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彭秀蘭的心態卻沒有因爲父親被追認爲烈士有任何改變,她還是堅持自己務農,如果不是這次突發疾病,也就不會去求助彭遨曾經的部下何德全中將。而彭秀蘭作爲烈士後代沒有依仗父親的名諱爲自己撈半點好處,佔半分國家的功勞。

1981年北京接待了一位老婦人,這位老婦人是革命烈士的後人,她這次來北京看病,身上沒有錢,但是報出父親的名字之後,醫院直接免收了醫藥費。這是怎麼回事呢?
這位老婦人叫彭秀蘭,他的父親叫:彭遨。彭遨在井岡山時多次受主席表揚,彭德懷元帥對他寄予厚望,把他調到紅五軍,先做大隊長後來做了團長。由於作戰勇猛他很快成爲了紅五軍3師師長,仍然在每次戰鬥中勇往直前,不懼強敵。第四次反圍剿的時候,他不幸壯烈犧牲!彭秀蘭是他唯一的女兒。


新中國成立,彭遨被追認爲烈士。彭秀蘭的心態卻沒有因爲父親被追認爲烈士有任何改變,她還是堅持自己務農,如果不是這次突發疾病,也就不會去求助彭遨曾經的部下何德全中將。湖南此時已經治不了彭秀蘭的胃出血了,只能轉到北京去治療,但是彭秀蘭的經濟收入微薄,還是隻能聽何德全的建議找吳信泉。吳信泉在安排好彭秀蘭之後,就告訴了黃克誠大將等人,最終很多位在北京的開國將軍都去看望她。


彭遨犧牲,黃克誠將軍等人仍然對他的後代照顧有加,能第一時間趕過來,爲這樣一個身無分文的農民送來關懷,不會因爲時間的推移,身份的變更有所變化。其中飽含的戰友情誼也會繼承給下一代,在言行中體現出來。
醫院不收醫療費用,免費爲她治療。更是體現了國家對烈士子女的關懷,讓我們感受到溫暖,讓人們覺得爲國家爲民族付出是值得的。

而彭秀蘭作爲烈士後代沒有依仗父親的名諱爲自己撈半點好處,佔半分國家的功勞。不得已的情況下才向父親的部下求助,這種作風是非常的純真善良的。自食其力,不依靠父母。對比那些因爲醜聞出現在新聞上的官二代富二代,彭秀蘭真的十分令人欽佩。

現在的社會變的浮躁,少部分人喪失了先輩的淳樸善良,對小的利益斤斤計較,能有佔國家便宜的機會就會盡力佔到,甚至鋌而走險,違反法律,偷稅漏稅,做出有違道德的事。活在父輩的庇佑下,做的事情卻和先烈做出的貢獻截然相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