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刘璋之父刘焉早年间入蜀平定益州,刘焉死后刘璋继续统治益州。但是刘璋为人软弱无能,益州虽然富足,但是刘璋本人并不爱惜。益州的能人志士都希望能有一个有作为的君主。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隆中对》这是一篇雄伟的战略蓝图,这是一个没能验证的大胆预言,这条路上倾尽了无数人的血泪和汗水。那时的诸葛亮不过二十六岁,久居深山却能洞察天下大势,未出草庐却已知三分天下。
当时的刘备兵不过千,将只有关、张、赵,屈居于新野小城,仰人鼻息。一次偶然的机会,刘备得以与襄阳的名士司马徽相见,交谈中得知襄阳地区有贤士卧龙、凤雏,且二人均有大才,得一人辅佐即可得天下。后经徐庶指引,刘备才知道卧龙诸葛孔明的居住所在。
“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刘备这种忧国忧民、坚韧不拔的意志深深打动了心怀汉室安危的诸葛亮。诸葛亮虽在隆中但是久观天下大势,汉室的衰败,军阀的混战,百姓的流离失所无一不在他的眼中。诸葛亮并非不欲出山辅佐明主,只是一直未得其主,也未得其时。刘备的来访让诸葛亮发现自己等候的明主终于来到了,虽然未得其时,但诸葛亮一腔热血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初次与刘备相见就一见如故,并诚心相待,为其出谋划策。首先第一步就是取荆州为本,后来刘备联合孙权在赤壁大败曹操,从而收获时机取了荆州。诸葛亮为刘备谋划的第二步就是西取益州。
当时的诸葛亮不是不知道刘备的境地,兵不满千员,将只有关、张、赵,而且只占据着刘表属下的一个新野。为什么诸葛亮就敢断言,并为刘备制定西取益州的战略布局?诸葛亮到底看出来了什么?刘备又为什么能够占据益州?
一、刘璋暗弱
二、张鲁在北
汉中张鲁与益州刘璋彼此为邻,而又有深仇大恨。张鲁时常犯境,而刘璋懦弱不能与之抗衡。时间一长,益州必然生乱。益州一乱,刘备便可从荆州出发一路直抵成都。即使益州安定,刘备出兵益州,刘璋也不能倾尽益州之兵对抗刘备,因为北方的张鲁一直虎视眈眈。
三、皇叔刘备
刘备素以仁义自居,天子按宗族族谱称其为皇叔。刘皇叔南征北战数十年虽未得寸土,但仁义之心远播宇内。刘备如若入西川,刘璋远不能比。刘备虽一时不得意,但刘备乃是乱世一枭雄,胸怀大志,包藏宇宙之机。刘备将领关羽、张飞、赵云等皆是世之良将,有万夫莫当之勇,只要善加利用,天下之英雄不过尔尔。
正是因为有此三点,诸葛亮才觉得刘备能够入主益州。不出诸葛亮所料,刘备果然在占据荆州后的不久,入主益州成就一番霸业。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