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 博 珍 寶·

·邀 您 共 賞·

水晶簾動微風起

滿架薔薇一院香

初夏的煙臺

陽光正好,微風不燥

小夥伴們有沒有最想去的地方?

快跟小編一起來

煙臺市博物館“尋寶”吧!

✨✨

今天小編就先爲大家細數煙臺市博物館五大類文物,讓我們一睹爲快吧!

煙臺市博物館經過60餘年的發展,現有藏品數量6.8萬餘件∕套,其中珍貴文物1.1萬餘件∕套,涵蓋書畫、陶瓷、青銅、玉石、近現代文物和文獻等20餘個門類,尤以書法、繪畫和瓷器最具特色。藏品數量之大、種類之多、質量之上乘,不僅在山東省內名列前茅,在全國範圍內也具有較大影響力。

書畫類

現藏有歷代書畫作品7千餘件,其中珍貴文物三千餘件,16件系國家一級文物,不乏明清大家及地方名家之作。繪畫方面:諸如明代浙派山水畫代表人物朱端、蔣嵩、藍瑛,吳門畫派代表人物沈周、文徵明、唐寅,花鳥畫家林良、陳淳,人物畫家崔子忠;清代“四王”“四僧”“揚州八怪”“金陵八家”以及海上畫派代表人物虛谷、任伯年、吳昌碩;近現代畫壇巨擘張大千、齊白石、徐悲鴻、李可染等名家作品均有收藏。

書法方面:藏有明清以來書法大家創作的精品,包括明代祝允明、文徵明的書法巨幛,明末清初董其昌、傅山、倪元璐、王鐸的作品,清代康熙皇帝的手跡,及膠東名家法若真、高鳳翰等人的書法精品。其中王鐸書法作品中有6件入選《王鐸書法全集》,王鐸書法藏品的數量和質量在全國地市級博物館中位列前茅。

清 金農

《古佛圖》軸

清 朱耷

《柯石雙禽圖》軸

明 唐寅

《灌木叢簧圖》軸

明 林良

蘆雪雙雁圖軸

清 沈銓

梅竹錦雞圖軸

清 王鐸

行書杜甫詩軸

清 黃慎

採茶翁圖軸

清 仇琛

山水人物圖軸

明 文徵明

觀瀑圖軸

清 甘士調

指畫竹鳥圖軸

陶瓷類

現藏有陶瓷類文物2萬餘件,其中珍貴文物三千餘件,從新石器時代的陶鼎、網墜到民國時期的各種彩瓷,從明清官窯精品到地方窯系生產的生活器皿,不一而足,清晰地反映了中國陶瓷歷史的發展和演變,既有傳世精品也有發掘出土的瓷器珍品,其中7件系國家一級文物,如北宋越窯青釉執壺、南宋龍泉窯公道杯、萊州東宋鄉元墓出土的元青花玉壺春瓶等,頗具特色,各有源流。被國家文物局列爲一級品定級標準器的明永樂青花什錦紋蒜頭口綬帶耳扁壺,胎體細膩潔白,釉面光潤平淨,紋飾佈局精緻巧妙、繁而不亂,造型活潑又不失端莊,其隱含的異國風情來源於13世紀的西亞文化,體現了東西文明的交融,現僅存世兩件,另一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元 景德鎮窯

青花纏枝蓮紋

玉壺春瓶

明 永樂

青花什錦紋

蒜頭口綬帶耳扁壺

宋 景德鎮窯

影青釉劃花葵口渣鬥

北宋 越窯

青釉帶託執壺

元 鈞窯

天青釉玫瑰紫斑碗

宋 建陽窯

窯變黑釉兔毫盞

清 雍正

鬥彩花卉盤

元 龍泉窯

青釉劃花堆塑公道杯

青銅類

現藏有青銅類文物4000餘件,其中珍貴文物600餘件,6件系國家一級文物。既有發掘出土的青銅重器也有傳世的精品之作。如招遠出土的西周齊中夔紋三足簋,內底鑄銘文二行五字 “齊中作寶簋”,對研究西周齊萊兩國關係十分重要;龍口出土的西周早期gou監鼎,造型精緻,紋飾華麗,是西周早期青銅工藝佳品;萊陽前河前村出土的西周己侯壺和煙臺芝罘區上夼出土的春秋己華父鼎,是研究膠東地方史和先秦古國曆史的重要資料。

