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份以来,为给群众营造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提升群众幸福指数,蕉溪镇采取“以点带面、逐步推广”的方式,在镇域内各中学、小学、幼儿园定期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业务宣讲、垃圾分类进课堂、“大手牵小手”等志愿服务活动,让孩子们成为“绿色小超人”。为了加深学生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引导学生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自觉、科学地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养成珍惜资源、节约能源的良好生活习惯,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蕉溪村联合老年协会及志愿服务队在沙德完小开展了一场生动而有趣的“大手牵小手·垃圾分类跟我走”主题活动,让孩子们在有趣有味的“六一”儿童节学会垃圾分类。

用废弃包装纸和塑料瓶做成的“椰子树”。

红网时刻5月31日讯(通讯员 陆晞)“一吨废塑料可炼600公斤柴油,一吨废纸可生产好纸800公斤,可以让17棵大树避免受到伤害”。5月29日,浏阳市蕉溪镇蕉溪村沙德完小三年级学生李梓成正声情并茂地向同学和家长们普及垃圾分类、绿色节能小知识。

绿色教育,从娃娃抓起。为了加深学生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引导学生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自觉、科学地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养成珍惜资源、节约能源的良好生活习惯,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蕉溪村联合老年协会及志愿服务队在沙德完小开展了一场生动而有趣的“大手牵小手·垃圾分类跟我走”主题活动,让孩子们在有趣有味的“六一”儿童节学会垃圾分类。

“哇噻,原来垃圾这么好看”,学生彭佩睿看到自己用废旧吸管和树叶做成的椰子树,不禁拍手称赞。活动现场,为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垃圾分类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大学生志愿者李莹莹和李家美带着学生们用纸盒、吸管、塑料瓶、易拉罐、旧报纸、垃圾袋、树叶等常见废弃物,通过拼、剪、折、组合等形式,共同制作出了20多件创意环保手工作品。

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引领一个社会。5月份以来,为给群众营造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提升群众幸福指数,蕉溪镇采取“以点带面、逐步推广”的方式,在镇域内各中学、小学、幼儿园定期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业务宣讲、垃圾分类进课堂、“大手牵小手”等志愿服务活动,让孩子们成为“绿色小超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