋子民射雕大侠郭靖,死守襄阳抗击蒙古国南侵的故事。金庸先生之所以安排霍都假扮何师我的剧情,其实是暗讽蒙古大军攻打南宋是出师无名。把何师,我分开来念,再拿何师和出师做一对比,就不难看出其实是在反问出师讨伐为何师?我,不难分析是霍都,蒙古国的王子。连年征战,受到伤害的始终是老百姓,这也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宗旨。

其实《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中的杨康和霍都的人物设定,是有一定反讽刺的意味,也是金庸先生在其作品中,连用两次一样的梗。(图片来源于网络金庸武侠影视截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