西周

己侯夔紋壺

癸屰父弦紋爵

西周

齊中夔紋三足簋

西周

飛鳥形鈕蟠螭紋

提鏈盒

西周

重環紋銅鬲

西周

盤螭紋雙耳盤

咎父癸獸首耳銅簋

父丙素面銅鬲

春秋伯荀父銅盨

玉石類

現藏有玉石類文物4000餘件,其中珍貴文物500餘件,4件系國家一級文物,主要來源於發掘出土、撥交和文物店移交。這些玉石器中玉器佔了絕大部分,其餘亦有水晶、瑪瑙、翡翠、珊瑚、鑽石等珍貴寶石製成的器物,品種齊全,工藝精湛。收藏玉石器以明清兩代爲主,也有商周至明的玉石精品。其中出土於芝罘島陽主廟前的戰國晚期谷紋青玉璧玉圭玉觽,爲國家一級文物,秦始皇曾三登芝罘,這組玉器當與祭祀陽主有密切聯繫,是研究秦史的重要資料。在傳世玉珍品中,清乾隆御題白玉瓶,玉質溫潤,刀工圓熟,造型生動,寓意深刻,其照片曾入選初中歷史課本,在公衆間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清雕花翡翠鼻菸壺,通身翠綠,質地瑩潤,配以淺浮雕山石芝蘭,刀法圓潤,生機盎然,具有濃郁的清代工藝風格。

清 乾隆

御題白玉瓶

戰國晚期

谷紋青玉璧玉圭玉觽

雕花翡翠鼻菸壺

鏤雕松梅靈芝

青玉花插

清 乾隆

御題白玉熊

乳丁紋雙耳青白玉杯

桃芝碧玉如意

鹿鶴松壽青玉山子

碧玉瓶

圓雕佛手靈芝

壽山石花插

近現代

文物、

文獻類

近現代文物和文獻是煙臺市博物館藏品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辛亥革命時期革命黨人的往來信函、煙臺中共地下黨活動的文物、膠東抗戰和解放戰爭時期文物,以及煙臺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文物、文獻和照片資料等,來源於撥交、交換、徵集、收購、捐贈等多種方式。其中24件系國家一級文物。如清海軍學堂全圖,系統形象地紀錄了海軍學堂的發展情況,是研究清末海軍教育的重要資料,爲存世孤品。建造民國紀念章和光復煙臺紀念章,系辛亥革命時期煙臺獨立的特製紀念物,曾爲煙臺獨立“十八豪傑”之一的宮錫德所佩戴。孫中山手書“品重醴泉”,不僅是孫中山先生之書法精品,更寄託了他對振興民族實業的殷切期望。1947年6月23日出版的英文報紙《芝罘新聞》,刊登了“楊祿奎事件”的判決結果,是中國地方法庭首次公開審判外國罪犯的重要物證。這些藏品爲研究煙臺地方史乃至中國近現代史提供了大量的實物資料。

孫中山手書“品重醴泉”

建造民國紀念章

光復煙臺紀念章

清海軍學堂全圖

英文報紙

《芝罘新聞》

“重慶號”巡洋艦船鐘

徐鏡心撰寫的《光復登黃戰事紀實》

今天就爲小夥伴們介紹這些

大家是不是有點意猶未盡呢?

歡迎大家走進煙臺市博物館

跟小編一起去聆聽歷史的聲音

揭開珍寶的神祕面紗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