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太平軍以少數兵力外線機動,牽制了大清軍隊,極大地減輕了江西、天京戰場的壓力。但是,皖南處於皖北、天京、江西三個主戰場的結合部,適合用奇。

大家好,我們的用智能引領快樂走進新的領域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太平縣,出現了有人以人肉買賣的現象。太平縣還發生瘟疫,逃亡外省的百姓十回五六,到家後不久死於加重。到皖南戰事打到最後時,當地糧食早已枯竭,太平軍甚至要“遠征江西”去找糧食。
皖南戰場的範圍
太平天國戰爭中,安慶等沿江地帶與皖南的戰略職能截然不同。安慶等長江沿線,是大兵重集的主戰場。
皖南,既不是安慶、武昌這樣的沿江要地,也不是蘇浙這樣的財賦重地。清軍和太平軍都沒有餘力派主力進行爭奪。但是,皖南處於皖北、天京、江西三個主戰場的結合部,適合用奇。同時,就統屬關係而言,安慶失守後,皖南、皖北的聯繫被切斷,大清將皖南由浙江協管。
因此,不論從任務特點,還是從戰區統屬上來看,皖南戰場與安慶、廬州戰場,也是相互獨立的作戰區域。
天京事變前:以少制多的用奇之地
大清江南大營的向榮,首先把目光投向了皖南。
蕪湖,是天京的咽喉。清軍控制蕪湖,就可以截斷長江上游物資運往天京。
在得到紅單大船後,向榮開始攻略蕪湖。
楊秀清控制皖南部分沿江要點,隨後,派少量兵力虛張聲勢,不斷侵擾江西、浙江。
何桂清:
“數月以來,百事不修,專爲防堵,心力俱瘁。”
爲了防堵太平軍神出鬼沒、虛實難測的威脅,大清在寧國府駐兵竟有萬人,徽州也有五、六千人。同時,在浙江境內,也多留兵馬。
太平軍以少數兵力外線機動,牽制了大清軍隊,極大地減輕了江西、天京戰場的壓力。
最後,石達開回援天京時,也在寧國留下少量兵力牽制清軍大部,然後,自率大軍回援天京,配合其他軍隊一起,一舉解天京之圍。
太平天國“短暫復興”的“奇變之地”
天京事變,太平天國元氣大傷。
此後,太平軍不斷丟失領地。湖北、江西等地接連丟失。從湖北、江西戰場撤離的軍隊都收縮到了皖南地區。
安慶圍困戰、天京圍困戰:用奇與“打呆仗”的較量
趁着太平軍攻略蘇浙,曾國藩從上游圍攻安慶,開始了步步緊逼。
損失慘重的皖南
曾國藩:
“徽池寧國等處屬,黃茅白骨,或竟日不逢一人。”
由於長期征戰,僵持不下,該地連年戰亂。
堂堂產糧大區,居然被戰亂破壞到如此地步。總的來說,就戰區特點而言,皖南是一個用奇之地。有軍事素養的太平軍將領往往利用此地出奇制勝。但是,在我們津津樂道良將賢臣們的奇謀妙策時,我們更不應忘記那些黃茅白骨。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