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仁宗皇帝亦讀到了坊間傳誦的宋祈的這首《鷓鴣天》詞,不禁也爲其間流淌出的深情所撼,於是細細盤問了一下那日失聲驚叫的宮女,原來是在仁宗召見翰林院學士時這位宮女恰巧看見了宋祈,於是便認得了這是“紅杏尚書”小宋。忽然迎面來了一騎高頭大馬美髯長鬚的中年男子,見了阿查便翻身下馬,拱手作揖說在下是歐陽修(字永叔),現奉韓琦韓稚圭相公之託,特意來邀請阿查公子去一位趙六爺家花園作客。

作者:朱新渝

(一組《清平樂》劇照,圖爲宋仁宗)

北宋仁宗皇帝趙禎是一位仁慈厚道的皇帝。他在位執政時勤勉盡責,虛心納諫,關心民生疾苦,維護社稷安平,手下一批公忠爲國的大臣如晏殊(字同叔)、韓琦(字稚圭)、范仲淹(字希文)、富弼(字彥國)等也盡心盡力輔佐朝政,使得當時的北宋王朝經濟文化空前昌盛發達,百姓們安居樂業,呈現出了一派封建社會里少見到的清平盛世瑞象。北宋京城東京府(現河南開封市)繁華富庶無比,人口超過了一百萬,是同期世界上最大最知名的都城。

宋仁宗溫厚和睦,還特別善解人意,他關心手下大臣們甚至內廷一般宮女的婚姻大事,只要有可能便記下心來盡力撮合成全,使有情人終成眷屬。下面這兩則有關的趣聞軼事,便爲人們嘖嘖稱道。

(一)畫師唱詞表心跡,秋和如意嫁郎君

當時宮廷有一位畫師崔白(1004-1088年),字子西,是濠州(今安徽省鳳陽)人。崔白自小家庭貧寒,出身低微。但

他天資聰慧,又特別喜愛畫畫,迫於生計,早期作爲民間畫工以藝謀生。但他不甘於此,時時精心研習,並非常注重在繪畫寫生實踐中揣摩提高銳意革新,致使技藝日臻精進,畫作多有新意,漸漸聲名鵲起,後爲朝廷看重,成爲一位宮廷畫家。

崔白的繪畫風格是在吸取前人成就的基礎上兼收幷蓄,但又不墨守成規。他一改以前百餘年間雍容華貴但又比較呆滯的宮廷“皇家富貴”花鳥畫法,代之於一種自由清新、無拘無束的活潑畫風,並特有其疏闊清澹之處。崔白特別擅畫花竹、飛鳥、翎毛,其所繪的鵝、蟬、雀等形象真實,手法細緻、生動傳神,富於逸情野趣,堪稱三絕。他亦長於佛道壁畫,所繪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精妙絕倫。

傳說崔白一生畫作甚豐,但可惜的是其作品大多散佚,現存世畫作極少,因而更加罕見和極其珍貴。其名畫有三:《雙喜圖》、《寒鵲圖》和《竹鷗圖》,均“體制清澹,作用疏通”。

北京故宮博物院現藏有他的一幅《寒雀圖》,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有《雙喜圖》、《竹鷗圖》、《蘆雁圖》、《枇杷孔雀圖》等七幅畫。

在熱播的電視劇《清平樂》中由演員餘洛軒飾演崔白,講述了這麼一個有趣故亊。

卻說董秋和本是宮廷中的一位宮女,生得乖巧伶俐,又懂事機警,十分討人喜愛。秋和善頭飾會制香,原供職於內延尚服局爲司飾女官,後入曹皇后坤寧宮專門爲曹皇后梳妝飾容,深得曹皇后的喜愛和信任,秋和亦十分敬重曹皇后,主僕二人間相處甚佳、情意深厚。

一次偶然間秋和邂逅宮廷畫師崔白,不禁深深爲崔白的才情畫技和儒雅曠逸外表所折服。崔白亦極喜愛面前這個氣質溫婉、秀外慧中又心靈手巧的姑娘,兩人一見傾心,互生愛慕之情。於是崔白便借奉旨爲宮中制香女官畫像之機,專門精心爲秋和畫了一幅“秋和制香圖”相贈予秋和,遂成爲兩人的傳情之物。

秋和暗戀崔白的心事怎能瞞過心思細稹的曹皇后,秋和亦嬌羞難忍地將此心意報與了曹皇后得知。本來依照朝廷的宮規:後宮宮女宦官等內侍包括皇帝嬪妃們是嚴禁與前朝外臣私有交接的。但賢惠的曹皇后沒有爲此責怪秋和,倒是生了成全之意。雖然秋和走後自已的身邊會少了一個忠心的陪侍,難免有一些不捨,卻還是尋思着如何能借宮中外放宮女出宮的機會送她出去。可不巧的是後宮緊接着迭遭幾場變故,此事也就只好先放下來了。

