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管校長告訴記者,每年一到六一,天就暖和起來了,蒼蠅、蚊子開始出現,學校還會發動大家除四害,“誰除四害的成果多,誰就受表揚,那時候也不考慮髒不髒,累不累,沒有任何私心雜念”,現在回頭想來,管校長覺得,做這些事情的價值和意義,對孩子們的精神世界影響深遠,“那個年代就是以學雷峯、助人爲樂、誠信、勞動爲榮,幫助別人蔚然成風,德智體美勞貫徹得很好,這些對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產生了積極正面的影響”。韓女士告訴記者,她也曾考慮過在節日的時候,給兒子準備諸如書本等學習類的物品作爲禮物,想告訴孩子他已經是一名小學生了,不能光想着玩了,但是轉念一想,“家裏的書有那麼多了,好多都是沒看過的,再買一些回來,人家不喜歡還是白搭”,所以,每當過節時,韓女士都會非常開明地徵求兒子的意見,確定他想要的禮物再行動。

半島記者 郝春梅

又是一年六一到,在這個一年一度的節日裏,孩子們最開心,也最期待,無論是家庭還是學校,都會盡其所能地爲孩子們留下一些美好的記憶和成長。在這個不同尋常的2020年裏,我們即將度過一個不同尋常的六一,有的在校認真上課,有的在家籌備開學,但心,是一樣的雀躍,一樣的滿懷希翼。本報追訪60後、80後和當下的10後們的兒童節,今昔對比,感受社會發展,重溫時代精神。

青島湖島小學校長 管彥莉

60後的六一:學雷鋒,做好事,受表彰

六一前一週,記者聯繫青島湖島小學校長管彥莉,提出約訪六一兒童節話題時,管校長的思路“被迫”轉換頻道。原來,忙於開學復課事宜的校領導和老師們,還沒有意識到六一將近。在2020年的特殊形勢下,老師和學校都在盡最大努力保障孩子們順利返校,每天健康上學、快樂回家,防疫、學業兩不誤,衆多事無鉅細的工作需要他們去落實、跟進,不能有絲毫疏忽。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管彥莉校長跟記者講起了她記憶中的兒童節。

“印象最深的就是學雷峯做好事”,管校長告訴記者,那時候不只是學雷峯日倡導學雷峯,平時也都把樂於助人、愛集體、愛勞動融入到生活和實際行動中。到了六一兒童節這天,就是孩子們受表彰的日子。從小就是優秀學生的管彥莉,幾乎每年兒童節都會受到表揚和物質獎勵,“一個本子,一支筆,通常都是學習文具,倒不在於東西多少,就覺得這份榮譽很重要、很光榮”。想起孩提時代的單純和熱情,管校長覺得很溫暖,“看到有人推着地排車很喫力,同學們就會主動上前幫忙,看到有老年人顫巍巍地過馬路,大家就爭先恐後地去扶老人的胳膊,一到寒暑假,還會積極主動地到軍屬家中幫忙打掃衛生,擦玻璃、掃地,都不在話下”,管校長笑說,受到這份精神鼓舞的孩子們把學雷鋒、做好事化爲日常行動,而得到孩子們幫助的軍屬老人也會拿出糖果獎勵孩子們,“做好事以後,喫到一塊兒糖,真甜啊。”

管彥莉帶孩子們去中山公園,這裏也承載了她孩提時代的快樂記憶,一晃40多年過去,時光在變,愛不變。(資料照片)

管校長告訴記者,每年一到六一,天就暖和起來了,蒼蠅、蚊子開始出現,學校還會發動大家除四害,“誰除四害的成果多,誰就受表揚,那時候也不考慮髒不髒,累不累,沒有任何私心雜念”,現在回頭想來,管校長覺得,做這些事情的價值和意義,對孩子們的精神世界影響深遠,“那個年代就是以學雷峯、助人爲樂、誠信、勞動爲榮,幫助別人蔚然成風,德智體美勞貫徹得很好,這些對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產生了積極正面的影響”。

時光流轉來到當下,管校長感慨,現在每到六一兒童節,家長和學校都挺重視,“學校會搞慶祝活動,家裏人也會給孩子們準備禮物,跟以前物質貧乏的年代完全不一樣了”。但是,作爲一名教育人,管校長意識到,雖然時代發展到現在,物質極大豐富,迎六一、慶六一的形式和內容更多樣了,但其中的內核依然是相通的,“那就是希望通過六一兒童節的儀式感,給孩子們的心裏留下溫暖和幸福,給孩子們的精神世界以滋養,希望孩子們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能夠好好地成長,目標是一致的”。

管彥莉在學校裏開設的校長媽媽時間(午休),孩子們可以暢所欲言,表達心情,每次跟孩子們在一起,大家都很放鬆,收穫無限的溫情和快樂。(資料照片)

管校長坦言,在人生旅途中,起步的第一粒釦子非常重要,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就是在幼兒和小學階段紮根培養起來的,當年的一些普世的、單純的想法,現在看來,都是正能量,能夠對孩子的一生產生影響,“就像我們現在提倡,要做一個正直、愛勞動、對社會有用的人,孩子們在小學階段可能還不理解,但是長大以後就會發現,小時候接收到的東西會根植在他們的思想中,體現在成人後的行動中”。

