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實中國足球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是有機會的,關鍵是自己沒有找準發展方向,在學巴西還是學歐洲上搖擺不定,沒有看清作爲亞洲人應該走什麼技術道路。中國足球人認爲足球是經營出成績的,球員怎麼踢都無所謂,只要球隊會經營,就有錢了。

七八十年代的廣東足球,就有了用技術來對抗歐美足球的思路,打起了傳控足球,也曾讓人眼前一亮。但隨着學習德國足球模式,要求隊員向高大型力量型的轉變,廣東籍球員也淡出了國家隊,隨着廣東足球的衰落,中國足球也每況愈下了。把錢用在了青少年培訓方面,教出的球員水平高。從現在起,各支球隊都必須聘請外籍青訓教練來訓練二、三線球員,十年後必見效果。要取長補短,日韓爲什麼足球能進亞洲一流水平,中國體育大國就必須進行改革,要建全合理機制,弘揚女排精神,中國男足也一定能走出亞洲,進入世界一流水平。

其實中國足球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是有機會的,關鍵是自己沒有找準發展方向,在學巴西還是學歐洲上搖擺不定,沒有看清作爲亞洲人應該走什麼技術道路。在這方面日本,韓國,尤其是日本認準了走巴西技術足球道路是唯一正確的,事實證明日本走對了,而中國到現在也沒明白。所以在中國從上到下醒過來的時候,也就是中國足球真正開始爬出谷底的時候。

我們從事足球人的思維受社會的影響,和韓日人是有本質上的區別的,並不是說我們從小學生就抓足球了,國家的足球水平就能上去。韓日人認爲足球成績是踢出來的,個人和國家的成績突出了,大家就都有錢了。中國足球人認爲足球是經營出成績的,球員怎麼踢都無所謂,只要球隊會經營,就有錢了。所以中國球隊更喜歡換外教、買外援甚至是歸化球員。一是日韓青訓抓得好,優秀球員層出不窮。二是日韓足協選擇了一條正確的發展道路。三是中國足球一切向錢看,金元足球,超高的薪酬,使隊員喪失了向上的動力,輕輕鬆鬆賺錢,再不想出國去高水平聯賽鍛鍊。

韓國足球一直都是亞洲強隊,風格體系早已定型,不多贅述,值得一提的是球員薪水是東亞三強裏最低的。日本足球爲了崛起,讓實幹家川淵三郎掌權了20年,此君爲了讓孩子們對足球產生興趣,一手策劃了動畫片《足球小子》一舉讓孩子們對足球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選材面窄的問題迎刃而解,爲了應對球員體能不足,開創了獨特的計分方式,不設平局,常規時間取勝3分,加時取勝2分,點球取勝1分,此舉讓日本足球空前激烈,世紀初的金球死亡法就是從這傳出來的。中國足球軟硬件都不輸日韓,我們只缺一箇中國版的川淵三郎。

主要是足協的責任。誰上來也爲了眼前任內出成績,不替將來長遠下代考慮。沒有長遠規劃。日本八十年代是中國隊手下敗將,日本足協主席定下了學習巴西隊,五十年後奪世界冠軍。中國當時也學巴西,可下屆意大利奪冠後又學意大利。到西班牙奪冠後又學西班牙。誰奪冠學誰以至最後學成了關島,馬爾代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