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純的從鳳凰之力本身來說,其實它是不需要宿主的,但爲了融入漫威故事觀,一定程度上的輔助手段(宿主)就是必要的!

作爲漫威宇宙中的三大古老力量設定,“鳳凰之力”本身所具備的強悍定位,很大程度上其實是一種“中性”的立場,因此,如果要想讓這一存在能夠在漫威宇宙中展現可看性較強的故事觀,就需要一個足夠好的載體。

爲此,歷代鳳凰宿主,應運而生。

熟悉漫威宇宙鳳凰之力屬性的粉絲應該都清楚,在設定中:

鳳凰之力本身誕生於萬物之始,是混沌而不朽、永恆卻無常的存在,同時,鳳凰之力也是原始宇宙中生命與心靈力量的化身,象徵着生命與情感。

因此,面對這一規則演化性質且在維度上處於“高維”層次的標籤,要想以常態的設定來和漫威宇宙中的故事結構形成鏈接,之間的差距顯然是一個問題。

而同樣的,對於漫威來說:

本身也是顯然不希望鳳凰之力成爲自己故事宇宙中第二個OAA那樣的遙不可及的意識流設定,因此,一定程度的打破人設,或者是部分降維人設標籤,就是必要的操作。

爲此,漫威想到了“力量”和“人”之間的長久存在的一種潛意識附屬關係——

因爲對於大多數人的思維來說,貌似力量就應該是被“人”這種存在所掌握,這樣“力量”纔可以稱之爲“力量”,爲此,將鳳凰之力和宿主聯繫再一次,其實本身也是一個符合人類故事觀的表達方式。

藉助人類的多樣性,賦予了鳳凰之力的立體性展現!

我們常說,“千人千面”,一千個人去讀哈姆·雷特,就會有一千種哈姆·雷特的認知,這其實就是在表達一個觀念,就是任何人之間從意識到行動之間的差異,賦予了人和人之間個體的不同,從而也是造就了一個多元化的世界觀。

顯然,對於漫威宇宙的鳳凰之力來說——

單純的從設定上,其實鳳凰之力如果一直都是保持着應運宇宙規則而生的定位,其實它和漫威宇宙的故事觀就是一個相對獨立的關係,這一點就好比漫威宇宙的“天花板”OAA一樣,在設定上OAA存在,但是你要說它和漫威宇宙的故事有啥關係,其實細究起來,少的可憐。

而且,很多在漫畫中表現方式,因爲OAA本身的“形而上”意識流設定,也是限制了漫威編劇去更好的表達OAA。

爲此,在處理鳳凰之力的問題上,其實漫威如果不去將其降維化,其實最後鳳凰之力的本身的支線,就很有可能會變成OAA那樣的存在——

本身存在,但是和漫威故事沒多大聯繫。

所以,如果將鳳凰之力降維化,將其分化爲各個“力量子體”放置到漫威宇宙中,那麼,鳳凰之力本身就會成爲一個“故事的催化劑”,不論是鳳凰之力宿主本身的人設表現,還是其他人對於鳳凰之力的態度,其實都是能夠成爲故事支線的萌芽。

這點咱們藉助漫威涉及到“鳳凰之力”的2個故事,《復仇者vsX戰警》和《X戰警:鳳凰的輓歌》就可以看出來:

在這2個故事中,其實鳳凰之力本身作爲一種遵循本性的力量表現是沒有正邪之分的,儘管在漫畫中鳳凰之力在前往地球的過程中會有摧毀星球的表現,但是這種表現我們大可以將其視爲“正常表現”,就好像人餓了就要喫飯一樣,這是一個原本就很正常的事情

但是!

在漫畫中,如果編劇一直放任鳳凰之力依照這種設定發展下去,這隻能是叫一場“漫威故事觀基礎上的背景設定”,只能看成是一場災難。

不過,當鳳凰之力和宿主相結合之後,宿主的表現,就會賦予鳳凰之力二次表達,爲此,我們纔可以看到——

《復仇者vsX戰警》中復仇者和鐳射眼對於鳳凰之力的不同態度,引發了一場超能力者之間的大戰,才能看到漫畫中“鳳凰五使徒”的故事,甚至是鐳射眼版本的“黑鳳凰”的強勢;

纔可以看到《X戰警:鳳凰的輓歌》中,狼叔和鐳射眼等人對於琴·葛蕾的感情表達,甚至因此才能夠順勢看到多元宇宙量級的“白鳳凰”的誕生;

顯然,鳳凰之力本身是一種偏向絕對理性的存在,但是理性的事物不會爆發出好的故事,因爲但凡好的故事,本身就是一個感性的產物。

爲此,在無法爲鳳凰之力本身賦予“感性”的設定下,漫威將其“武器化”,讓它在使用者的手中,二次發酵,藉助使用者的多元化情感,間接賦予鳳凰之力多元化的表現。

這其實就是鳳凰之力和宿主之間的關係結合後的故事發酵!

就好像,咱們在武俠小說中看到的“劍”一樣,它本身不具備延伸出故事的能力,但是當一個人持有長劍的時候,可能就會爆發出一場以恩怨情仇爲佐料下的“江湖大菜”。

這裏面,鳳凰之力就是這一把“劍”,缺的也就是一個賦予它故事的“劍客”而已。

當然了!

在漫威的原有的設定中,咱們也需要知道的一點就是,在現如今的漫威宇宙中,我們所見到的鳳凰之力本質上就像是咱們前面說的那樣,是一個“子體”,真正的鳳凰之力本尊,其實從來都沒有在漫威宇宙中的任何一部作品中出現過。

或許是因爲作爲鳳凰之力本尊的實力定位過高,一旦出現極容易造成現有漫威故事觀宇宙的摧毀。

因此,藉助子體鳳凰之力和各個宿主的不斷劇情發酵,來不斷促進漫威宇宙的故事觀去不斷的成長到,足以承受完整版鳳凰之力露出真面目的那一天,這不失爲是一個“騎驢找馬”式的操作。

拓展:鳳凰之力的衆多宿主中,誰的故事設定更容易會被漫威電影宇宙接納?

其實相信對於大多數的漫威粉絲或者是X戰警影迷來說,比較熟悉的“鳳凰之力”的宿主設定中,最熟悉的可能就是“鳳凰女”琴·葛蕾了,在此前的福克斯電影出品的“X戰警”系列中,琴·葛蕾也是作爲鳳凰之力的主要載體。

因此,對於未來漫威電影宇宙引入“X戰警”這一支線設定之後,在“重啓”X戰警世界的大幾率情況下,琴·葛蕾勢必還是會成爲未來一段時間的主要鳳凰之力的載體表現,這是一個可能性較大,甚至是必然的事情。

但是,除此之外——

在漫威宇宙中,涉及到鳳凰之力的宿主故事還有很多,諸如:滅霸的兒子賽恩、“復仇者vsX戰警中的關鍵人物霍普、鐳射眼甚至是鳳凰五使徒等等,這些人物的設定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具備藉助鳳凰之力二次開發的良好故事載體。

這其中,尤其是“霍普”!

在漫畫《復仇者vsX戰警》中,本身就是因爲鳳凰之力感應到了地球上的霍普,這才逐漸靠近地球,最終引發了X戰警和復仇者之間從地球打到月球的大戰,甚至是直接誘發出了後來的“鳳凰五使徒”的故事。

所以,如果在未來漫威電影宇宙中,用階段性的故事展現手段來展現鳳凰之力的話,那麼,在作爲“鳳凰之力最喜歡的宿主設定”琴·葛蕾之後,最有可能作爲下一個故事核心的可能就是“霍普”了。

相關文章