慢慢的仁宗皇帝也知悉了崔白秋和相戀之事。

一日朝堂議事時,大臣們奏報說契丹遼國現遣了使節團入大宋朝來賀仁宗皇帝乾元節生日慶壽。此前出使過遼國並促使兩國和好取得卓著成果的富弼查明其中有一位十六七歲的蕭姓隨員阿查公子,原本是契丹的皇太子耶律洪基,但這次卻未以真實的身份報入使節團名單。於是有的大臣認爲遼國此舉動機叵測,而且這樣做法失禮在先,奏請不妨將契丹太子暫時加以扣留。

仁宗皇帝倒不這樣想,因他性情和平,認爲宋遼二家也應象好鄰居一般做朋友和睦相處,而不要兵戈相見,以免使普通百姓因此蒙難,遂沒有采納該大臣的扣留之策。

乾元節那日東京城熱鬧非常,大街上張燈結綵,各種大小店鋪生意興隆,行人摩肩接踵,絡繹不絕。契丹太子阿查公子身着漢服與幾位隨從走在大街上正在欣賞繁華的東京市容。

原來這位契丹太子本十分仰慕中原文化,更特別喜愛漢家詩詞歌賦,這次便是藉機暗中隨賀慶的使節團來至東京,正好可以一睹大宋京都的風采。

忽然迎面來了一騎高頭大馬美髯長鬚的中年男子,見了阿查便翻身下馬,拱手作揖說在下是歐陽修(字永叔),現奉韓琦韓稚圭相公之託,特意來邀請阿查公子去一位趙六爺家花園作客。阿查此前便與韓琦、富弼他們相熟,聽得如此說來便欣然一路相隨歐陽修去了趙六爺家花園。

說來仁宗皇帝趙禎在先帝趙真宗的皇子中排行第六,乳名喚作“六哥兒”。因前幾位哥哥都早夭了,所以先帝賓天后便由他承繼了大統。

這次仁宗便是藉着自己生日乾元節慶壽之機,想趁機結識一下契丹太子,因此自稱爲趙六爺,帶了曹皇后和微柔公主一起出宮。曹皇后和公主安置在花園一側的掛簾之後,這邊花園裏置下宴席,陪座的有韓琦、歐陽修、崔白和晏殊的兒子小七子晏幾道(字叔原)。

甫一入席歐陽修便對阿查說道:今天的宴席要搖骰子以行酒令,先由玉燭錄亊掣籤瓶大家依次抽籌,再以抽中籤牌上所寫好的字意確定該誰爲飲者並飲酒多少。阿查聽了頓覺十分有趣。

不料幾番抽籌下來,都是主人家趙六爺飲的酒多。這時歐陽修和崔白合夥使了一點小詐,謊稱所抽中的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支籤。不料這早已爲阿查看破,他拿着籤瓶中的另一支籤笑笑說道:所抽中的當是這支頭上有一點小傷的籤牌,因是自己起先抽到過的所以格外識得,上面寫的字卻是“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上主人五分。”

大家不由相視一笑,趙六爺大度地說:”天意賞我多飲幾杯,無妨”,遂接過酒杯一飲而盡,阿查公子陪着飲了一杯。

此刻阿查便對歐陽修和崔白二人說道因他們行令時有所作弊,依規便當受罰,更因二位先生才藝高妙,因此不妨請獻藝侑酒好了。趙六爺聽了撫掌稱好,衆人稱是。此時彼此心照不宣,阿查公子亦猜知趙六爺的身份了。

只見崔白不慌不忙地拿出一個自制的精巧提線木偶傀儡,拱了拱手緩緩說道:“在下猜到今日宴集少不得要行令,所以帶來了這個,以博諸位一笑。”

說完他清了清嗓子,手裏擺弄着提線木偶一上一下搖曳多姿,一旁小七那幽幽咽咽的玉蕭聲調嫋嫋響起,崔白朗聲唱道:

千里楚江水,明月樓高愁獨倚。井梧宮殿生秋意,望斷巫山十二。雪肌花貌參差是,朱閣五雲仙子。

一闋仙樂曲盡,衆人不覺都聽得癡了。仁宗會意說道:“歌極美,戲極好。更愛花好月圓,郎情妾意,未必便要人千里,愁獨倚,大好的機會當前,便不知去爭取嗎?”

崔白吟唱的這曲“調笑令集詞令”是一種集詞句令。如同集句詩是集了前人不同的詩句入一首詩一般,集詞句令則是將不同詞的詞句集爲一詞,倘能集得天然渾成,別有意境,益顯得精妙絕倫了,其難度當較集句詩爲甚。

阿查公子已然聽懂了此中的含義,於是問道:“不知崔先生有什麼意中人,現在天各一方,不過好象六爺倒是可以幫忙的。”

只見歐陽修款款站起身來,朝着崔白說道:“崔兄,你不是一直仰慕趙六爺家的婢女嗎,何不借此相求,我倒是願意保這個媒的。”跟着阿查也表示願保此媒。

仁宗沉吟一笑:“不過這可是我夫人當作小妹一般的姑娘,若是隨便求去作妾......”

