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郑和每次下西洋都会把中国好的建筑传播到国外,同时他也吸收外国好的建筑到中国,郑和还奉命修缮南京宫殿等建筑营建的项目,更体现他非凡的建筑才华。郑和出访西洋各国时,在当地建筑中式的城池庙宇寺塔,把中华建筑艺术介绍到海外去。

郑和是伟大的航海家,但他在建筑上也很有造诣,这就鲜为人知了。江苏省建筑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孙宗文说,郑和是内官监太监,主要负责宫廷、塔寺、陵墓等工程方面的事务,天长日久的过问,加上他的天赋和专研,在建筑方面不断有所建树,堪称是一位建筑工程专家。

郑和出访西洋各国时,在当地建筑中式的城池庙宇寺塔,把中华建筑艺术介绍到海外去。在马六甲山峰就有一座三宝城,充满中华文化韵味。马六甲建造王宫时第一次使用的砖瓦,是郑和船队从福建载运过去的,砖瓦泥工也随同而去,于是,马六甲人也学会了制砖做瓦、建造房屋的技术。在泰国等地有郑和建造的三宝寺塔等建筑遗迹,他使中式建筑艺术登上了泰国的殿堂。

郑和下西洋每次出海,他都十分留心观察西洋诸国各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和雕刻艺术,并善于借鉴其精华,引进国内来。在明朝永乐中期,郑和从南洋携来两座瓦塔,安放在这座寺庙前。该塔早已毁坏,遗址尚在。

郑和六下西洋之后,明成祖朱棣已死,航海停了下来,郑和只能发挥他在建筑上的才华。大报恩寺为明代南京名刹,位于中华门外一华里。郑和在下西洋搁置期间驻守南京,曾奉敕负责主持修缮南京皇宫和续建大报恩寺琉璃塔工程。该琉璃塔光彩璀璨,蜚声中外,成为中国佛教文化的一朵奇葩,可惜如今只留下一块残碑。

大报恩寺琉璃塔建筑极其完美,集明代以前中国建筑艺术精华于一身,其中以大雄宝殿和四天王殿最为壮观,下墙、石坛及栏杆,都用汉白玉砌成,雕镂得非常别致。整个建筑群殿阁重重,宏伟壮观,精巧绝伦,世间无比。琉每层塔心,昼夜点燃"长明灯",入夜灯光十里可见;八个角都垂挂风铃,风吹铃响,远近皆闻。此塔是当时南京最高的建筑,登上塔顶,钟山大江尽收眼底。为明代南京的标志,被誉为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观之一。

郑和每次下西洋都会把中国好的建筑传播到国外,同时他也吸收外国好的建筑到中国,郑和还奉命修缮南京宫殿等建筑营建的项目,更体现他非凡的建筑才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