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飛哥採風另一種意境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1918年11月7日,快要過60歲生日的前清民政部員外郎、學者梁濟問兒子梁漱溟:“這個世界會好嗎?”正在北京大學當哲學教授的兒子回答說:“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裏去的。”“能好就好啊!”梁濟說罷離開了家。三天之後,梁濟在北京積水潭投水自盡,留萬言遺書說:“國性不存,國將不國。必自我一人殉之,而後讓國人共知國性乃立國之必要……我之死,非僅眷戀舊也,並將喚起新也。”
梁濟 字巨川,一字孟匡,別號桂嶺勞人,以字行,廣西桂林人。光緒間舉人。歷官內閣中書、教養局總辦委員、民政部主事、京師高等實業學堂齋務提調。清史稿裏說他少時,“ 寓京師,喜讀戚繼光論兵書暨名臣奏議”。可見從小就有從政經世的志向。但梁濟的仕途並不順利,而且可以說比較坎坷。“光緒十一年,舉順天鄉試,時父執吳潘祖廕、濟寧孫毓汶皆貴,濟不求通。迨毓汶罷政,始一謁之。大挑二等,得教諭,改內閣中書,十餘年不遷。舉經濟特科,亦未赴。” 到了民國,“遜位詔下,辭職家居。明年,內務部總長一再邀之,卒不出。” 死前“遺書萬餘言,惓惓者五事:曰民、曰官、曰兵、曰財、曰皇室,區畫甚備。予諡貞端。”從諡號上看,清廷對他的評價還是很高的。
對於梁濟的死,引起了社會各界極大關注。關注的焦點是梁先生的死因究竟是什麼?按理說,清廷已亡,說梁完全爲了殉清只能說有部分的因素在裏面,但直接動因是啥成了歷史謎團。
首先,時代文化巨人梁啓超在聽到梁濟的死訊後深感惋惜。他寫道:“自先生殉節後,啓超在報中讀遺言,感涕至不可抑,深自懊悔並世有此人,在我乃不獲一見……《伏卵錄》中相教之語雖不多,正如晦翁所謂一棒一條痕,一摑一掌血,其所以嘉惠啓超者實在大。”同時他還叮囑梁漱溟在“春秋絜祀時,得間爲我昭告;爲言:啓超沒齒不敢忘先生之教,力求以先生之精神拯救天下溺……”“此種俊偉堅卓的人格感化,吾敢信其片紙隻字皆關世道,其效力即不見於今,亦必見於後……繼述而光大之,則先生故不死也”。
革命先烈李大釗先生亦在《北京的“華嚴”》一文中表達了對事態的高度關注,並指出:“他們對於自己的生命,比那些醉生夢死的青年,歷仕五朝的元老還親切的多呢。”
應該說,梁濟對自己的投湖是有預先的準備和打算的,也估計到他這一行動會引起社會的關注和爭議。所以,他在自己的遺書中說, “此身之死,係爲清朝而死。絕非反對共和,而且極贊成共和,因辜負清廷遜讓之心,不實行共和愛民之政,故憤慨而死。”又說:“國性不存,我生何用?國性存否,雖非我一人之責,然我既見到國性不存,國將不國,必自我一人先殉之,而後喚起國人共知國性爲立國之必要。”
對梁濟的死因,現代學者胡文輝分析道:“一般文人,或有理想,而止於理想;一般政客,則只認現實,不問理想。如梁濟、梁漱溟父子,則是道德家兼實踐家,非要拿理想來改造現實,以文人的精神做政客的事業,即古所謂“兼濟天下”者。如此,道既不行,俗亦難移,其人必憂世憤世,以至偏激。這也是梁濟自殺的一個遠因吧。”
梁濟的自殺其實也是時代風潮的一個反映。無獨有偶,1918年5月2日,梁濟的兒女親家、《京話日報》創始人彭翼仲在煙臺附近海面投海未遂,爲旁人所救;其後,11月29日,《京話日報》現任主筆吳梓箴效法梁濟,於同一地點投湖。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