這廂崔白喜不自禁,躬身朝仁宗深深一揖:“崔白豈敢!若是有這般福氣,能求得趙六爺家的秋和姑娘,必三媒六聘,明媒正娶,崔白一生再無所求了。”

見好亊已成,仁宗末了還不忘叮囑幾句:“秋和能得良配,我夫人想必也是開心的。你若以後對她不好,我卻也是要追究的。”

真是花好月圓,皆大歡喜。

(二)宮女失聲叫小宋,蓬山不遠美人歸

還有一樁軼事,說來也蠻有趣。

宋仁宗天聖二年(1024年),來自開封府雍丘縣的兄弟二人宋庠、宋祈同時高中進士,一時名動京師。二宋大有“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之榮光。

宋庠(996-1066年),字公序,北宋文學家,大臣,後官拜宰相。

弟弟宋祈(998-1061年),字子京,時人稱爲“小宋”,歷史上較哥哥更爲出名些。其詩詞語言工麗,曾與歐陽修等人合修撰《新唐書》並承擔了其中大部分的工作前後長達十餘年。《新唐書》成,進工部尚書,拜翰林學士承旨。

宋祈寫有一首名詞《玉樓春》,其中有名句“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傳誦千年不衰。人們評價說道“紅杏枝頭春意鬧”,著一“鬧字”,而境界全出。

宋祈則因這一“鬧”字而得了個“紅杏尚書”之美稱,加上本身長得俊朗明亮,又風流倜儻,自然多情才子,儀表非凡,格外贏得了許多年輕姑娘的芳心。

一日,宋祈在京都大街上偶遇仁宗皇帝的皇家馬車鑾輿回宮,急忙避在一旁等候,突然間聽得一聲嬌聲驚叫:“是小宋呀!”但見有一輛馬車上的簾子被掀起了一下,一位妙齡少女伸出頭來看了一看又急忙關下了簾布,霎那間宋祈僅看見那位少女生得紅顏齒白,笑靨如花,倒把他也看呆了。

回到家中,宋祈還心動神駛,悵然若失,久久不能忘懷此亊。

索興提筆填了一曲《鷓鴣天》詞:

畫轂雕鞍狹路逢,一聲斷腸繡簾中。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金作屋,玉爲櫳,車如流水馬如龍。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幾萬重。

上下闋詞中都化用了唐朝名詩人李商隱的兩首《無題》詩中的兩聯句:上闋中是“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下闋中則是“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不過將尾句中的“一萬重”刻意改爲了“幾萬重”,意境更加悠悠。

中國古典詩詞中經常會出現“劉郎”和“蓬山”這個典故。

南朝宋劉義慶在《幽明錄》中記敘了這麼一則傳說:漢明帝永平五年(公元62年),剡縣(今浙江嵊州)劉晨、阮肇二人入天台山中採藥迷了路,恰遇見兩位姿質絕妙的女子,相約在山中生活了一段時間。待至來年春暖花開、百鳥啼唱時,二人甚是想念家鄉親人,遂告別了女子返鄉。不料回去後所見家鄉邑屋改異,親舊零落無復相識,所見到之家人皆是七代之後的後人了。

唐代詩人白居易遂有詩句嘆曰:“不似劉郎無景行,長拋春恨在天台。”

後來人們便常常借用這個典故:蓬山雖遠,劉郎嗟恨,心上人離得更遠。

卻說北宋當時風氣崇文,但凡有風流才子佳詞妙章寫出,一時間酒樓歌肆,大街俚巷,甚至皇家深宮,皆會傳唱吟誦不絕於耳,竟連朝廷重臣抑或天子都愛不釋手。

仁宗皇帝亦讀到了坊間傳誦的宋祈的這首《鷓鴣天》詞,不禁也爲其間流淌出的深情所撼,於是細細盤問了一下那日失聲驚叫的宮女,原來是在仁宗召見翰林院學士時這位宮女恰巧看見了宋祈,於是便認得了這是“紅杏尚書”小宋。

仁宗於是宣召了宋祈,言語間提及了這首詞,這可窘得宋祈面目紅赤,在天子面前尷尬萬分。不料仁宗只是淡淡一笑,說:“蓬山不遠,非遙不可及,相見無望。”

說完仁宗便將那位宮女喚出,當堂賜給了宋祈。

宋祈因爲一闋佳曲而抱得美人歸,令人豔羨不己,也多虧遇見了這位善解人意的仁君。

宋嘉祐八年(1063年),宋仁宗趙禎駕崩,享年五十四歲,其在位共四十二年,是南北宋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史稱“仁宗盛治”。

宋仁宗駕崩,北宋京都開封罷市,哀哭聲數日不絕。訃告送至遼國,“燕境之人無遠近皆哭。”已經登基爲遼道宗的耶律洪基(阿查)握住使者的手嚎啕大哭:“四十二年不識兵革矣!”

【作者簡介】朱新渝(欣雨),重慶市詩詞學會會員。熱愛學習歷史文化及古典詩詞,有部文詩文作品發表。祖籍海寧鹽官,現居重慶。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