兒童遊樂場負責人 孫燕琳

80後的六一:發夏季新校服、表演節目,蠻有儀式感

現在諾德廣場一家大型兒童遊樂場擔任店長的孫燕琳對兒童節的感受更爲深刻,在她大學畢業至今的職業生涯中,始終都沉浸在嬰童用品零售、教育培訓或兒童遊樂行業,一直跟孩子打交道,究其原因,就是因爲喜歡孩子,“覺得小孩很可愛,眼神那麼清澈,那麼幹淨,跟他們在一起很舒服,工作之餘,還經常會有小朋友語出驚人,跟你說很多好玩的話,所以,工作的時候就很開心”。同樣的,因爲工作原因,每年的兒童節,孫燕琳都可以用兩個字來形容:忙、累,而兒童節也是孫燕琳和同事們服務顧客的絕佳時刻,她告訴記者,每當看到年輕的父母爲了讓孩子開心,消費時眼都不眨的時候,她不禁感嘆;現在的孩子真幸福。

圖爲小時候的孫燕琳跟老師和同學們在一起。

反觀自身,孫燕琳深刻地感受到時代的變化,“我們小的時候,父母是沒有兒童節的概念的,但是學校老師會很早就帶着我們排練節目,到了兒童節那天,大家會描眉畫眼上臺演出,蠻有儀式感的”。孫燕琳說,六一兒童節帶給她的是一種不同以往的新鮮和期盼,“知道是自己的節日,學校還會在這個時間發夏季新校服,而且從六一以後就算夏天,就可以穿裙子了”,想起這些,孫燕琳覺得很美好,她告訴記者,直到現在,她還非常清楚地記得,“有一年兒童節,老師給我們每人發了一個本子,上邊寫着: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這句話時常在我腦海中浮現,沒有來由地記得特別清楚”。

從事過嬰童用品零售、教育培訓、兒童娛樂經營項目,並積累了豐富經驗的孫燕琳,在六一節這天,更多地看到了家長帶孩子們過節、消費的熱忱,也打心眼裏感受到家長想讓孩子開心的意願,所以她也會在自己的工作中、在六一這個節點上,花更多的心思,讓家長和孩子們收穫開心、幸福,“通過我們的策劃和資源整合,用盡量走心的活動,讓大人和孩子好好地嗨一把”。不過,孫燕琳表示,因爲疫情原因,今年沒有辦法像往年那樣搞大型聚集性活動,但是仍然會通過線上祝福等方式組織會員分批到店領取禮物。她也表示,對於當前的形勢比較樂觀,“一切都在好轉,會越來越好的”。

每年的六一,孫燕琳都會爲孩子們精心籌備各種活動(資料照片)

一年級小學生 徐子睿

10後的六一:每年都有禮物,今年自己“淘寶”

就讀小學一年級的徐子睿小朋友的六一就豐富多彩得多了。大約從半個月前開始,小傢伙知道快到六一了,而六一是兒童節,是自己的節日,他會雷打不動地收到禮物,“媽咪,今年兒童節你準備送我什麼禮物呀?”終於,在五天以前,媽媽韓女士扛不住兒子的追問,將手機交給他,讓他“淘寶”自選。韓女士告訴記者,經歷了整個疫情期間的居家學習,孩子對手機軟件的使用已經順手,“他會拼音了,識字也多,選禮物的時候還會看價格”。當然,兒子這次自己挑選的禮物,依然沒有跳出“槍”的範疇,“從大班開始就喜歡上了槍,不管是六一還是生日,還是過年,你問他想要什麼禮物,都是各式各樣的槍”。而作爲媽媽,韓女士也支持兒子,“送禮物不就是爲了讓收禮物的人開心嘛,既然他喜歡,就隨他好了”。

韓女士告訴記者,她也曾考慮過在節日的時候,給兒子準備諸如書本等學習類的物品作爲禮物,想告訴孩子他已經是一名小學生了,不能光想着玩了,但是轉念一想,“家裏的書有那麼多了,好多都是沒看過的,再買一些回來,人家不喜歡還是白搭”,所以,每當過節時,韓女士都會非常開明地徵求兒子的意見,確定他想要的禮物再行動。

迎六一,徐子睿全家和小夥伴一起來到郊外野餐、放風箏。

“其實現在的孩子也挺不容易,從小就學很多東西,每天練樂器、寫書法、讀英語,接觸到的信息也多,思想上不可避免地早熟,跟我們小時候只會傻樂、瘋玩完全不一樣了”,韓女士說,給孩子過節,爲孩子準備禮物,也是一次親子互動的機會,“你可以更好的瞭解孩子的內心,知道他的需求,適時地提供支持和幫助。”韓女士告訴記者,親子關係處理好了,很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疫情期間的朝夕相處,韓女士和孩子交流了很多,也帶給自己很多思考,“如果沒有這次疫情,也許在以後的很多年中,都不會有一個這麼長的假期了,想到了這一點,我就放下了焦躁,能夠平心靜氣地度過每一天”。

“從這學期開始,我準備給孩子減減負,該增加的戶外活動加上,該跟小朋友玩的時候就去玩,不再一味地盯着孩子的書法筆劃寫的不好而鬧得雞飛狗跳,不再過於強迫孩子,儘量不用自己心中的標準去逼迫他,畢竟,真正的成長不是逼出來的,逼得太緊,壓力太大,更大的可能是適得其反”,韓女士說。

今年的六一之後適逢開學,韓女士心中百感交集,“禮物是一定要有的,但是我更希望他能真正地開心、快樂,所以,我準備在開學前帶着孩子和他的小夥伴一起到戶外嗨上一天,讓他能夠放下網課、放下作業、放下特長,正兒八經地過個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