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宣統皇帝、溥儀發佈詔書宣告退位,也說明中國的封建專制走到盡頭。既然大清的時代已經結束,那麼所謂的皇帝也就不應該居住在所謂的紫禁城。但是,革命的一個重要人物,滿清舊臣——袁世凱與溥儀簽訂優待清室八條款項,在很大程度上給了溥儀很多優厚的待遇,比如:不僅可以繼續擁有皇帝稱號,居住在紫禁城,還每年提供400萬銀元的生活費等。
1915年,袁世凱稱帝,馮玉祥冒着極大的危險與護國軍首領蔡鍔和袁世凱的親信陳宦溝通,讓他們阻止這件謬事。1916年,張勳復辟,當時正在西山遊玩的馮玉祥立刻回部隊,並討伐張勳,最後這場活動以鬧劇收場。在這次事件中,馮玉祥就並提出把溥儀趕出皇宮去,只可惜當時的馮玉祥還只是一個旅長,沒有人把他的話放在心上。由此可見,馮玉祥認爲歷史的方向應該是不斷往前走,不能恢復舊制。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此時的馮玉祥已經有了很大的實力。他直接將曹錕趕下臺,把部隊紮根在北京。但是,城中的很多大清舊部開始活躍起來,散佈謠言:清朝將要復辟。溥儀一直居住在紫禁城的事實,這無疑無形中加大了這些謠言的可信度。馮玉祥當即決定把溥儀趕出去,下令溥儀三個小時之內必須全部搬離!
由於時間緊迫,溥儀臨時開的御前會議有很多工作都未佈置,比如說:皇宮裏大量的文物以及財產,導致大量東西遺留皇宮。種種物件,只得交由馮玉祥代爲保管。消息散出後,孫中山還向馮玉祥發電報,對馮玉祥的做法表示認同。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