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又称太监、阉人,自古以来就属于皇室的奴婢和仆役,无论是社会地位还是人格都有一定残缺,并受到人们普遍的歧视和厌恶。当然,民众的普遍反应是因为历史上胡作非为的宦官而产生的。且不说秦朝指鹿为马的中车府令赵高,东汉时候和外戚争权的阉党,明朝时候的魏忠贤等,哪个不是欺压良善的恶人?如此,也难怪民众对宦官会十分厌恶了。

尽管历史事实如此,罄竹难书的太监数不胜数,但也不能忘却其中仍有行事果断、为人正派的太监。诸如忠心护主的高力士,以及我们要提到的明朝太监郑和。后世居然有城市用郑和的名号作名字,而且是在外国!

郑和是明太祖朱棣的亲信太监,曾协助朱棣取得靖难之役的胜利。于是,作为新帝的左膀右臂,郑和逐渐被委以重任。当然,郑和原姓马,他的小名是三宝,一说又叫三保。郑和是祖居云南的回族人,家境优渥。所以郑和自幼便见多识广,一直对外面的世界有很强的兴趣。直到元末明初时明军征服云南,乱军之中,小郑和被明军统帅蓝玉掠到了南京城。不久,郑和被宫刑后分配给了燕王朱棣。1390年,郑和跟随燕王朱棣前往燕京就藩。

此后,成为明成祖朱棣的亲信。永乐二年,念在郑和曾为国立下战功,于是朱棣御笔亲自赐姓“郑”,又取战胜之意,取名为“和”。所以马三保正式改名为郑和。随后,郑和结连得到提拔,最后出任内官监太监,官至四品,地位之高,仅次于司礼监太监。当时天下初定,甚至有传言说建文帝并没有自焚宫中,而是化妆成和尚逃到了西洋。

于是,为了探访建文帝的行踪并顺便耀兵异域,彰显大明国威,收服海外的藩属国,明成祖朱棣决定派遣船队下西洋。那么,谁来掌兵呢?明成祖曾有意选派郑和领兵出洋,并征询袁忠彻的意见。袁回答:“三保姿貌、才智,内侍中无与比者,臣察其气色,诚可任。”当然,郑和能文能武,变通机智,又有领兵攻伐的谋略,便成了下西洋的领导者。

1405年(永乐三年)明成祖下令郑和率领二百四十多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组成的庞大船队远航西洋。期间,大明船队在郑和的率领下先后到达了30多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前后共七次的航行,都从苏州刘家港出发,到1433年(宣德八年),郑和共远航七次之多。最后一次远航已经是宣德年间,郑和率船队回程古里城时,不幸染疾过世。为遵循郑和的遗嘱,他的遗体被海葬。

而就在这七次下西洋中,郑和的船队先后扫荡了盘踞在东南亚的海盗集团,并用兵扶植了马六甲城的新君主。据史书记载,郑和率大明船队曾到达爪哇、苏门答腊、苏禄、马六甲、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抵达非洲东岸。

郑和下西洋是和平的,尤其到达东南亚后广泛传播了中华文明,并与当地民众建立下深厚友谊。如今印度尼西亚的第五大城市三宝垄,就是后世为纪念郑和来航而更改的。现如今,三宝垄已经是成为海外华人聚居的印尼城市之一。当然,也成为唯一一个以中国太监名号命名的海外城市,但也给印尼的华人带来了无上的荣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