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峡好人》是贾樟柯为社会变迁中的普罗大众唱响的一曲挽歌,用粗粝的影像和富有匠心的声音设计,记录着中国社会中底层人民的悲喜荣辱。《三峡好人》中小男孩儿唱的《老鼠爱大米》、《两只蝴蝶》体现着平民文化的时代特征,流行音乐抒怀的不过是些情情爱爱的个人感情,而贾樟柯却赋予了其讲述人民生活的本真。

经典电影是每个艺考生必看的,影评也是艺考的主要形式之一,相信每一位艺考生的电影清单上面都会有贾樟柯导演的名字,在这里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对电影《三峡好人》的主题进行浅析,为以后写影评的时候提供一些方法和角度,也可以寻找一些新的方向,所以艺考的同学们快来看看吧!

《三峡好人》标志着贾樟柯的光影世界正式进入了大众视野,代表着一股新的力量涌入了电影市场。影片在即将消失的奉节古城展开几个小人物在寻找、确认和分离,他们纯粹而真实,折射出中国正在经历的当下,而这又终将成为历史。影片对世界的描述和表达真挚而细腻,在边缘人物的注视中抚慰着时代的蹉跎惘然。

1.边缘人物的人生轨迹呈现出宿命般的轮回。

《三峡好人》以三峡的修筑作为时代的背景,视点截取了时代变革的一个拐点,而镜头着力展现的却是这个变革下的诸多微不足道的小人物。长镜头将剧中人的生活毫无保留地摆在了观众的面前,同时不带有任何的个人情绪,众人在生活中起伏漂泊,带有轮回般的宿命感。

例如沈红对丈夫的寻找,却仅仅是为了心中已有的答案,而观众伴随着这场以长镜头堆砌而来的寻找之旅,见证了生活原态的苦难,见证了苦难中众人自知不自知地奔赴自己的命运。宏大的时代背景作用在于加剧了这个轮回速度的演变,只是让这个轮回起了一个或大或小的波澜而已,但其轮回的本质却没有任何变化。

2.个人记忆与时代记忆重叠谱写社会的面貌。

贾樟柯善于用音乐反映彼时彼刻社会进程的时代面貌,来表达对过去时代的回忆。同时给予观众当下生存状态的体验。

《三峡好人》中小男孩儿唱的《老鼠爱大米》、《两只蝴蝶》体现着平民文化的时代特征,流行音乐抒怀的不过是些情情爱爱的个人感情,而贾樟柯却赋予了其讲述人民生活的本真。音乐从有声源音乐转换为无声源的配乐,契合了在时代大背景下个人的喑哑,江湖艺人一曲《酒干倘卖无唱》的声嘶力竭,宣泄着被压抑的生命。

观众除去主要情节之外,能借此对整体时代进行最真实的感知途径,延绵着共通的边缘化情节的同时贯彻着对社会面貌浑然天成的表现力。

3.超现实的元素蕴含着人文层面的关怀。

影片以隐喻蒙太奇的技法,将纪实手法所营造出来的表层真实巧妙地撕开一条缝隙,从而展示了一个更深刻的理念,消解对现实世界的组织与缝合带来的刻意,呈现出了现实主义内核的追求。

摄影机掠过铁丝上悬挂的数块手表、断垣残壁奇观里所包围着的人,以及一桩破败的楼宇如同火箭一样升空,这些超现实元素的设计平衡了毁灭与新生的界限,在一个虚拟的故事中给予了剧中人物渺茫却有具象的希望寄托,在一种浮光掠影的观察背后加入了切肤的痛觉残留。

记录手法所营造的真来自于观感,而手法的设计流露出导演对社会真挚的人文关怀,表现出更为深远博大的悲天悯人的情怀。

《三峡好人》是贾樟柯为社会变迁中的普罗大众唱响的一曲挽歌,用粗粝的影像和富有匠心的声音设计,记录着中国社会中底层人民的悲喜荣辱。

这个电影给予了被忽略的群体一个新的话语权,金狮奖的奖项肯定了本片的艺术价值,也陈述了电影本身的价值,电影不仅仅是供人消遣的虚构的传奇,最终呈现了以及应当从中寻觅的已然是真实的生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